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州市一个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彩虹社区2788名16岁以上的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男性平均患病年龄(41.18±11.48)岁,女性平均患病年龄(44.85±9.81)岁。男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为(473.53±51.98)μmmol/L,女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为(411.86±50.43)μmmol/L。男女总计患病率为20.73%,男性27%,女性15.27%。痛风患病率1.43%。结论广州市荔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的患病率,患病年龄提前,高尿酸血症组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需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同时应得到有效的健康指导,切实落实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海阳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山东省海阳市沿海5个社区年龄≥20岁居民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5372名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职业、性别、年龄、食用海产品情况、饮酒史、血尿酸值。对高尿酸血症者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痛风患者进行血脂、血糖、肾功能及泌尿系统B超检查。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16.85%(424/2517),女性为7.88%(225/2855),男女合计为12.08%(649/5372)。发现痛风患者23例,男性21例,患病率为0.83%(21/2517);女性2例,患病率为0.07%(2/2855);男女合计为0.43%(23/5372)。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组与在性别和年龄上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食用海产品史、男性饮酒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沿海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较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饮酒和食用含高嘌呤海产品等为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在北京地区1997人中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Fang WG  Huang XM  Wang Y  Zhu WG  Bie ZX  Chen JL  Zeng X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64-1768
目的调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7名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人口学特征、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临床指标。结果该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163例,占13.8%;女性46例,占6.0%。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少数民族(回族)、肾功能重度受损、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退休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降低相关。结论男性、少数民族(回族)、肾功能重度受损、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退休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方法对54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420.82±87.53)μmol/L,女性为(309.09±71.20)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81%,女性为24.40%,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岁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30√40岁青壮年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O.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组比较,男性组与女胜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及体重超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内地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女胜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高血压、超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检测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50例高血压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差异,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并观察血尿酸与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关性及血尿酸对高血压事件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血尿酸(440.22±60.11)μmol/L,高尿酸血症32.86%高于健康体检者(365.12±44.79)μmol/L(P<0.05);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总胆固醇(6.37±1.19)mmol/L、甘油三酯(3.84±0.72)mmol/L、肌酐(135.70±16.43)μmol/L高于正常血尿酸组(4.62±0.87)mmol/L、(2.51±0.54)mmol/L、(101.59±14.45)μmol/L(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高血尿酸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增加高血压事件的风险,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常击I已进行血尿酸监测,积极干预高尿酸血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地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析多种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市部分社区中大于60岁的老年人1281例进行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老年人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结果①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8.5%。②高尿酸血症组的吸烟、饮酒率、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较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TG、TC、SBP、DBP、LDL—C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FPG水平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以尿酸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DBP、TC、TG、LDL—C、HDL—C为血尿酸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有密切关系,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但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尿酸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血尿酸(UA)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肾功能状态组的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IR组和非IR组,分析两组超重、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结果:按GFR水平分成的3组,患者的年龄、病史、肌酐(Scr)、UA、血脂、24h尿白蛋白量(mALB/24h)、超重、IR、异常蛋白尿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R组与非IR组相比。IR组超重、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GFR与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P〈0.01;-0.130,P〈0.01;-0.110,P〈0.05。U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P〈0.01;0.260,P〈0.01。HOMA—IR与BM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P〈0.01。肾功能不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收缩压、BMI、UA、TG、mALB/24h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影响较大,OR值大于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GFR、UA、HOMA—IR、BMI相关;年龄、收缩压、BMI、UA、TG、mALB/24h是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浦东新区随机抽取/〉45岁居民20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测尿白蛋白/肌酐、尿常规、血清肌酐、葡萄糖和血脂,并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1905名(82.1%)居民入选,白蛋白尿检出234例,标化患病率为12.0%(95%CI:0.105~0.135);eGFR〈60ml·min~^-1.73m^-2者36例,标化患病率为1.9%(95%CI:0.172—0.213);按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诊断标准,CKD患者共240例,标化患病率为12.6%(95%C1:0.112~0.1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272)、高血糖(OR=1.233)、年龄(OR:1.043)、高胆固醇(OR=1.187)、高尿酸(OR=1.003)是中老年人群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浦东社区中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CKD的早期筛查,干预高危人群以延缓CKD的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分析患病率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江苏某县级市的8966名18岁以上农村居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性4149人,女性4817人.