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类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术是原发灶的主要治疗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就存在颈淋巴结转移,通常认为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所以对于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就显得尤为重要.cN1患者需要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但是对于cN0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仍有很大的争议.本文旨在对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运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相关共识与争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39侧)cN0期DTC患者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术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41.03%(16/39)。36例中有1例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6年有3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侧区复发再次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结论:cN0期D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常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应常规清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广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这一术式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收集术前未确定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42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 A组,n=85)和未进行预防性清扫组(B组,n=57),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长期存活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确定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随访时间10~58个月。 A组85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38例(44.7%)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A组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5例,B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损伤方面,A组出现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13例,B组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钙血症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无永久性低钙血症患者。142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因甲状腺本身疾病死亡病例;A组随访中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例,9例进一步行单侧或双侧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低钙血症2例,经补钙后恢复,无声音嘶哑及永久性低钙血症患者。 B组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行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出现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低钙血症1例,两组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0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机会,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成像特点及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患者43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检查,MRI标记的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其在Ⅱ、Ⅲ、Ⅳ、Ⅴ、Ⅵ区的分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MRI标记阳性淋巴结210枚,术后病理证实194枚,阳性率为92.4%.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285枚,病理证实的MRI标记阳性的淋巴结占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的比例为68%(194/285);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Ⅴ、Ⅵ区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的阳性率最高,在Ⅴ区的阳性率最低.结论 (1)MRI对转移淋巴结的鉴别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颈Ⅵ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的重要部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无论有无颈部淋巴转移,对颈Ⅵ区进行清扫十分必要.(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Ⅱ、Ⅲ、Ⅳ、Ⅵ区为主要的转移部位;对cN+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包括Ⅱ、Ⅲ、Ⅳ、Ⅴ、Ⅵ区的改良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同时行甲状腺全切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Mantel-Haenszel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7篇文献行Meta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 7个临床试验共有1 524例符合人选条件,其中904例单行甲状腺全切术,620例行甲状腺全切联合CLND.与单行甲状腺全切组相比联合手术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24.77%)和暂时性声带麻痹(9.12%)的发生率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永久性低钙血症和永久性声带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全切联合CLND增加的手术并发症都是一过性的,建议对高危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谨慎的考虑行预防性CLND.  相似文献   

6.
李雷  张年庆  杜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69-1870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等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短期低钙血症42例(47.2%),暂时性声音嘶哑12例(13.5%),乳糜漏2例(2.2%)。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颈淋巴结情况,行相应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并明确DTC手术治疗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均行含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09例(122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DTC病理资料。根据术前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临床淋巴结阳性(cN+)和阴性(cN0)2组,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122侧颈清扫标本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Ⅱ、Ⅲ及IV,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央区淋巴结阳性占65.6%(80/122),其中cN+组阳性占81.2%(56/69),cN0组占45.3%(24/53)。结论D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常见,中央区淋巴结在DTC外科手术中应常规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对54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回顾分析。结果48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6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3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4.1%),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暂时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9.3%。结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中应用超声刀行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9~2011年间我院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甲状腺癌颈清扫术82例,分为超声刀组(42例)和传统组(40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传统组单纯使用高频电刀,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切除甲状腺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刀组的总手术时间、切除甲状腺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麻痹及术后出血病例。