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评价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直肠息肉患者78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用,观察组采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胃肠功能,应用安全且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镜二次进镜检查中影响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消化内科二次结肠镜检查的400例患者,严格控制结肠镜检查中的客观因素(内镜医师的经验、内镜操作方式、退镜时间和肠道清洁的程度等),比较前后两次进镜观察检出的息肉数目、大小、形态、位置和病理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发息肉、小息肉(≤5 mm)、无蒂息肉、乙状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以及升结肠息肉等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均P0.05),息肉的病理类型与漏诊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和位置均为进镜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大肠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和位置均是影响其检出率的重要因素,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运用新的技术有可能使息肉的检出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42-3244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结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9%(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CRC的发病率居第3位,病死率居第4位。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在非洲和中亚地区发病率低。在西方人群中,CRC终身罹患风险约为5%[1],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可以追溯到特定的高危因素,如肿瘤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但85%的CRC患者追溯不到危险因素[2]。多种生物学代谢路径异常都可以导致正常细胞发展为恶性肿瘤细胞,很难对其进行检测及干预,但结直肠息肉是CRC的发生必经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冷切除术治疗儿童结直肠息肉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结直肠息肉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结肠镜下冷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生命体征指标、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患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高于术前,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术前,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镜下冷切除术应用于儿童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维持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结肠镜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结肠镜与腹腔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第1、3、5天的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直肠息肉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情况及腹腔镜结肠镜对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该院25例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行腹腔镜结肠镜处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癌患者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为24.10%,显著高于同期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12.19%(P<0.01)。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术中行结肠镜息肉摘除16例;术前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标记或术中结肠镜引导,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含息肉的结肠部分切除5例;直肠癌合并升结肠息肉恶变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行右半结肠切除1例;息肉靠近直肠癌一并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3例。结直肠息肉切除率100%,未出现并发症。25例术后随访0.5年~4.0年,2例死于肿瘤转移,23例存活,无肿瘤或息肉复发。结论直肠癌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前或术中有必要行结肠镜检查,同时根据息肉情况选择结肠镜息肉切除或腹腔镜下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9.
小儿结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是长期慢性便血发生的原因之一,易引起贫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相当必要。通过电子结肠镜行息肉切除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治疗手段。为进一步了解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现对近7年来本科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治结直肠息肉患儿34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该院收治的342例行内镜摘除术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该组患者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并将该组患者分为并发出血组和未并发出血组,以术后并发出血为因变量,以可能诱发患者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史、饮酒史、息肉发生位置、息肉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息肉形态和息肉数量)为自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342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7.60%(26/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0.05),合并高血脂史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0.05),息肉直径2.0 cm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0.05),息肉形态有蒂息肉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直径2.0 cm、息肉形态有蒂息肉均为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直径2.0 cm、息肉形态为有蒂息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息肉患者合并大肠息肉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于该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病房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胃息肉,且同时或近6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23例为息肉组,同时选取同期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而胃镜未检查出息肉的患者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胃息肉组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6%(57/223)vs 12.2%(28/229),OR=2.70,95%CI:1.39~5.24,P=0.003],高危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17/223)vs 3.9%(9/229),OR=1.82,95%CI:0.93~2.24,P=0.035]。不同性别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罹患大肠息肉比例高,胃镜检出胃息肉的患者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结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息肉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8月该院接受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35例。依据结肠镜结果,将患者分为结肠息肉组(119例)和对照组(116例)。统计分析各组Hp感染率。结果 左半结肠息肉组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腺瘤性息肉组和增生性息肉组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亚组组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胃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感染可促进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发展。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相关。对于感染Hp的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建议立即进行息肉切除术。结肠息肉的存在与胃息肉的存在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法对直径超过3c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黏膜下注射分片黏膜切除法治疗直径超过3 cm的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37例,术后3~6个月第1次随访,12个月第2次随访.记录并发症、复发率,并分析标本的病理.结果 3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38.2±7.8)mm,34例完全切除,成功率为91.9%,平均耗时50 min.8例发生出血,6例内镜下止血夹控制出血,2例转开腹手术;2例术中发现穿孔后用止血夹夹闭裂孔痊愈.术后病理:良性病变23例,随访21例复发1例,复发率为4.8%;恶性病变11例,3例黏膜下癌(SM)追加了肠段切除,8例黏膜内癌复发2例,复发率为25.0%.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术后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巨大无蒂息内的安全有效方法,黏膜内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需紧密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3157例患者,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测定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息肉直径等指标,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3157例患者中有27例产生了术后迟发性出血症状,发生率为0.86%,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息肉切除后的5~7 d后,平均为5.9±1.8 d,平均年龄为57.8±3.4岁,息肉平均的直径为32.1±3.7 m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出血患者相比,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年龄、息肉直径及形态、息肉生长位置有显著差异(P<0.05),即为此类症状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此类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同时进行电子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的住院患者共341例,分为肠息肉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大肠息肉的个数、位置、大小、性质等。结果:肠息肉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9.1%,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息肉组中,大肠单发息肉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51.4%,多发息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大肠息肉的位置、大小、性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增加大肠息肉尤其是多发性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大肠息肉临床特点及应用高频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门诊行肠镜检查的3 8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患者378例,患者均接受高频电切手术治疗。结果 378例患者中腺瘤性息肉158例(14.21%),炎性息肉132例(34.11%),增生性息肉55例(14.21%),幼年性息肉33例(8.53%)。大肠息肉主要生长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位置,与盲肠、横结肠及升结肠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不同类型息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离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4种类型息肉1次性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腺瘤性息肉术后1、3及5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P <0.05)。结论 高频电切术对不同类型大肠息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30~60岁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属需加强随访,并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结肠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083例结肠息肉患者的资料.根据检查结果,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息肉检出率以及肠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结肠息肉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为15.3%;结肠息肉大小以1 cm以下最为多见,各年龄组间息肉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息肉的发生部位以直肠最多见(P <0.01),多部位息肉在50~79岁年龄组发生率显著高于20~49岁年龄组(P<0.01);息肉生长方式20~40岁以亚蒂为主,40岁以上无蒂息肉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P <0.01);各年龄层息肉的病理分型均以腺瘤型息肉为主(P<0.01);各年龄层均以单发息肉为主(P<0.01),随年龄增加多发息肉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发生部位、生长方式、病理分型均与年龄呈一定的相关性,在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时,应根据不同年龄层的息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