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30例、放化疗联合组(B组)35例,A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两周期,B组同A组并给予同步放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36.7%、30.0%,B组分别为65.7%、54.3%,B组较A组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10.581和9.339,P<0.05)。患者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肝功能异常;A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3.3%、3.3%和56.7%,B组则分别为36.6%、10.0%和60.0%,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011,0.007,2.206,P>0.05)。结论 局部晚期NSCLC放化疗联合治疗优于单纯化疗,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动静脉联合化疗加口服VP—16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经影像学及组织细胞学确诊为中晚期肺癌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动、静脉联合化疗加口服VP-16治疗组(A组)40例和动、静脉联合给药治疗组(B组)38例。两组采取的动静脉联合化疗方案相同,A组在动静脉联合化疗后口服VP-16,每一疗程后定期复查,测量肿瘤大小,行Kamo fsky评分及毒性反应计量评定。结果:近期疗效观察A组有效率优于B组(x^2=4.493,P羽.05),远期疗效比较A组2年生存率优于B组(x^2=6.627,P〈0.05),两组病例药物毒副反应比较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化疗加口服小剂量VP-16治疗中晚期肺癌.能确切延长中位生存期,全身毒副怍用发生率低,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与全身静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组(A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治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2%、B组17.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两组分别为:A组15.8%、B组64.7%,A组低于B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A组36.8%、B组5.9%,A组多于B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基于介入治疗的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及病理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1年10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A组18例,单纯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术中用药为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B组14例,用艾素全身静脉化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只用顺铂行化疗栓塞。结果:A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94%(17/18),B组为93%(13/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经新辅助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3%(15/18),B组为85%(12/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旁浸润率两组比较B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途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和手术难度相当,艾素联合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A组予以全身化疗方案治疗,并配合营养支持以及免疫治疗;B组予以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治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后予以与对照组相同的全身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7.9%(29/33),高于A组60.6%(20/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抗原125的浓度水平均降低,B组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3%(9/33),高于B组9.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明显降低了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化疗与支气管冲洗填塞疗效的比较。方法:选取经CT、CR和纤维支气管镜,痰涂片等病理证实的总数为156例,男82例,女74例,年龄21~56岁。分为二组,A组78例为支气管填塞组,B组78例为化疗组。各选:①干酪空洞26例;②纤维空洞22例;③薄壁空洞27例;④硬变空洞3例。结果:在所有各型肺结核空洞中,B组78例化疗组中,达到闭塞性空洞愈合和开放性空洞愈合41例,疗效52.6%(41/78)。A组78例支气管冲洗填塞疗法中,达到闭塞性空洞愈合和开放性空洞愈合72例,疗效92.3%(72/78),而且比单纯化疗疗程缩短2~3个月,治愈率比单纯化疗组高39.8%。结论:支气管冲洗填塞治疗肺结核空洞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优于临床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 CCs)不同给药途径(局部、小剂量全身、局部+小剂量全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观察,探讨临床治疗COPD中CCs的给药方法。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在其它常规治疗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CCs治疗方案,A组(局部用药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B 组(局部+全身治疗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联合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 Bid;C组(全身用药组):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2次/日。连续治疗10 d,分别观察、比较治疗5 d与10 d后患者肺功能( FEV1及PEF)变化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A组与B组相当( P>0.05)、优于C组( P均<0.05);治疗10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B组与C组相当(P>0.05)、优于A组(P均<0.05);三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CCs局部+全身联合用药治疗COPD,能够迅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8例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局部注药。对照组48例给予全身抗炎支持治疗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13.6±3.8)d和(14.1±3.9)d,P〉0.05。有效率分别为85.42%和81.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单纯灌洗和药物保留灌注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联合紫杉醇/卡铂同步加巩固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30例)、B(32例)两组;均给予伽玛刀同步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紫杉醇45 mg/m2+卡铂AUC=2,第1天,1次/周,共6次);B组在与A组相同治疗后,再给予巩固化疗(紫杉醇175 mg/m2+卡铂AUC=5,第1天,1次/3周,共2周期)。比较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A组76.67%,B组81.25%;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A组分别为63.33%、30.00%和14.6个月,B组分别为68.75%、37.50%和16.9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毒副反应: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体部伽玛刀联合紫杉醇/卡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而在此基础上加予巩固化疗未能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肢体骨肉瘤介入性综合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介入性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肢体骨肉瘤的效果。方法 对 5 5例经病理证实的肢体骨肉瘤给予 3个阶段性的治疗 :(1)经动脉局部灌注及全身化疗 2个疗程。 (2 )动脉内局部小剂量灌注同时放疗。 (3)全身化疗 6个疗程。所有病例随访 12~ 2 10个月。按完成治疗阶段分A、B、C3组 ;A组完成全部 3个阶段的治疗 ,B组完成第 1、2阶段的治疗 ,C组仅完成第 1阶段的治疗。回顾分析 3组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累计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总的局部控制率为86 36 % ,局部复发率为 13 6 4 %。 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A组 10 0 0 0 %、71 4 3%、5 3 19% ,B组 81 2 5 %、6 2 5 %、6 2 5 % ;C组 1年生存率为 2 7 2 7% ,第 2年全部死亡。 3个组的中位生存期 (含带瘤 )为 :A组 6 2 2 3个月、B组 2 0 5 7个月、C组 8 2 5个月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A组与B组比较 :χ2 =2 8 5 8,P <0 0 0 0 1;A组与C组比较 :χ2 =5 3 95 ,P <0 0 0 0 1;B组与C组比较 :χ2 =16 39,P <0 0 0 0 1)。