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形成的X线影像学特征,骨形成蛋白(BMP)的表达与分布。方法:以家猫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10只):造裂手术同时安置口内腭裂牵张装置。4 周后,二期手术形成骨运送盘,术后第6日起,以每次014 mm,每日两次的频率和恒定方向进行牵张,至腭部软硬组织裂隙封闭。固定期第2、4、6、8及12周安乐处死动物各2只,切取标本行X线摄片及以Anti-BMP单抗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观察;另2只动物为实验对照组。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BMP广泛于牵开间隙的成骨细胞内表达, 至术后4~6周成骨活跃,骨连续性恢复。8周及12周组BMP表达渐趋减弱。X线影像亦显示新骨组织的钙化成熟是沿牵张方向由两侧向中央区域逐渐发展,二者具有时相相关性。实验对照组未见修复影像。结论:牵张成骨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变强至整复骨缺损,而后趋于减弱至相对静止的动态变化规律。X线影像学研究手段亦证明,牵张间隙有规律地为新骨组织完全修复,最终恢复骨连续性且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2.
腭裂牵张成骨整复术的新设计--动物实验结果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在建立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研制的口内腭裂牵张装置,用于新设计的腭裂牵张成骨整复术,并观察评价其效果。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及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设计制备个体化的纯钛口内腭裂牵张整复装置;以20只家猫为实验对象,建立腭裂实验动物模型。在实验动物的上颌腭侧,通过磨牙带环及纯钛自攻螺钉固位,安置腭裂牵张装置。4周后,实施单骨运送盘形成术,术后第6天起,以0.4mm×2次/d的速度与频率,向裂隙健侧行牵张成骨术,至健侧骨运送盘与裂缘紧接,裂隙封闭。于原位固定的不同时期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各3只,取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荧光标记、免疫组化、超微结构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生长因子的表达等系列检测,并对矫治前后的咬合模型进行对比测量。结果在建立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新设计的腭裂牵张装置及术式,通过骨牵张间隙的新骨形成及覆盖黏骨膜的伸展,直至骨运送盘与健侧裂缘衔接。各项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术式,在修复腭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基础上,牵张间隙以膜内成骨方式形成新骨,成功地整复了腭裂。结论新设计的腭裂牵张成骨整复术,是一种以局部新生软硬组织的增殖为基础,在保持功能与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关闭裂隙的功能性腭裂整复术。  相似文献   

3.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新骨生成区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间期牵张生成的新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建立12只动物的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0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日2次,每次014 mm的速度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术后固定期第2、4、6、8及12周分别安乐处死2只实验动物,切取标本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各2只)观察结果对比。结果:第2周时,牵张区以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为主,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新生骨小梁钙化程度低。第4~6周时,成骨活动极其活跃,骨小梁较致密,其表面密集排列成骨细胞。新骨呈/蜂巢样0结构。第8~12周时,骨小梁结构逐渐钙化成熟。实验对照组裂隙创缘处无明显新骨形成。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以原位产生新骨,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术后早期即有膜内成骨的新骨形成,并最终改建成熟为适应正常生理功能需要的骨质结构。  相似文献   

4.
应用牵张成骨整复腭裂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应用研制的腭裂整复牵张装置行腭裂牵张成骨整复术,探索腭裂功能性整复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家猫14只为实验对象,用12只猫建立人工腭裂的实验动物模型,其中2只为实验对照组,另10只作为实验组,在建立腭裂的同时每只动物均在上颌腭侧安置自行研制的腭裂牵张装置,4周后,于裂侧腭部形成单骨运送盘,术后第6日起,以每次0.4mm的速度,每日2次向恒定的方向行牵张成骨术,直到腭部软硬组织裂隙完全封闭,于原位固定2,4,6,8及12周后各时间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各2只,按计划项目对标本测量,X线摄片,从大体到超微结构系列检测。结果:利用该腭裂口内牵张装置,成功地进行了腭裂牵张整复术。腭部裂隙软硬组织缺损在获得相同组织修复的基础上,裂隙封闭;骨牵张间隙完全为新生骨组织取代,腭裂整复后对牙颌颅面框架及其相互关系无明显影响。结论:自行研制的口内腭裂牵张装置设计合理,性能良好,牵张成骨腭裂整复术开拓了腭裂整复治疗的新途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于术后固定期 2、4、6、8及 12周 ,观察期结束前 6d ,各对 2只动物肌注四环素标记 ( 30mg/kg)。 6d后取标本 ,切片行荧光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 ,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动物各2只 )结果对比。结果 :实验组标本牵张区新骨组织均为膜内成骨 ,由中央向外分为胶原纤维区、新骨形成区及改建成熟区 ;随时间发展 ,新生骨逐渐取代纤维组织并改建成熟。软组织也得到相应伸展。对照组裂隙无自行修复。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 ,以原位产生新骨 ,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在良好固定条件下 ,新骨形成与改建活跃 ,最终整复腭裂骨质缺损并适应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6.
