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肝胆,病理机制多为闭塞不通,祛风通络法可作为临证的基本治则.临床还应根据病情进行脏腑辨证,对病程较长的病人,应辨其气血阴阳的失调,祛风通络才能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2.
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肝肾综合征(HRS)的经验, 认为HRS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正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病机关键。临证当辨本虚标实, 审轻重缓急,谨守病机, 分期论治。早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中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晚期肝、脾、肾三脏同治, 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中医治疗水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文试从临证思维这一角度探讨PNS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1病因病机的临证思维临床诸多因素可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水液输布紊乱,水湿停聚,精微外泄而发为本病。病延日久,正愈虚,邪愈盛,故PNS的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之证,病初偏于邪盛,多与风、湿、热、毒、瘀有关,而病至后期,肺、脾、肾俱虚,精微外泄,肾络瘀阻,转以正虚为主,肾虚尤著。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中心,阴阳气血不足为病变之本,以风邪、水湿、湿热、瘀血为病变之标,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其辨证首先要明确标本虚实之主次,病变早期水肿较甚,以标实为主,需辨风热、湿热、湿毒、气滞、水停之偏颇;疾病后期水邪退却,尿蛋白持续不消,病变重在脾肾两虚,临证要明辨气虚、血瘀、阳虚、阴虚之不同。在临证中以正气虚弱为本,邪实蕴郁为标,同样,不同有效部位的成分也可以在同一张谱图上给予表现出来,如安宫牛黄胶囊国家标准中的盐酸小檗碱属于生物碱,黄芩苷属于黄酮化合物,但在合适流动相下,它们的含量测定在同一谱图上体现出来,盐酸...  相似文献   

4.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出“肝脾同治”的辨治思路.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以湿热毒邪为其致病外因,正气亏损为致病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根据肝病传脾的理论,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证或夹杂肝郁脾虚证.制定“疏肝健脾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慢迁肝方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绵长,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脾、肾、肝四脏,心肾虚衰为本,阴阳亏虚损及肺、脾、肝三脏,水饮、瘀血、痰湿等邪聚结为标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阴助阳、活血通脉基础上进行辩证施治。首辩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有机分析心与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证候出现的规律,调理相关各脏的功能,次辨标本分虚实,权衡缓急,辨明阴阳,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当责之以肾元匮乏、心阳亏虚、脾失健运,邪实兼以痰、湿、浊、瘀等病理因素。治疗应从滋肾、通阳、健脾等不同角度,予以补肾泻浊,通补兼施;燮理阴阳,补而不峻;养血补血,活血化瘀;温通心阳,交通心肾;补脾益气,升清降浊;健脾理中,祛湿化痰等方法。临证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可以使用滋肾通阳活血法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整理和分析了岭南名医林夏泉先生(以下尊称林老)以养血熄风、涤痰定痫法辨治癫痫的经验。林老为广东省中医院建院史上九大名医之一,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擅治癫痫。林老认为癫痫乃诸因素导致体内气血虚弱、脏气不平,风、痰、虚交互为患,血虚风痰气逆所致,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以祛风、化痰、养血为法,发作期当养血熄风、除痰开窍定痫,缓解期则宜补肾健脾柔肝;立"除痫散"一方,用治癫痫疗效颇佳。林老辨治癫痫经验对于后世临证治疗癫痫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朱莹教授从伏毒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正虚邪恋、伏毒损络为核心病机, 提出分期论治辨标本、既病防变逐伏毒、瘥后防复重脾肾之治则, 临证治疗以健脾固本为先,辅以疏肝温肾,以祛风、泻火、化湿、散瘀、逐痰之法荡涤伏毒。   相似文献   

