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细胞遗传学检查法一、性染色质检查法 (一) X染色质及其检查法 1.X染色质 1949年Barr和Bertram在雌猫的神经节细胞核内首先发现有一个性染色质小体。1953年Barr和Moore、Graham发现在人体细胞如皮肤细胞、口腔粘膜细胞中,于间期细胞核有用孚根(Feulgen)染色的浓染颗粒,约1微米大小,边缘清楚,位于核膜内侧,呈平凸状、三角形、扁圆形或卵圆形,称性染色质(X—小体、巴氏小体)。如查100个细胞(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染色清淅,核膜清楚,核无缺损,网状核,染色质匀细,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中EphA1基因转录及受体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异常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EphA1基因mRNA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进行甲基化状态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例前列腺癌和22例良性前列腺组织标本中EphA1受体表达情况。结果:LNCaP和PC-3细胞中均未检测到EphA1基因转录;PC-3细胞中EphA1基因启动子区内CpG岛存在高甲基化现象,而LNCaP细胞则不存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phA1受体表达率分别为36.8%和45.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无明显EphA1基因表达,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下调的机制之一。EphA1基因的甲基化在前列腺癌进展及由雄激素依赖向雄激素非依赖转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Bcl2相关蛋白A1(Bfl-1)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株、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观测阻断Bfl-1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探讨Bfl-1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cDNA探针原位杂交(ISH)等技术检测Bfl-1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细胞株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Bf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利用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前列腺癌细胞株,RT-PCR检测Bfl-1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RT-PCR、Q-PCR结果显示Bfl-1 mRNA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DU145中高表达,在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未见表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fl-1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未见表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分期高的前列腺癌病例的Bfl-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分期低的病例(P<0.05);Bfl-1反义寡核苷酸转染PC-3和DU145细胞后,Bfl-1表达下调,细胞生长受到抑制(P<0.05),细胞脱落、碎裂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块.结论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与Bfl 1过表达有关;干预Bfl-1表达可能成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抑制survivin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urvivin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探讨survivin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运用RNA干扰技术阻断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计数等方法检测survivin 被阻断后,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结果]阻断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的表达后,能够引起 pc-3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活化了凋亡通路的caspase-3。[结论]Survivin可以做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一个潜在的基因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RMT7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究。方法使用R软件从TCGA和GTEx数据库中获得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癌组织中PRMT7的转录组数据。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RMT7的蛋白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使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测序分析评估转录物和蛋白质水平。使用siRNA技术敲低KISS1R的表达。结果TCGA和GTEx数据库显示PRMT7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RMT7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表达低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PRMT7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的迁移和侵袭。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测序分析以及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转移抑制基因KISS1R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被PRMT7上调,敲除KISS1R可拯救肿瘤抑制表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RMT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证明了KISS1R是PRMT7调控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下游效应分子,PRMT7可能是临床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是含有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lncRNAs不参与蛋白质编码,但在染色质修饰、转录和转录后处理的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长链非编码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SNHG1)在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并在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转移和自噬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对SNHG1在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survivin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survivin启动子片段,并检测其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PCR方法扩增survivin基因启动子S1pro和S2pro,克隆入pGL3-Basic,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GL3-S1pro和pGL3-S2pro,脂质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和Changliver肝细胞,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具有较强活性,其中S2pro活性明显高于S1pro,达到CMV启动子活性的三分之一。结论survivin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启动活性,有可能成为新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8.
EGC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酯酸(EGC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EGC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法探讨EGC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组不同浓度EGCG均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G0~G1期细胞增加。结论EGCG可将前列腺癌PC-3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空晕细胞(Koilocyte)最先由Koss 和 Durfee 描述,其特征为出现大鳞状细胞,核大而且不规则,染色质浓,核周围有一个境界很清楚的大空晕(图1),现已公认这种特征性的细胞是诊断湿疣  相似文献   

10.
三、染色质活性与基因调控在前几节中主要对染色质的结构进行了探讨。这一节中重点是探讨染色质有什么样的功能。大多数细胞的染色质,不仅仅是一个遗传信息的固定储藏所,而在其中还发生着转录、复制、重组、和修复等各种动态过程。这些过程发生的速率和频率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对其控制的机制还了解甚少。 (一)染色质的转录在染色质的一部分DNA中,似乎包含  相似文献   

11.