结论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靠,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颈部淋巴清扫的引导作用和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价值?方法:对同时实施甲状腺全切除及患侧颈部淋巴清扫的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60例在术中甲状腺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纳米碳组),60例行常规手术(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甲状旁腺移植病例数?cN0和cN1的清扫淋巴结总数和直径<5 mm淋巴结数量及转移率?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钙浓度及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病例数?结果:纳米碳混悬液组手术时间长(P=0.002),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 > 0.05);纳米碳混悬液组清扫淋巴结较对照组多(P=0.000 1)?在cN0病例中纳米碳混悬液使得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直径<5 mm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 1),但在cN1病例中两组淋巴结总数无明显差异(P=0.086),但有助提高直径<5 mm淋巴结的检出数(P=0.000 1)?对照组术后低钙血症多于纳米碳组(P=0.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cN0病例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数,尤其是直径<5 mm淋巴结的检出数,同时对甲状旁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x2=0.42,P>0.05);与原发灶侵犯包膜(x2=8.76,P<0.01)及年龄≥45岁者(x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显影技术彻底清扫淋巴结同时保护甲状旁腺的价值.方法将130例甲状腺癌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 实验组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后按黑染淋巴结的范围清扫患侧VI区淋巴结, 对照组常规清扫患侧VI区淋巴结.对2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数、甲状旁腺误切数、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和永久性低钙血症例数、淋巴结转移率和甲状腺误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共清扫淋巴结406枚, 对照组共清扫淋巴结267枚, 实验组淋巴结转移数为106枚, 而对照组63枚, 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1%和23.61%,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术后未找到甲状旁腺, 发生短暂性低钙血症2例, 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 对照组术后找到甲状旁腺组织4例, 发生短暂性低钙血症12例, 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4例, 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率分别为0%和1.08%, 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能够使VI区淋巴结得到很好的显影, 而甲状旁腺呈负显影, 有利于淋巴结彻底清扫, 避免甲状旁腺的误切, 提高了手术精度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再手术的原因,探讨DTC再手术的必要性、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外科14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再次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共66例;甲状腺近全切者28例;甲状腺次全切17例;一侧腺叶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例;一侧及峡部切除术1例;腺叶切除术2例;姑息性肿块切除17例。同期行颈清扫116例,主要为改良颈清扫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残余甲状腺组织癌残留率65.6%(82/125),清除淋巴结组织中癌残留率62.9%(73/116),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47),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6.8%(10/147),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再手术原因主为首次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不当、颈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或肿瘤复发,对于此类患者及早行再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合理的再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加改良颈淋巴清扫或中央组颈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Ⅵ区淋巴结清扫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cN0PTC患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病理结果,并将Ⅵ区淋巴结与Ⅱ~Ⅴ区淋巴结进行区分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Ⅵ区淋巴结转移11例(20.7%),Ⅱ~Ⅴ区转移8例(15.1%)。Ⅵ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伴有Ⅱ~Ⅴ区转移占45.5%;明显高于Ⅵ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Ⅱ~Ⅴ区转移(7.1%)(P&lt;0.01)。结论: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并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时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按照不同腺叶切除及喉返神经显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对照组33例,按“上近下远”原则,血管主干切断、结扎的常规术式结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5例,无永久性损伤;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遵循精细化被膜解剖原则,结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切除腺叶可降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Ⅵ区淋巴结清除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9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根治性原发灶切除同期清扫患侧Ⅵ区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Ⅵ区淋巴结转移率46.9%(45/96)。尤其是原发灶侵犯甲状腺包膜、癌灶直径1cm,患者年龄45岁者转移率更高,分别61.8%(42/68),64.8%(35/54),71.4%(25/35)。全部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结论: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2013年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106例,全甲状腺切除术11例,峡部加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所有病例同时行单侧或双侧Ⅵ区颈清扫术。结果术后4例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其余病例均无瘤生存。11例甲状腺全切病例,3例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7d后症状消失。有3例术前一侧声带麻痹,术中证实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其他病例均无喉返神经麻痹发生。122例病例中Ⅵ区淋巴结阳性66例,阳性率54.1%,且病理证实所有淋巴结直径均小于1cm。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规范切除甲状腺肿块的同时,应行Ⅵ区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与改良式颈清扫术治疗cN1b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1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cN1b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除术,对照组行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生存质量,以及抬肩困难、咽瘘、颈部变形、周围皮肤麻木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00%)与对照组(8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8.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总得分[(156.38±15.24)分]与对照组[(121.38±11.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抬肩困难、颈部变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水肿、周围皮肤麻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相比于改良式颈清扫术,不会增加患者复发风险,患者的生存质量更佳,周围皮肤麻木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