BMP-2及Smad1在兔下颌骨垂直牵张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BMP-2及其信号传导分子Smad1在兔下颌骨垂直牵张后新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只兔子随机分成6组,用自制的种植型牵张器对兔下颌骨垂直牵张,以1mm/天的速度牵张4天,分别于牵后第1天、1周、2周、4周、6周取材,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下颌骨垂直牵张过程中不同时期BMP-2及Smad1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组化观察,牵张结束后BMP-2及Smad1阳性信号主要在间充质细胞和新生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表达,表达高峰在牵张后1周,以后逐渐下降,牵张后4周在骨细胞微弱表达,6周时无表达。正常对照组无表达。结论:BMP-2及Smad1/5参与兔下颌骨垂直牵张过程,并在牵张成骨的早期起作用;Smad1/5可能介导了BMP-2在牵张成骨中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7.
TGF-β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局部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TGF β1在局部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定性及ELISA定量方法检测狗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时间点TGF β1变化水平 ,并对照观察狗下颌骨骨不连中TGF β1的变化。结果 :ELISA定量检测中可见牵张组中骨痂组织TGF β1的表达在牵张中 6d ,牵张固定 2周 ,牵张固定 8周 ,均比骨不连组及正常组高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牵张中 6d牵张区边缘活跃的成骨细胞及新生的血管壁周围 ,牵张固定 2周牵张区中间新形成的类骨质周围的活跃成骨细胞及基质 ,牵张固定 8周牵张区中间新形成与牵张力平行的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及基质。结论 :对狗下颌骨进行牵张成骨的过程中 ,机械的牵张力刺激 ,可使局部牵张区TGF β1持续较高表达 ;持续较高表达的TGF β1可能参与促进了牵张区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P-0.4mm的速度,每日两次的频率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牵张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对3只动物施以安乐死,取标本测定Ca、P元素能量谱曲线并计算Ca、P元素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通过对新骨的Ca、P元素能量谱、Ca/P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的分析可将DO后的固定期分为三个阶段,即2周左右为新骨形成早期,4-6周为中期,8-12周时为后期,显示了新骨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结论牵张推移骨运送盘至健侧裂隙缘后,牵张间隙有规律地为新骨组织完全修复,最终恢复骨连续性且结构正常。DO新生骨组织显示了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证明D0的成骨活动未经过软骨中介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0.4mm×2次/d的速率牵张整复封闭其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前6d以四环素肌注标记(30mg/kg)后各取材3只动物,标本制片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沉积并进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间期标本的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其总量,显示出明确的动态变化规律,自2周组起,成骨活动明显活跃,到4周组达到顶峰,至8、12周组逐渐减弱,但仍显著高出无明显荧光沉积的空白和试验对照组。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移动骨运送盘封闭组织缺损,牵张间隙逐渐被膜内成骨新骨生成修复,恢复了骨连续性。随时间间期的延长,新骨逐渐改建成熟。成骨活动呈现短期达到高峰后,逐步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切开上徙术成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对比研究,探讨其不同转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牵张组、骨切开上徙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前2组分别于术后1 d,1、2、4周处死实验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HE染色检查,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NOS的表达情况,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可见,正常骨组织NOS仅有少量的阳性表达。在牵张组,iNOS在术后1 d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达到峰值;eNOS在术后1周达到峰值。在骨切开上徙术组,iNOS表达在术后2周达到峰值,eNOS表达在术后1周达到峰值。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牵张成骨组和骨切开上徙术组均无明显表达。结论在下颌骨牵张术时,按常规进行牵张可达到良好的骨再生,断端间如有大的间隙存在,将严重影响骨再生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鼠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移动模型,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形成与骨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畸对照组,所有动物拔除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正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建立模型,对实验组上颌右侧第二磨牙近中牙槽骨实施减阻措施后安装牵张装置,分别在牵张开始后第0、3、5、10、20、30天每组随机处死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大鼠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移动模型,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形成与骨形成的关系。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畸对照组,所有动物拔除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正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建立模型,对实验组上颌右侧第二磨牙近中牙槽骨实施减阻措施后安装牵张装置,分别在牵张开始后第0、3、5、10、20、30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动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钙素(OC)随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VEGF阳性信号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细胞;VEGF的阳性表达在加力后逐渐增强,张力侧和压力侧分别在第10天和第5天达到峰值。