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管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体温管理、呼吸管理、维持营养和热量、预防感染、脑白质损害及脑室周围出血的防治、预防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等综合管理。结果:住院存活34例,死亡6例,住院存活率为85%;放弃治疗后死亡3例,实际存活率为77.5%。存活患儿生后10天日平均体重增长(37.8±11.2)g,随访6个月身长及体重生长达修正月龄正常标准,有3例发生脑瘫。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可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及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麦隽  展爱红  林明祥  扬育芳 《河北医学》2006,12(10):1025-1026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病死率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36例存活出院,存活率72%,死亡5例,死亡率10%,9例放弃治疗。死亡主要原因:重度硬肿症,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全部患儿均存在一种以上并发症。病死率随胎龄的下降而上升,病死率与出生体重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与监护,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经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76例患儿采取保暖、氧气吸入、合理喂养、预防交叉感染、发育支持护理、随访等护理措施。结果:4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70例(92.1%),死亡6例(7.9%),存活患儿体重均能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细节护理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经治疗,存活20例(占55.56%),死亡16例(占44.44%)。死亡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肺炎6例,硬肿1例,颅内出血2例,肺出血2例,婴儿猝死1例。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易出现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积极加强保暖、监护呼吸、及早喂养、防治感染、纠正晚期酸中毒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提高存活率. 方法 总结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呼吸道疾病治疗体会,分析我院住院VLBWI中呼吸疾病分布情况及治疗方法. 结果 68例VLBWI呼吸道疾病患儿中51例临床治愈出院,9例死亡. 结论 呼吸道疾病是VLBWI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入住NICU早期药物干预、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明显减少和减轻VLBWI其他系统合并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司亚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145-146
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管理方法,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住的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儿中21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5例死亡,抢救成活率82.8%。结论把握好呼吸管理、感染管理、胃肠道管理的治疗重点,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玉华 《中原医刊》2005,32(18):40-4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治疗经验及预后观察。方法对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治疗资料分析与随访。结果36例中,22例存活,8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6例获得随访,2例脑瘫,其余未发现异常。结论加强围产、儿科合作及提高医护条件对其存活率影响较大。此外,喂养和营养及有效的呼吸管理。防止低氧血症,可明显降低存活儿发育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取恒温箱保暖复温、监护呼吸、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对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蓝光治疗及营养管理。结果:平均住院32 d,存活出院18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应着重加强保暖,严密监护呼吸,给予合理的喂养及静脉营养,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M)生长发育及减少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将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即经口胃管喂养组26例,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组24例,观察两组患儿喂养的情况。结果: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的患儿奶量达100ml/kg时间增加较快,热量达100Kcal/kg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经口胃管喂养组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口胃管喂养组。结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早期进行经口十二指肠喂养,较经口胃管喂养的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增加(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同时降低了呕吐、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及NEC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临床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对我院收治的40例双胎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低体温34例,高胆红素血症32例,窒息2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呼吸困难9例,呼吸暂停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3例,颅内出血3例,低血糖3例,贫血3例,急性坏死性肠炎2例,咽下综合征2例,硬肿症2例,肺出血1例.34例存活,死亡4例,2例为转上级医院治疗,死亡率为10%.结论 加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呼吸、营养和防治感染及出血、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等方面的临床管理,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以收治的151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严重脑损伤为病例组,其余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的比例,并比较两组患儿死亡率及脑性瘫痪、癫痫发生率和存活者智测情况。结果:病例组胎龄及出生体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及脑性瘫痪、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存活者NBNA评分、生后6个月及1岁CD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胎龄和低体重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均可加重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严重脑损伤可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存活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救治与管理方法。方法32例ELBWI,胎龄24~34 6(29.0±2.6)周;出生时体重700~995(880.7±93.7)g。全部患儿有3种以上并发症。患儿经院前急救与转运、保暖及足够湿度、维持血气及血压、血糖正常,保证液体与热卡的供给,预防院内感染,开展早期干预,观察疗效。结果患儿痊愈19例(59.4%),好转4例(12.5%),治愈好转率为71.9%;住院时间不足24 h出院者2例,死亡7例(21.9%)。治愈出院者住院时间为36~113(60.8±20.7)天,出院时体重为1 775~3 450(2 205.3±397.2)g。结论对ELBWI进行正确适当的救治及系统管理,可提高ELBWI存活率并降低其病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变化与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及营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新生儿科住院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适于胎龄儿(AGA)52例,小于胎龄儿(SAG)30例,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8、15、21、28天的血清IGF-Ⅰ水平,同时监测体重及摄入的能量。结果:AGA组从出生后至第28天血清IGF-Ⅰ浓度均高于SAG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GF-Ⅰ浓度与出生后第8、15、21、28天摄入的能量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Ⅰ浓度随着患儿的日龄而上升,与日龄及体重增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Ⅰ水平浓度受到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摄入能量、体重、日龄的影响,是生长调节激素。IGF-Ⅰ水平可作为观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及营养指标,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主要见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为了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提高其存活率及存活质量,本文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解剖生理特点、特殊的营养代谢和需求、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患儿采取免吸奶瓶喂养及静脉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成功,患儿体重均能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2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170例,治愈率75.2%;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27±13)d,住院天数随体重增加而缩短(P〈0.05);病死30例,病死率13.2%;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P〈0.01)。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8%),胎膜早破(22.5%),妊娠并发症13.7%,习惯性流产2.6%,妊娠患内科慢性疾病(1.76%)和原因不明(31.6%)。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5.3%,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存活率85.1%,体重≤1000g,存活率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颅内出血。结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住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发生的原因及存活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将3年来收治的10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为3组,即≤1000g,1001~1250g和1251~1500g,并对其发生原因、转归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VLBWI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多胎妊娠及胎膜早破为主要因素;以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暂停,高胆红血症,感染,新生儿硬肿症为常见并发症;以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频发性呼吸暂停,感染,颅内出血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测及产科、儿科医生的合作,对VLBWI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以提高其生存率及近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经验教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4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孕周31W-36W,体质量1100-1480g,经予以保暖、抗感染、改善呼吸、胃肠道微量喂养、部分静脉营养,维持血糖、血压、血气正常等治疗.结果:4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20例,治愈率46.5%;好转出院16例,好转率37.2%;因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转上级医院和放弃治疗7例,占16.3%.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包括保暖、喂养、监护、并发症的治疗、预防感染等,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5月~2006年4月我科收治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儿中均存在一种以上并发症。25例治愈,10例好转,2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3例,其中院内感染2例(合并肺炎、呼吸衰竭各1例),肺出血合并颅内出血1例。结论密切检测、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活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早产低体重儿51例临床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早产低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51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0例,占58.8%;好转7例,占13.7%;自动出院8例,占15.7%;死亡6例,占11.8%,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肺出血。其中3例有硬肿症,3例为极低体重儿;孕周<32周者3例;1例有宫内发育迟缓,1例有新生儿窒息史,1例有感染史,1例有抽搐史(颅内出血待排)。早产儿死亡率与孕周、体重密切相关,并发硬肿症者死亡率更高。结论:重视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温、营养、感染,严密而细致的临床管理,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