结果 参与调查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36.10%、55.22%和20.38%,已知患病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36.90%.初次诊断医院以村卫生室和镇医院为主(79.35%),81.30%的患者主要选择在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调整年龄和性别等潜在混杂因子后,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目前饮酒(OR =1.43,95% CI:1.21~1.69)、体力劳动强度偏大(中等强度劳动,OR=1.17,95%CI:1.02~1.34;重体力劳动,OR=1.28,95% CI:1.04~1.58);罹患糖尿病(OR=1.95,95% CI:1.56 ~2.43);肥胖(OR =2.14,95% CI:1.85~2.49)或超重(OR=4.12,95% CI:2.97 ~5.72);腰围偏大(OR =2.00,95% CI:1.72~2.32).文化程度高者患病风险降低(P <0.001).结论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和控制率偏低,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采用χ2检验判别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鉴别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农村居民2406名,自我报告平均每天每人盐与油摄入量为6.7 g 与44.4 g ,21.0%的农村居民有吸烟史,22.4%的农村居民过去12个月有饮酒史,32.6%的农村居民平时进行锻炼,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5.4%与6.2%,高血压患病率22.0%,糖尿病患病率9.4%。年龄(OR =1.83,95% CI :1.68~1.98)、文化程度(OR =0.67,95% CI :0.55~0.82)、体质量(OR=1.68,95% CI :1.44~1.96)、血糖(OR =0.60,95% CI :0.51~0.70)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 =1.33,95% CI :1.20~1.48)、性别(OR =1.48,95% CI :1.11~1.98)、文化程度(OR =0.77,95% CI :0.60~0.98)、体质量(OR =1.40,95% CI :1.16~1.70)、血压(OR =0.77,95% CI :0.64~0.93)是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有害饮酒、超重与肥胖等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日益增加,其高发病率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危害。目前研究提示慢性病的发生与高水平的尿酸值有关,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其他慢性病的高危因素。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选择完成血液检查的4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9 022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结果 9 022例研究对象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 117例,其中男628例,女489例,总体患病率为12.38%,男性患病率为14.65%(628/4 287),女性患病率为10.33% (489/4 73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621(1.399,1.877)〕、高脂血症〔OR(95%CI)=1.465(1.245,1.724)〕、消化系统疾病〔OR(95%CI)=0.801(0.687,0.934)〕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555(1.273,1.899)〕、高脂血症〔OR(95%CI)=1.510(1.203,1.895)〕、糖尿病〔OR(95%CI)=0.649(0.474,0.890)〕及消化系统疾病〔OR(95%CI)=0.772(0.623,0.957)〕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696(1.363,2.111)〕及高脂血症〔OR(95%CI)=1.452(1.146,1.839)〕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关联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需要针对高尿酸血症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及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1)将大鼠灌胃次黄嘌呤(100mg/kg),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20mg/kg)致尿酸增高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2)通过喂食鸡高蛋白高钙饲料建立鸡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在给药7d和14d后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高低剂量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尿酸值的作用,且低剂量组降血尿酸作用效果显著;在给药后第7d和第14d,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血清尿酸值。结论:吴茱萸碱具有一定的降血尿酸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高尿酸血症(HUA)与老年脑梗死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2月北京市回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我院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研究血U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血浆UA、LDL-C、Glu水平[(343.65±70.15)μmol/L、(3.28±0.49)mmol/L、(6.45±1.55)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55±74.58)μmol/L、(2.58±0.42)mmol/L、(5.92±1.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UA水平升高(OR=1.020,95%CI:1.011-1.030)、高血压(OR=1.206,95%CI:1.091-1.333)、糖尿病(OR=1.678,95%CI:1.052-2.676)和高LDL-C血症(OR=2.473,95%CI:1.252-3.676)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③研究组中随着病情程度分层递增,血UA水平逐步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UA是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并可提示老年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高尿酸血症(HUA)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尚不清楚该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状况。目的 调查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现状及可能危险因素,为HUA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和社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5月开展的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档案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HUA患病率以及人群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8 600名老年体检人群的HUA粗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76%(男性24.15%,女性19.66%)和24.10%(男性24.21%,女性20.58%);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5.312,P<0.001);60~69岁年龄组,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1.121,P<0.001);70~79岁及≥80岁年龄组,不同性别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及不同性别HUA粗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01)。HUA组和非HUA组社区老年体检人群性别、年龄、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肥胖、CKD、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患病率、白细胞计数、总蛋白、血清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7,95%CI(1.11,1.45)〕、年龄〔OR=1.01,95%CI(1.00,1.02)〕、饮酒情况〔经常饮酒对比从不饮酒OR=1.43,95%CI(1.19,1.70)〕、运动情况〔经常运动对比不运动OR=0.84,95%CI(0.73,0.98)〕、高血压〔OR=1.47,95%CI(1.30,1.66)〕、糖尿病〔是,血糖控制不佳对比否OR=0.76,95%CI(0.65,0.88)〕、中心性肥胖〔OR=1.29,95%CI(1.13,1.48)〕、肥胖〔OR=1.43,95%CI(1.23,1.66)〕、CKD〔OR=4.59,95%CI(3.91,5.38)〕、痛风〔OR=5.07,95%CI(3.54,7.28)〕、白细胞计数〔OR=1.08,95%CI(1.04,1.11)〕、总蛋白〔OR=1.04,95%CI(1.03,1.06)〕、血清清蛋白〔OR=1.03,95%CI(1.01,1.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95%CI(1.00,1.01)〕与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率较高,且与许多不良临床指标有关联,需加强社区居民HUA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黄素兰  梁莉  葛良清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175-3179