夏烨 《医学综述》2012,18(11):1653-1655
泌尿系统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核受体共抑制(NCOR1)基因是近些年在肿瘤研究中发现的一个新的致癌基因。NCOR1基因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相关,它在调节各种核受体以及染色体重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与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在此主要以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为切入点探讨NCOR1基因的功能及其与泌尿生殖肿瘤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泛素结合到目的蛋白的过程称为泛素化,其逆过程为去泛素化,泛素化后激发下游信号复合体组装、蛋白质构象和活性的改变、蛋白水解、自噬、内呑、染色质重塑和DNA修复等过程。真核生物超过80%的蛋白降解由泛素化系统介导,泛素依赖性蛋白水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参与众多生物分子学过程。通过调节蛋白稳态,泛素化还能调节多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这些都与肿瘤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目前公认多种雄激素受体(AR)异常与前列腺癌进展关系密切,包括AR基因扩增、突变、剪切变异、AR活性增强等。多项研究证实泛素化/去泛素化过程调节AR表达水平和活性,影响AR信号途径,调节前列腺癌进展。本文主要综述泛素化/去泛素化与前列腺癌及AR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的条件下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在缺氧的环境中培养前列腺癌细胞 PC3,并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其是否是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转录因子。结果缺氧微环境可以诱导前列腺癌细胞 PC3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缺氧诱导因子-1α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并且可以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缺氧条件下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可以阻止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论缺氧微环境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前列腺癌细胞 PC3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雄激素与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应答基因PTTG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基因芯片筛选的大鼠前列腺雄激素应答基因PTTG1,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在去势大鼠补充雄激素Mib(Mibolerone)前后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TTG1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以Northern Blot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和DU145中PTTG1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1在去势7 d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没有表达,而补充Mib 2 d后即有显著的表达;PTTG1主要表达于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0.1 nmol/L Mib作用48 h可显著上调LNCaP细胞PTTG1的表达;与LNCaP细胞比较,PC3和DU145中PTTG1的基础表达水平更高.结论:雄激素可显著上调大鼠前列腺组织及人前列腺癌细胞中PTTG1的表达,提示PTTG1可能在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前列腺细胞系(RWPE-1、LNCaP、PC-3、DU145)中PAX5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分析4株前列腺细胞的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药物处理后,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PAX5基因mRNA表达; Real time MSP法检测64例前列腺癌患者、2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与4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相比,PAX5 mRNA在3株前列腺癌细胞中均表达下调;LNCaP、PC-3、DU145前列腺癌细胞均可检测到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不存在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恢复PAX5基因mRNA表达;Real time MSP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AX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Gleason评分和TNM分期有关;ROC结果显示PAX5基因的诊断价值优于PSA。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启动子甲基化是前列腺癌细胞中PAX5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血清PAX5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潜在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M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M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不同浓度ZnSO4•7H2O(终浓度分别为6.25、15、25、50、100、150、200、250及300 μmol•L-1)作用于PC-3M细胞24 h,用MTT法筛选对PC-3M细胞增殖抑制的有效浓度,利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DNA ladde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C-3M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显示,锌的浓度在250 μmol•L-1时, PC-3M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Zn2+浓度达250 μmol•L-1时,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变长,并伸出较长的突起,细胞分裂相明显减少,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形态为规则的圆形,细胞膜光滑无皱缩和发泡,呈现均匀的绿色,偶可见橙色细胞(自然凋亡细胞);Zn2+(250 μmol•L-1)作用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较多早期凋亡细胞,细胞多为圆形,但细胞膜较对照组粗糙,细胞呈绿色,细胞核中有鲜绿色的斑点;也可观察到较多的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膜粗糙,有较多突起,被吖啶橙染成橙色,细胞中有鲜亮的橙色斑点。DNA ladder可见梯形条带出现;流式细胞术显示亚二倍体峰的出现,细胞凋亡率为13.3%。上述各项指标均显示PC-3M细胞的凋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Zn2+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并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阻断MAPK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进展中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阻断此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PD98059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 3和DU145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水平的差异,以及EGF、PD98059对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EGF促进LNCaP、PC 3和 DU145的增殖,PD98059抑制细胞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前列腺癌细胞的总ERK1/2无明显差异。在血清饥饿的状态下,LNCaP细胞无ERK1/2的活化,而PC 3和 DU145细胞ERK1/2处于持续活化的状态。PD98059能够阻断EGF对3株前列腺癌细胞ERK1/2的激活。结论:MAPK通路的持续活化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此通路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瘦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激素依赖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瘦素作用不同时间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增殖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瘦素及双氢睾酮(DTH)作用后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和PC-3的增殖率。结果瘦素作用于PC-3细胞不同时间后吸光度(OD值)均明显增高(P<0.05),在48 h达到顶点;且随瘦素浓度逐渐增高,其促进PC-3细胞增殖率亦逐渐增高;而瘦素对22RV1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OD值增高不明显(P>0.05)。DTH对22RV1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增殖率随其浓度增高而逐渐升高,但其促进PC-3细胞增殖率明显较低(P<0.01)。结论瘦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促进作用,其可能与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