OC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牙周膜细胞外基质及成骨细胞中;张力侧与压力侧均在第10天达到峰值。正畸对照组VEGF和OC表达与实验组相似,但表达强度较低。结论VEGF和OC参与了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快速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具有重要意义。牙周膜牵张成骨中血管形成早于骨形成或二者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过程中连接蛋白43(Cx43)调节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之间的偶联动态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牵张成骨不同时期骨组织中Cx43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计算骨组织细胞中Cx43的阳性表达率.应用SigmaStat2.03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x43表达主要位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的细胞膜上。牵张1周后,牵张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x4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3.0)%和(56.8±4.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骨细胞Cx43阳性表达率为(29.0±2.8)%,显著低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P〈0.05)。牵张2周后,牵张区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的Cx4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5.3)%、(49.0±4.1)%和(36.2±5.1)%,成骨细胞Cx4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破骨细胞和骨细胞(P〈0.05),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上,胞质中亦有少许表达。完成牵张4周及6周后,新骨形成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细胞膜上均有Cx4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张成骨过程中,Cx43对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之间的偶联动态平衡有比较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BMP和PDGF在兔下颌牵张后新骨组织中的时空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骨形成蛋白(BMP)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下颌牵张成骨中的表达模式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15只兔行双下颌骨切开术,安置口外牵张器,经7d间歇期后,按1mm/d的速率延长下颌骨6mm。在间歇期末,牵张结束后0、7、14、28天分别处死3只动物,取牵张区骨痴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潮不同时间内BMP和PD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下颌骨牵张后BMP和PDGF表达增强,其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问充质细胞和新生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BMP和PDGF表达高峰均出现在牵张第0和第7天,但BMP在牵张后第28天仅有微弱表达;而PDGF在这个时期的骨痴改建区的成骨细胞中仍有明显表达。结论 BMP可能在牵张成骨过程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使未分化同充质细胞向骨细胞系分化。PDGF既参与早期的成骨过程,又可能在牵张成骨后期新骨改建中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大鼠下颌牵引成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对两组大鼠右下颌骨进行牵引成骨,牵引期最后1 d,实验组大鼠牵引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pcDNA-bFGF的BMSCs,对照组注射转染pcDNA空质粒的BMSCs。分别于固定期第2,4,8周分3批处死,并进行放射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骨密度检测。结果:两组牵引间隙内均有新骨形成。各时间点实验组牵引间隙内新骨的形成和骨质密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bFGF基因修饰的BMSCs可有效促进DO新骨形成,为颌面部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gamma(PPAR-γ)激动剂对腭中缝扩张(MSE)后骨重建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60只,分为假手术+正常饮食组;MSE+正常饮食组;MSE+匹格列酮饮食组。术后14d或28d处死,采用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匹格列酮对腭中缝扩张后骨重建的影响。结果 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减少腭中缝扩张手术后小鼠腭中缝成骨,并显著下调成骨细胞调控分子(Runx2和Dxl5)以及成骨细胞标志分子(COLIα1)的基因表达。结论在快速上颌扩大术后的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抑制新骨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腭横缝牵张成骨中骨形成蛋白2(BMP-2)和护骨素(OPG)的表达,探讨持续牵引力对骨改建的调控过程。方法:以杂种犬16只为实验动物,实验组在腭横缝及额上颌缝安置内置式镍钛合金牵引器。空白对照组不处理。术后10、20、30、40d切取腭横缝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上颌骨成功前移,BMP-2、OPG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成骨细胞中。结论:缝牵引可以顺利扩张生长期上颌骨,其成骨方式是膜内成骨;BMP-2可以诱导和激发成骨细胞活性,OPG在骨吸收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了解骨形成蛋白(BMP)在牙齿及牙周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BMP在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及骨改建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用BPM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对正常兔牙周组织BMP的表达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在牙周膜中,BMP的分布不同,在靠近牙槽骨和牙骨质侧染色较深,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染色均呈强阳性,牙槽骨、牙龈染色阴性。近中侧BMP表达量明显低于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