结论 对肢体骨肉瘤进行介入性综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较好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导下球囊扩张联合局部化疗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45例结核性气管狭窄患者,21例行球囊扩张气管成形术,24例行球囊扩张联合局部化疗术.对比2组术前和球囊扩张术后3 d临床症状、气管狭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改善情况.随访8~13个月,对比2组间痰菌转阴、气管再狭窄、阻塞性肺炎方面的差异,并观察2组间疗程和手术次数的差别.结果在气管狭窄、临床症状、FEV1与FVC的改善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菌转阴、气管再狭窄、阻塞性肺炎情况和治疗疗程及手术次数方面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管成形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结核性气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Nd:YAG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91例。对照组45例,以全身抗结核与雾化治疗;治疗组46例,除上述治疗,另以功率为30~40 W,光斑直径1 mm,脉冲时间4~6 s,照射时间80~120 s的Nd:YAG激光.由石英纤维经支气管镜导入,烧灼病灶。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经过平均3.8个月的临床治疗,治疗组46例患者全部痰菌阴转,41例患者的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对照组45例患者中仅38例患者痰菌阴转,39例患者痰结核菌培养阴转,31例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结论在全身用药及雾化治疗的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疗效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是一种对耐多药支气管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病灶清除、局部持续异烟肼灌注冲洗联合臭氧吹注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脊柱结核并脓肿的患者均给予全身化疗并随机分为三组.21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清除术,作为对照组.23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清除术,术后原结核病灶部位及脓肿部位放置灌注冲洗管进行灌注冲洗和持续局部异烟肼化疗,作为治疗A组.25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病灶清除、局部持续异烟肼灌注冲洗的同时给予臭氧吹注治疗,作为治疗B组.治疗后CT复查,观察所有患者的脓肿吸收情况.结果 相同时间治疗后(90±20)天,对照组中脓肿完全吸收者1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7例,有效率约为52%,治疗A组中脓肿完全吸收者2例,显效者6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约为70%.治疗B组中,脓肿完全吸收者5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7例,有效率约为84%.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A组和B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而治疗B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组(P =0.00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病灶清除、局部持续异烟肼灌注冲洗联合臭氧吹注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疗效显著、痛苦小,无明显副作用,具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81例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41例,对照组有患者40例,为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局部治疗,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患者的恢复,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卵巢癌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A组采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B组采用紫杉醇及顺铂单纯静脉化疗,两组给药剂量相同。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下降水平。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B组的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125水平均显著下降,且A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相比单纯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增富  张伟 《西南军医》2010,12(4):642-64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和B组38例),其中A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则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选取同期的38例健康儿童为C组,治疗前后监测各组儿童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评价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且治疗后A组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也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对肝转移及总生存率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87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A组,38例)和全身化疗组(B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转移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A组1、2、3年的肝转移率分别为2.63%,7.89%,10.52%,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10.20%,26.53%,3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2.10%,71.05%,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95.91%,75.51%,5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能有效预防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显著提高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用于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效果,以期寻找安全有效的预防CINV的方法。方法将化疗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各组采用不同的联合化疗方案(A组托烷司琼+地塞米松、B组奥氮平+地塞米松、C组奥氮平+托烷司琼+地塞米松)。统计化疗第1周期后1、2、3d内平均CINV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三组CINV评分比较A、B、c组1d内比较无差异(P〉0.05),A、B组比较各天比较均无差异(P〉0.05),C组2、3d比较优于A、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均〉0.05)。结论奥氮平与托烷司琼对于预防肿瘤化疗所致CINV效果相近,两者联合用药可以提高迟发性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单纯支架置入治疗比较。方法选择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60例患者行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或单纯内支架置入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A组)28例、支架联合介入化疗组(B组)32例,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并对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支架置入堵瘘成功,成功率96.7%。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B组为8.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3、6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8.1%、68.8%、62.5%。并发症中食管支架再狭窄率,B组低于A组。结论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提高恶性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减少了支架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HIFU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对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方法 5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HIFU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组;B组为单纯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组. 结果 A组有效率36.7%,B组34.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临床受益率66.7%,B组3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