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光棒(light wand,LW)与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困难气道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2例行择期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LW引导气管插管组(LW组,n=32)和FOB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n=30),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成功率,评估血流动力学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LW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FOB组(P<0.01),在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W和FOB均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而LW操作更为简单,并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0例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进行持续ETCO2监测病例的观察,分析,认为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的ETCO2监测较优于SpO2,呼出潮气量等其他监测方法,具有发现气管导管扭曲等呼吸道不畅更加及时,准确的优点,因而对于气管插管全麻,尤其是术中无呼出气潮气量监测,麻醉者远病人头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及时发出,处理呼吸道不畅,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保障病人供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10-2011年心脏骤停患者78例,其中分为紧急气管插管组38例,延时气管插管组40例,通过对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紧急气管插管组患者与延时气管插管组患者比较,心脏骤停时(0min)pet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在成功气管插管后2、5、10、2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始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明显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通过人工辅助呼吸支持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对于此类患者,经口快速建立可靠的人工气道是提供有效人工辅助呼吸支持的首要关键步骤.但是,在实际急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如何使用气管内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仍有疑惑.本文通过对一组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病例使用2种不同方法进行气管插管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观察研究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使用2种不同的气管插管方法进行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呼吸末CO2 分压监测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 5 2例气管插管的小儿全麻患者术中连续监测呼吸末CO2 分压 ,并据此调整呼吸参数 ,术中每隔半小时作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术中血气分析PaO2 及PaCO2 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呼吸末CO2 分压监测对调整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各项呼吸参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章敏  谢言虎  耿擎天  王瑞婷  方才 《安徽医学》2010,31(12):1502-1504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对患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59例择期行手术患者,ASA分级I~Ⅱ级,分为2组。A组:26例,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组:33例,采用经喉镜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比较2组之间氧合、心血管反应及鼻口腔损伤情况。结果 2组对比对患者氧合、心血管反应及鼻口腔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对患者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PETCO2和SpO2监测在气管插管时判断是否误入食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烧伤伤员手术麻醉,行气管内插管时,我们进行了连续的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SpO2监测,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误入食道,确保病人安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均为头面颈部烧伤伤员,颈部水肿粗短,颜面灼伤加重头后仰受限,估计气管内插管有困难者,共40例(男28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8.
郑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0):1351-1352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为观察对象,监测持续主流PETCO2,同时作122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PETCO2与PaCO2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3)mmHg、(37.6±4.5)mmHg,呈正相关(P〈0.01);随着氧合指数(OI)值的升高,PaCO2与PETCO2的r值逐渐变小,OI值〉25时,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机械通气治疗后12-72 h PaCO2与PETCO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差值不断降低。30例中,存活27例,病死3例。结论:在对NRDS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无创性主流式PETCO2监测在OI值〈25或患儿病情好转时与PaC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Ⅱ)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25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使用BTⅡ资料.患者在充分静脉镇静和鼻咽喉表面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先将食管气管引导管(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光索(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24例患者插管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率为60%,2-3次插管成功率为36%.气管插管的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0min,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经济实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30例需全身麻醉的困难型气管插管成年病人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ASA Ⅰ~Ⅱ级,plallampati困难插管评估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2例,术前估计困难插管18例.30例中22例直接运用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成功,另外8例盲插失败,改为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成功6例,失败2例.插管成功率为93.3%,均无并发症.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管插管安全可行,所需器械简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快速诱导经口旋转盲探气管内插管法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和Ⅳ级为困难气管作为盲探组(25例),采用旋转盲探插管法;Cormack-Lehane分级Ⅰ级和Ⅱ级作为明视组(35例),采用Macintosh喉镜常规插管法。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5 min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咽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明视组比较,盲探组在气管插管总时间、1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即刻SBP、DBP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咽喉并发症。结论快速诱导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法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邵雪泉  徐玲  余洁  潘中心  江秀清  王建  程群  汪华娟 《浙江医学》2015,37(19):1604-1606,1610
