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强 《中医研究》2012,25(2):61-64
岭南气候湿热,民众易患喉病,医家们在长期治疗喉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这些经验部分保存在岭南古代的喉科医书里,本文挖掘整理出现存的岭南喉科专著,并从作者简介、主要内容、版本情况以及学术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日阳 《中医研究》2008,21(8):59-60
岭南中医药文献是岭南中医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是岭南地区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记录,它系统总结了历代岭南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岭南中医药文献进行数字化整理,将岭南中医药文献的载体转化成方便用户利用和具有更广泛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形式,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中医药文献中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承前启后,继住开来对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发扬中医特色,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喉科外治法内容相当丰富。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对其作了源流方面的考证:其最早的文献记载首见于先秦时期(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00年)的《五十二病方》,并具体分速了各历史朝代的中医喉科外治法丰富的文献内容,尤其清代时期,中医喉科长足发展,喉科医籍众多流传,其外治法日臻系统、完善,对后世医学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掘整理喉科绝技擒拿法的相关资料,探讨该法在当代临床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搜集文献资料中有关喉科擒拿法的内容,特别是中医五官科奠基人干祖望教授的"擎拿"技艺,探讨喉科擒拿法的基本操作手法及其分类,以及练功注意事项。结果:喉科擒拿法是中医喉科的一门绝技,不仅在急救时有奇效,在治疗咽喉急性肿痛时也大有用武之地,操作简便,见效快。结论:喉科擒拿法具有浓郁的中医传统特色,是一门濒临失传的中医五官科绝技,值得发掘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馆藏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书目的特点。数量上以讲义居多,涉猎较全,分科较细,符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学科分类方式。专著以研究《伤寒论》为主。中医期刊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出版的数量最多,收录了一些名家著述和医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玉鹏 《光明中医》2007,22(2):46-48
中医喉科学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分支.清代由于白喉、疫喉痧等喉科传染病的大流行,涌现了许多部喉科学专著.这些专著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法及治疗,喉科辨证施治大法至此始臻完备.本文对近年有关清代中医喉科学专著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岭南医学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岭南医学的一般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岭南医案搜集整理的研究进展,为岭南医案的进一步挖掘整理提供有用的参考,期待岭南医案的整理研究工作能够提升其影响力并为当代中医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是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医学宝库,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的总结及岭南民间单方、验方文献的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岭南民间单方、验方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挖掘、利用与发扬.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喉科医家郑梅涧所撰《重楼玉钥》,是我国古代对中医学术、临床影响最大的一部喉科证治专著。其书论述了喉证的病因病机、病名、症状、治法、方药、禁忌、辨别,以及针灸原理及治法等,全面地撰述了喉科疾病的理法方药。该书还是记载白喉病证治十分重要的文献,尤其所创喉科名方"养阴清肺汤",切于实用,流传较广。《重楼玉钥》标志着喉科完整理论性著作形成,对后世临证提供宝贵借鉴,对现代传染病学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喉科古籍图像研究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的喉科类287种古籍为依据,通过访问20多家图书馆,共查阅喉科古籍189种,其中有图像的86种,图像3444幅,实际收集到2958幅。根据已经收集的中医喉科古籍图像内容特色,将图像大致分为10类,即:理论图、脏腑图、经络穴位图、诊断图、疾病图、治疗图、医疗器具图、药物图、符咒图、作者图像。中医喉科古籍图像是喉科学术发展与技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创新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古籍图像作为医学资料的一部分,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语言和文化的限制,不仅能展示古代医家的医学水平和技术细节,还可以诠释中医与中华文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自古以来,历代均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医事业和中医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自清末至民国期间,西学东渐之后,当时政府因受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不仅使中医事业和中医学术受到了歧视和排挤,在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也难逃厄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及时制定了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使中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下仅就此一时期,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作一简要的回顾。建国初期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对中医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中医药学,曾就发展中医、团结…  相似文献   

12.
中医喉科学在清代形成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究其原因,这既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由于清代瘟疫的流行促使喉科学如此兴盛。清代出现了大量喉科专著,受瘟疫影响,白喉、烂喉痧专著也纷纷涌现,随着西学东渐,中医喉科学也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古绍尧、邬璧泉、钟锦涛3人编写的3种喉科讲义,是国内同类讲义中编写较早的,其编写体例与现今教材非常相似,系统地将喉科72症每症的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分条论述,使学生易于掌握。讲义同时也是编写者学术心得、临证经验的总结,本文对这3种喉科讲义的学术亮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岭南中医源远流长,医家众多,著述纷然,虽难比中原,然因其地势、气候、民俗独特,而不可替代.各名家医术亟待发掘,学术特色有待总结.近年有关岭南医学的研究日益蓬勃发展,成绩可观,但岭南医家医案资料仍处零散状态,尤其以1949年以前医案为甚,检阅不便,难以充分利用,亟待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此,笔者于1999年底申报了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整理研究",对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展开全面调查.其调查情况及研究方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近代吴宣崇《治鼠疫法》、罗汝兰《鼠疫汇编》、陈兆祥《急救鼠疫传染良方》、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郑奋扬《鼠疫约编》、劳守慎《恶核良方释疑》及余伯陶《鼠疫抉微》等七部鼠疫专著成书的时代背景、地域因素、理论渊源,并介绍其核心学术观点及学术的传承脉络。认为文献传承是中医学术传播重要载体,也是研究近代岭南瘟疫病学术流派发展重要素材。以上七位医家足以形成一个中医流派,将其命名为“近代岭南罗氏疫病流派”,该流派的学术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侯梅荣 《新中医》1992,24(6):4-4
何恕堂老中医,年逾六旬,家传世医,行医40余载。历任河北省中医学会理事、《河北中医》杂志编委。何老精研医术,擅治内、外科病,而对喉科疾病的治疗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对喉科急症的处理,多得心应手,解危急于倾刻间。他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互相配合,灵活运用,临床屡用屡效。现仅将何老治疗喉科急症的经验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对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何老认为:一是  相似文献   

17.
古代针灸文献内容非常丰富。如何进行有效整理并从中发掘出对现今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相关成果,是当代针灸文献研究面临的重要方法学问题。古代针灸文献研究,包括文献整理研究和文献学术研究。文献整理研究内容侧重于古代医籍的整理,文献学术研究则侧重于学术理论和学术经验的探讨研究。笔者通过古代针灸文献整理和挖掘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对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尤氏喉科》是清朝喉症疾病广泛流行而产生的一本中医喉科专书。笔者通过对书中病名、病因、治则、治法、预后、药物制作等方面的归纳,对该书理法方药内容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无锡黄氏喉科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黄氏喉科疗法是中医喉科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素以治疗喉科疾病盛名,黄氏响声丸更是名誉神州大地。黄氏喉科疗法强调整体与局部辨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诊治咽喉口齿疾病,尤重喉科吹药的外治方法及喉科吹药的配制用药,具有专科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李书良  白桦 《河北中医》1988,(3):31-32,3
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于1987年9月20~2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并召开首次学术报告会,大会及分组会交流论文110余篇。其中中医喉科论文较多,内容非常丰富,有中医喉科理论研究,历代中医喉科名医的学术评介、文献综述等。现就咽喉病临床研究综述如下,目的是介绍目前中医咽喉病方面的研究动态,由于学识浅薄,不足之处,请批浮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