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明显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常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临床症状。我院自2004年5月~2007年6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防止病变复发。方法对本组78例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治愈率100%,无1例大出血及颅内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心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术后观察及采用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瞳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2例鼻内镜下各种复杂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杂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后部鼻中隔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弯曲、鼻中隔“s”形弯曲、鼻中隔右偏形成“C”形弯曲、鼻中隔右偏与右下鼻甲相抵、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右偏与右侧下鼻甲粘连、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52例患者鼻中隔矫正后鼻塞、头痛以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宽广,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中的应用及优越性。方法在鼻内镜下对鼻中隔矫正术后偏曲再矫正术治疗36例。结果36例经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痊愈2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9%。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利用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鼻中隔不同部位偏曲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7例患者均得到一次性矫正,疗效满意,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其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喉科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眩晕及耳鸣等多种症状.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术者带头灯直视下手术,视野局限,对于深在偏曲,特别是鼻中隔后部的棘或棘突,往往靠摸索操作,容易损伤或撕裂黏膜,常引起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而且很难完全满意的矫正偏曲[1]. 相似文献
7.
8.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9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明显向一侧或双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常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临床症状.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局部手术治疗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13例,其中软骨部"c"型偏曲19例、"s"型偏曲29例、嵴突31例、棘突26例、高位偏曲8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48例.结果:本组113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满意.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主观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治愈率82.3%(93 /113),好转率17.7%(20/11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彻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嗅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同步矫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40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显效36例(90%),有效4例(10%),无效0例.结论:采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及钩突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术,治疗中鼻中隔偏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鼻外伤后遗鼻梁部分凹陷、鼻中隔偏曲8例,采用鼻中隔粘膜下矫正,鼻梁凹陷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充填术,术后鼻阻头痛消失,鼻外形整复满意,手术在同一术区一次完成。笔者认为此术式集治疗与整形美容为一体,为一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鼻内窥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意义及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对204例需要行鼻中隔手术的病人,经鼻内窥镜实施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采用该技术对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其手术有效治愈头痛、鼻阻及鼻出血等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有2例形成鼻中隔血肿,经放置引流管处理后治愈。对于解除高位鼻中隔偏曲解剖异常引发的鼻窦炎,手术后效果良好。取鼻中隔软骨做为修补材料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目的性强、方法灵活、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市1910名12~15岁初中新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专科体检的形式,根据量表、体检结果,了解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抽样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为6.2%(119/1910);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群体与非患病群体中,轻、中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27.7%(33/119)和31.2%(559/17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P>0.05);重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13.4%(16/119)和8.0%(144/1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 结论 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重度鼻中隔偏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联合治疗在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手术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术,联合手术组联合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与下鼻甲外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手术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手术组好转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3 d 1例鼻中隔局部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术后复查2例出现鼻腔局部粘连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在CT与内镜技术辅助下试试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外移术治疗效果较好,且对组织损伤小,手术安全可靠,符合临床上功能性治疗原则,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胚胎发育及偏曲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鼻中隔偏曲的原因以及为临床鼻科医生对先天性鼻中隔偏曲的早期检查和矫正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方法:观察82例12~40w胎儿鼻中隔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①先天性鼻中隔偏曲发生率为33%,其偏曲程度较轻,主要位于鼻中隔的垂直板中央区和垂直板与犁骨交界处;②筛骨垂直板的上下径生长大于犁骨,且骨化时间晚,至出生时仍未骨化;③筛骨垂直板中央区为鼻中隔最薄处;④犁骨沟呈“U”形,宽而深。结论:①鼻中隔偏曲在母体内即可发生,且主要发生在鼻中隔中部,而前部易受后天性损伤而致偏曲;②筛骨垂直板与犁骨之间的生长不平衡是导致先天性鼻中隔偏曲的重要原因,即为主动性偏曲。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并辅以筛前神经区域黏膜冷冻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单纯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2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症状评分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至6个月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症状评分降至最低,之后略有回升.2组相比,术后1个月内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疗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15.4%,治疗组无复发,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而且还能减少或延缓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鼻中隔术中穿破的及时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术中对穿性破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5年6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8岁。行鼻窦手术和鼻中隔手术,术中出现鼻中隔黏骨膜对穿性破损,17例立即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破损修补术,术中取自体鼻中隔或者鼻甲薄骨片封闭穿孔,复位破损黏骨膜进行修复,采用指套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在头灯照明下常规手术以鼻中隔软骨进行修复,1例未作处理。结果17例立即在鼻内镜下进行修复的病人,随访6个月,术后没有出现鼻中隔穿孔;2例在头灯照明下修复的病人于术后7、10d发现鼻中隔穿孔;1例未处理的病人于术后5周发现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手术中出现的对穿性破损,视野清晰,修补可靠;术后局部应慎用激素或者开始使用激素的时间应当延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