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癌痛患者,应用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癌痛患者疼痛管理,观察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及服药情况。结果疼痛规范化护理实施前后病人疼痛评分、疼痛程度、服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使癌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李海润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73-1875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入院评估存在癌痛的50例癌症患者,建立癌痛病历,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记录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及处理方案。为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控制癌痛。结果正确的癌痛评估直接决定了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通过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后癌痛评分逐渐降低,患者的癌痛缓解率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可以让癌痛患者无痛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过程中的规范化护理。方法:通过对疼痛的动态、全面的评估,用药的管理,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健康宣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规范化癌痛的护理。结论: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护理,是优质护理的具体体现,是姑息护理的延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癌痛患者疼痛进行规范化癌痛予以分析研究。方法选择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探讨疼痛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后,结果显示规范化癌痛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利用规范化癌痛护理的方法来护理肿瘤晚期能够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推荐在临床中使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癌痛患者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及疼痛健康教育的有效护理干预,以提高疼痛治疗效果和癌痛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癌痛患者采用疼痛健康教育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对照组癌痛患者采用传统的疼痛剧烈服药的方法。结果两组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疼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癌痛患者提供疼痛健康教育及癌痛规范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大大的增加了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效果、提高了癌痛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普通病房行普通管理,观察组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行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疼痛情况(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明显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夏菊玲  张晓毅 《吉林医学》2014,(5):1060-1061
目的: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将癌痛治疗护理整合到日常工作中,加深优质化护理服务内涵,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健全癌痛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加强质控,细化癌痛护理程序及流程管理。结果:7项癌痛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均达标,并有所提高。结论:实施无痛病房工作模式后,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能力,提高了无痛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更符合疼痛护理专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为癌痛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吗啡注射液的护理安全性。方法以NCCN癌痛治疗指南为指导,通过对医务人员镇痛教育、患者镇痛理念教育、医患治疗过程中协作等措施,完善一套有地区特色的癌痛患者管理规范的方法。在实施吗啡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动态观察疼痛评分,使用疼痛护理记录单及时记录疼痛情况,建立癌痛病历跟踪评价实施效果。结果中重度癌症疼痛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疼痛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各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静脉注射安全有效,缓解疼痛有效率为100%。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措施,确保癌痛患者进行吗啡静脉注射的有效、安全,使重度癌症疼痛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疼痛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消极心理,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为我市癌痛治疗规范化管理推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肺癌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调查肺癌患者的疼痛现状,制定及优化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数字评分法(NRS)对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前后的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效果管理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NRS评分为(2.28±1.06)分,传统组为(4.30±1.18)分,改进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前明显降低,且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于肺癌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影响。方法:将收治中重度癌痛患者129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无痛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治疗后第10天癌痛缓解率。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1.42%,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提高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癌痛得到有效控制,对癌痛患者的无痛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利  巫娜  廖娟  张翼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115-1117, 1122
目的观察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病人围手术期进行新型疼痛管理,即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病人术后进行传统镇痛模式,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3 h、1 d、2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当天和术后1 d、2 d夜间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2组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为82.3%,高于对照组的57.6%(P < 0.05)。结论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能降低胃癌术后病人疼痛程度,延长病人睡眠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自我管理干预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及其相关症状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自我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的阐述和癌痛自我管理干预应用效果的研究,指出癌痛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设计应更加关注个体化的需求和健康结局的改善,并以期为其在癌痛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91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夜、术后72 h状态焦虑水平、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镇痛药物副作用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前夜、术后72 h的状态焦虑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镇痛药物副作用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缓解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规范化癌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26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住院期间常规应用规范化无痛病房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规范用药、复诊/再次入院疼痛评分、KP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完成全程化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规范用药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15%,复诊/再次入院疼痛评分(3.4±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3)分,KPS评分(72.3±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4±9.2)分,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完成全程化疗比率明显提高,达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癌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中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女性腰背疼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进行本实验,随机选取其中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标准化的疼痛护理管理,另外45例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则为对照组,实性一般护理,比较2组病例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对疼痛进行评分,以及后期患者心情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经过特殊疼痛护理管理之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患者后期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也明显有所下降,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反之对照组则仍旧存在不少有焦虑及抑郁倾向的患者。结论: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进行特殊的疼痛护理干预确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水平,且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65-168
作为常用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是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之一。针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独特的双相释放的特点,近年国内外将其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背景滴定,形成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滴定的流程,该流程步骤简单,容易掌握,有助于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推进,本文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背景滴定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联合舒缓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癌痛控制及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3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干预措施交叉影响,将先入院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将后入院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观察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否提高癌痛的缓解程度。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我科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例镇痛治疗后第10天的癌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6.25%,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明显提高癌痛患者的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滁州市与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2组,2017年2—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节段和入院时疼痛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即给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疼痛评估、非药物护理干预和药物镇痛等,研究组术前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即客观、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并记录,加强疼痛宣教和心理护理,采用超前镇痛、适时镇痛、个体化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等,对2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护理质量和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术前疼痛状况的记录、镇痛药物肌内注射的病例数、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疼痛知识和镇痛方法选择信息的充分程度和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患者疼痛对翻身的影响和用数字评估法或描述法记录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前疼痛护理质量和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元化、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围术期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