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162例病毒疹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1年3~5月集中接诊的162例病毒疹病人进行早期血清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特点分析。以观察病毒疹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的关系。结果:依据临床诊断标准,162例患者中80例疑为风疹,17例疑为麻疹;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102例中风疹IgM抗体阳性5例,确诊风疹;145例中风疹IgG抗体阳性45例,麻疹IgG抗体阳性18例,风疹、麻疹可能性很小。可以引起发热发疹性皮肤病的病毒种类繁多,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疹、麻疹的确诊有帮助。在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对于有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典型、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的患者,应诊为病毒疹。  相似文献   

2.
有些病毒感染,可造成麻疹样发疹。皮疹表现多不典型,单从临床角度,很难得出确切诊断。明确诊断尚需实验室检查。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的组织培养,对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查以及病毒DNA检测等。本文综述了数个有麻疹样发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3.
有些病毒感染,可造成麻疹样发疹。皮疹表现多不典型,单从临床角度,很难得出确切诊断。明确诊断需实验室检查,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的组织培养,对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查以及病毒DNA检测等。本文综述了数个有麻疹样发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病毒疹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对2005年3~6月间出现高热、发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42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了相关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5例确诊为风疹,其余37例考虑病毒疹。结论对春夏季节集中发病且具有高热、发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患者,由于可引起发热发疹性皮肤病的病毒种类繁多,临床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排除其他发疹性皮肤病且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可考虑诊断病毒疹。  相似文献   

5.
305例药疹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疹常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30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致敏药物抗生素居首位占26.89%;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发疹型最多占30.16%。结论药疹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皮疹类型主要是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和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生物制品均引起荨麻疹型药疹,别嘌呤醇引起重型药疹较多。  相似文献   

6.
麻疹属传染性疾病 ,是以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全身性发疹、可伴发支气管肺炎等脏器损害的疾病。本文就西安解放军 3 2 3医院、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2月诊治的 62例院外误诊的麻疹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 49例 ,女 13例 ,年龄 17~ 3 7岁 ,以 2 0~ 2 8岁居多。 62例均有发热、结膜充血、头痛、全身不适 ,9例伴咳嗽、咳痰。发热至出疹时间 3~ 4天。均有自上而下的发疹过程 ,其他症状和中毒症状轻重不一。有Koplik斑 5 1例 ,皮疹瘙痒 2 8例。血WBC >10× 10 9/L者 46例 ,正常者 16例 ,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3月~2010年3月132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发年龄在40~49岁(18.94%),其次为20~29岁(14.39%)和50~59岁(13.64%)。既往有过敏史者占58.33%。皮疹类型以腥红热样、麻疹样发疹型(31.06%)最多见。在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中,头孢类抗生素最多见(57.58%)。伴有肝肾功能损害者占13.64%。结论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为头孢类抗生素,肝脏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30例分析实验室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疗效等。结果 30例中,痤疮样皮疹15例,湿疹样皮疹10例,麻疹样皮疹2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手足皮肤反应1例,皮肤干燥9例,指/趾甲改变7例,毛发改变4例。1例4级的痤疮样皮疹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315 U/L;3例3级、1例2级和1例1级痤疮样皮疹以及1例伴高热的湿疹样皮疹患者ALT轻度异常(ALT 48.5 ~ 88.1 U/L)。2例湿疹样皮疹和1例麻疹样皮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057 ~ 0.303)。痤疮样皮疹病理改变为毛囊角化、扩张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湿疹样皮疹病理表现为表皮出现不同程度的海绵水肿,棘层肥厚,上皮突不规则延长,可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1、2、3级痤疮样皮疹患者予口服米诺环素治疗6周,皮疹逐渐消退,停药复发;4级需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并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2周内皮疹渐消退。伴发高热的湿疹样皮疹病例及麻疹样皮疹患者暂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2周后皮疹消退。轻型麻疹样皮疹和湿疹样皮疹对抗过敏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皮疹消退。口服抗生素治疗对甲周红肿或肉芽肿有效。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表现各异,可伴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柯萨奇病毒B6所致青少年病毒疹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6所致病毒疹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6月间出现高热、咽痛、皮疹伴白细胞数降低等病毒感染征象的30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为柯萨奇病毒B6感染者,其发病有一定特点.结论由柯萨奇病毒B6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与麻疹、风疹有某些相似,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异;采用 RT-PCR方法证实病原体;及时治疗可完全治愈;其流行性及传染性尚需进一步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0.
药物反应     
20 0 0 30 80  2 0 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 /谢淑霞 (中山医大附三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0 ,2 9( 2 ) .-84~ 862 0 2例患者占同时期住院人数 0 .4 4 % ( 2 0 2 / 4 5511)。其中因药疹住院者 92例 ,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皮疹 ,经皮肤科医师会诊确诊为药疹者 110人 ,占同期院内请皮肤科会诊人数的 12 .15%。药疹发生率 0 .2 4 %( 110 / 4 5511)。共有近 2 0种致敏药物 ,排在前 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 4 2 .6%、解热镇痛类 2 4 .3%、血清制品 4 .5%、喹诺酮类 3.7%。而磺胺类仅占约 1%。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 ,猩红热…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