背景 肥胖高血压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MAU),除了肥胖本身这个因素外,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则较少。目的 探讨初诊肥胖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首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56例,其中肥胖组111例,超重组210例,正常体质量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肾功能指标、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分析早期肾功能受损发生情况。然后将肥胖组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MAU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超重与体质量正常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MAU阳性率、肌酐、尿酸、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阳性组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阴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OR(95%CI)=8.289(2.221,30.936)〕、白昼收缩压〔OR(95%CI)=5.528(1.019,30.588)〕、夜间收缩压下降率〔OR(95%CI)=0.117(0.038,0.360)〕是肥胖高血压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高危人群,空腹血糖、白昼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肥胖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功能受损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血尿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探讨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piData 3.0建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数据库,纳入完整病例资料1 411例,按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HUA)组和正常尿酸(NUA)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HUA组患者中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NUA组(P<0.05),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门冬酰胺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胺基转移酶(ALT) 、谷氨酰转肽酶(GGT) 、胆碱酯酶(CHE)、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女性、高HbA1c、高HDL-C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女性:OR=0.705,95%CI=0.501~0.993,P<0.05; HbA1c:OR=0.912,95%CI=0.840~0.991,P<0.05;HDL-C:OR=0.539,95%CI=0.335~0.868,P<0.05),BMI≥25 kg·m-2、高SBP和高TG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因素(BMI:OR=2.107,95%CI=1.473~3.014,P<0.05;SBP:OR=1.767,95%CI=1.210~2.581,P<0.05;TG:OR=1.111,95%CI=1.057~1.168,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重点筛查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控制体质量,同时将血压和TG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邹晋梅  杨静  董建玲  张羽  田岚  古英 《当代医学》2011,17(31):12-14
目的调查5.12地震后,绵阳市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安置在板房居住的北川羌族人群2275人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情况。结果①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情况: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41.4±89.4)μmol/L,其中男性为(375.4±85.5)μmmol/L,女性为(318.7±7l.9)μm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2%,男性患病率为9.67%,女性为4.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痛风患病率:患痛风例数为21人,痛风患病率为0.92%,其中男18人(1.37%),女3人(0.4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8,P〈0.01)。男性高尿酸人群中痛风患病率为7.8%(18/230),女性高尿酸人群中痛风患病率为2.9%(3/104);③血尿酸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而女性血尿酸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尤以48岁后增速加快,68岁后与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接近。④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及痛风组年龄较大,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多,BMI、TG、TC、LDL-C值更高,HDL-C值更低,饮酒者较多。结论绵阳北川羌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其它地区低,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且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者较血尿酸正常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赵梅花  闫峻  黄丽明  赵红宇 《海南医学》2016,(14):2270-227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体检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的人员中选取63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以同期体检血尿酸值正常的人员中选取63例作为非高尿酸血症组,连续跟踪观察5年,100例完成随访,其中高尿酸血症组46例,非高尿酸血症组54例。比较两组受检者基线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含量(Fa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观察以上各指标5年的变化,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基线时两组受检者的BMI、WHR以及Fa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SBP、DBP、FBG、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随访期间,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各自组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8例(39.1%),非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1例(20.4%),高尿酸血症组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基线时血尿酸水平偏高(OR=0.049,95%CI=0.003~0.784)和Fat%超标(OR=0.277,95%CI=0.082~0.939)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早期加强高尿酸血症的干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为预防脑梗死寻求新的途径。方法随机抽取已确诊为脑梗死的新发病例的住院患者200例做为病例组,并抽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脑梗死病例基线神经功能评分(依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和梗死面积(梗死区直径>50mm为大面积梗死,梗死区直径<20mm为小面积梗死,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面积梗死)等。对两组间高尿酸血症的阳性率、血尿酸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梗死面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24.5%)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χ2=15.946,OR=3.09,95%CI=1.76~5.24),尤其对女性差别更显著(P=0.001,χ2=13.91,OR=6.3,95%CI=2.38~16.71)。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修正其它已确定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后,这种关联依然存在(P=0.006,χ2=15.946,OR=3.06,95%CI=1.63~5.94)。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平均水平(336.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76.11μmol/L)(P=0.0297)。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血尿酸水平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