目的观察困难气道患者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口腔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喉镜+钢丝塑形气管导管组(M组)和可视喉镜联合FOB组(MF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充分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恒速泵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0min内注射完毕),保留自主呼吸下行气管插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2次及2次以上操作成功的例数及插管时间,同时记录插管期的相关并发症,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及对气管插管的记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即刻的MAP、HR明显低于基础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仅M组在插管后1min的MAP均高于基础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比较,MF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2次及2次以上插管尝试例数减少、气管插管时嘴唇、牙龈及咽喉软组织损伤发生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可视喉镜组比较,对于一些特别的困难气道患者,可视喉镜联合FOB有助于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何林  李卫  陈伟 《四川医学》2011,32(3):365-367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Cormack-LehaneⅢ~Ⅳ类、年龄25~65岁,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20)和气管导管组(E组,n=20)。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气管内插管的次数及时间,喉罩置入或气管内插管时MAP、HR及SpO2的变化,以及操作时及术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L组1次成功置入喉罩的例数明显多于E组1次成功完成气管内插管的例数(P〈0.05);L组建立有效气道的时间明显较E组短(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和气管内插管后5min的MAP及HR较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SpO2较诱导后显著降低(P〈0.05);L组操作时发生口腔粘膜出血及术后发生咽喉疼痛的患者明显少于E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管内插管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方便及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20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年龄18 ~60岁.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50例.A、B两组由高年资麻醉医生(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满5年以上)进行气管插管,C、D两组由低年资(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5年以下)麻醉医生插管.A、C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先经一侧鼻腔置入鼻咽通气管,然后使用插管软镜经鼻咽通气管进行气管插管,B、D两组麻醉诱导后直接使用插管软镜经鼻腔插管.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首次暴露声门时间、失败例数及插管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 插管所用时间A组短于B组、C组短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4%、82%,失败率均为2%,B、D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50%、30%,失败率分别为10%、20%,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可以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联合使用时高年资与低年资麻醉医生插管时间及失败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38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全髋置换术、年龄31~6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为3~4级的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强直患者,随机均分为GlideScope视频喉镜组(GSVL组)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组(FOB组),均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尝试次数和成功率,并随访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体质指数、颈部周长、颈伸展角度、颏甲距离、张口度、插管时间、尝试次数、成功率和术后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SLV组气道分级为4级的患者中2例插管失败,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成功.结论 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并无明显差异,两者都是在麻醉中处理困难插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术前预测困难气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应困难气管特点后给予经环甲膜或其下1~2、2~3气管环的间隙行穿刺,予以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下气管插管,分析其操作方法及结果。结果: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42例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插管过程中可维持SpO2在95%之上,术后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操作较为简便,且对组织的损伤小,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和比较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42-74岁,ASA分级Ⅱ-Ⅲ伴有高血压病史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置入组(Ⅰ组,n=21)和气管插管组(Ⅱ组,n=21)。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监测并记录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分钟、3分钟和5分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两组间BIS对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喉罩置入组相比,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MAP和HR较明显升高和加快(P<0.05);组内与插管前相比,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MAP和HR明显升高和加快(P<0.01)。结论喉罩置入时引起心血管反应较气管导管插入时轻微,喉罩通气是高血压患者可供选择的通气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直接喉镜辅助下改良气管插管方法在非困难气道患者双腔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胸科单肺通气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I-III级,随机分为常规方法组(A组)和改良方法组(B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方法、B组改良方法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定位成功率、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均100%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A组86.7%,B组9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咽痛、声嘶发生率(0.33%、0%)较A组(23.3%、1%)降低(P<0.05)。B组T2-3时HR、MAP较A组降低(P<0.05)。A组T2-4时、B组T2时HR、MAP较T0时升高(P<0.05),B组T3-4时HR、MAP与T0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腔气管导管改良插管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循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以及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A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病情活动状态(稳定期与活动期)及治疗药物分组,对各组的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男/女发病比例为6∶1.男、女患者中发病构成比最高的年龄段均为20~40岁,其次是<20岁的青少年.活动期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2.6%)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24.1%,P<0.05).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治疗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5例(8.2%)、使用柳氮磺胺吡啶(SSZ)治疗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6例(6.3%)、使用甲氨蝶呤(MTX)治疗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2例(4.7%),各治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活动期AS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稳定期,应引起重视.NSAIDs、SSZ和MTX治疗对AS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64例择期行纤支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给药后(T_1)、插管时(T_2)及插管后(T_3)时MAP均较入室时(T_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5时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插管能够提高麻醉镇静效果,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插管安全性与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