9.
朱佳教授认为,变应性咳嗽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有过敏史,喉痒欲咳为特征,符合中医“风咳”的范畴,其病位初在肺,涉及肝脾,久则及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当以祛风宣肺、补肺固表为主,以恢复气机升降为要,根据兼症的不同,分别采取化痰通络、健脾益肾等措施。并自拟祛风宣肺方,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10.
范立华 《中医学报》2020,35(2):315-3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病"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痰瘀互结心脉。临证时重视痰瘀致病论,痰瘀日久,必会生郁化热。用药时刻固护脾胃,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四君子汤、乌贝散等。倡导祛痰活血,喜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并重用补气药物。巧用解郁清热药物,如檀香、郁金、黄芩、白花蛇舌草、虎杖等。重视风类药物,将风类药分为平肝熄风、活血祛风、养血熄风、辛散祛风4类,根据患者发病不同特点临证选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20,(2):315-3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病"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痰瘀互结心脉。临证时重视痰瘀致病论,痰瘀日久,必会生郁化热。用药时刻固护脾胃,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四君子汤、乌贝散等。倡导祛痰活血,喜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并重用补气药物。巧用解郁清热药物,如檀香、郁金、黄芩、白花蛇舌草、虎杖等。重视风类药物,将风类药分为平肝熄风、活血祛风、养血熄风、辛散祛风4类,根据患者发病不同特点临证选用。  相似文献   

12.
蒋益兰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古方书上多宗仲景炙甘草汤为主方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临证探之,该病病因复杂,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则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血阴阳俱虚,致心失温煦和充养所致,实为外邪、痰饮、瘀血和热毒致心被邪扰所致,证型错综,兼证各异,治疗中必须四诊合参,辨证精详,用药得当,方可取效,切不可死守一证一方。现将笔者多年来临证辨治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闫京涛  李竹生 《中医学报》2016,(11):1644-1646
范宏宇主任医师认为肺癌以痰、热、瘀、毒为标,肺脾肾亏虚为本,提出"辨证施治,综合抗癌"的学术思想。治疗上首重辨证施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合并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法,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医优势互补,攻补兼施,用药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肾病其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失调;标实多为燥热、湿浊、瘀血、水毒。根据疾病所处的病理阶段及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燥热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及肾阳衰微证等6型,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辨证施治,兼顾标本虚实,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使病情长期稳定,延缓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为久病痼疾,应属本虚标实。根据临证经验将2型糖尿病分为阴虚火旺兼血瘀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和阴阳两虚兼血瘀证。临证时主要从"培肾固本""调和脾胃""交通阴阳"3个方面着手,并辅以通阳散结、活血祛瘀、行气化痰。根据"方证对应"的原则,确定治则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治法以"养心阴,益心气,培补肾元,宽胸调胃,活血宣痹"为主。针对阴虚火旺兼血瘀证,以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以生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阴阳两虚兼血瘀证,以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牌肾亏虚,肝郁血瘀。脾肾虚损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贯穿其发病过程的始终。临证时应详加审辨,抓住脾肾虚损之本,肝郁血瘀之标,治以补益脾肾,填精补髓,养血疏肝,活血化瘀,临证治疗本病就能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马丽俐教授从脾论治瘾疹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证收集和记录门诊病历,整理马教授从脾辨证论治瘾疹的经验,总结本病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规律,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马教授认为,瘾疹的核心病机为脾虚失运,感邪致病,总属正虚邪中,本虚标实,临证常见脾虚营卫失和、脾虚湿困、脾虚肝郁。治疗上马教授灵活运用补运二法以健脾体,以调和营卫、运脾化湿、补土疏木分治,同时注重因人制宜,个体化论治。所举验案中患者年逾花甲,皮疹反复,诊断其为脾虚湿蕴之瘾疹,治宜运脾祛湿、祛邪止痒,后期兼扶正补虚,随症加减,用药灵活,疗效显著。[结论] 马教授秉承以脾为本的辨治思想施治瘾疹,疗效明显,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刘春华教授从“脾主运化”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收集整理典型案例,总结刘教授对2型糖尿病前期的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刘教授认为,糖尿病前期应归属于“脾瘅”范畴而非“消渴”,病位当责之于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不运为本,兼夹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等证为标,虚实夹杂、标本并存。临证施治过程中健脾助运贯穿始终,再随证兼顾祛邪,标本同治。所附验案以虚证为主,辨为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助运、益气养阴,配合生活方式调整,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刘教授重视临床辨证,从“脾主运化”辨治2型糖尿病前期,并提出“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重视脾虚之本,兼顾标实,临证疗效甚佳,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