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徳联合维生素A、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儿给予匹多莫德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E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A、E、Ig A、Ig G,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并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A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B组CD4~+T细胞为(36.38±4.48)%,显著高于A组的(32.29±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g A水平为(11.48±1.72)mg/L,明显高于A组的(9.64±1.4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g G水平为(1.42±0.29)mg/L,明显高于A组的(1.23±0.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维生素A为(1.52±0.18)μmol/L,显著高于A组的(1.31±0.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维生素E为(17.93±5.30)μmol/L,显著高于A组的(15.42±3.8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E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可以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病变脑区的DWI表现,并检测其ADC值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ADC值与NSE水平的相关性,为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足月新生儿HIE 27例,随机选取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后24~48h检测血清NSE,1周内行MRI检查,均测量脑区的ADC值,对比HIE患儿与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病变脑区ADC值与血清NSE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脑组织的ADC值(P0.05),轻、中度HIE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②重度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患儿(P0.05)。③重度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P0.05)。结论: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低于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为足月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痛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02至2017-03在医院治疗的生长痛患儿7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观察组患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6.73±3.2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5.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7.24±3.21)ng/ml]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21.08±2.9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钙、血磷及骨密度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生长痛可能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儿童高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原性心脏病患儿82例为高原性心脏病组,同时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组,正常儿童7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高原心脏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改良小儿心衰分级评分(RO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为(810.20±104.43) ng/L,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健康组儿童血清NT-proBNP水平(P<0.05);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767.80±105.65) ng/L、(865.03±112.20) ng/L和(957.42±109.46) ng/L,明显高于无心衰患儿(P<0.05),同时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儿(P<0.05);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ROSS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轻度,中度、重度职业性哮喘患者的各项动脉硬化的指标,探讨不同程度职业性哮喘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根据GBZ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病例96例,其中轻度哮喘56例、中度哮喘30例、重度哮喘10例,根据病程和病情程度分为轻度<5年组、轻度≥5年组、中重度<5年组、中重度≥5年组四个亚组,以30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应用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者≥5年与轻度哮喘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职业性哮喘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程度的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疾病 ,对儿童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外推崇的吸入疗法 ,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 ,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方法。本院近年来采用氧气驱动喘乐宁及爱喘乐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 30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 1999年就诊的 5~ 16岁儿童 6 0例 ,男35例 ,女 2 5例。完全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所有病例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哮喘发作期。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2 方法 :1.2 .1…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进行颅脑CT扫描,并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轻度HIE与CT轻度HIE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度和重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相关性基本一致,但轻度HIE两者有分离,故两者结合诊断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维生素D中毒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兰  亢安娜  余灵 《人民军医》2004,47(5):285-28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症,已被列为我国儿童四大防治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且多为轻度,因此,治疗时盲目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极易造成维生素D中毒。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诊治婴幼儿维生素D中毒1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治疗的128例学龄期哮喘儿童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氧驱动雾化吸入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患儿气道功能,进而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康青年(22~37岁)和老年(55~67岁)健康人群维生素D状况,以及年龄和性别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冬季进行体检的青年男性和女性、老年男性和女性共204例,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中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本组受检人群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75 nmol/L)的比例达94.6%,多数为轻中度缺乏(71.1%),重度维生素D缺乏者约占受检总人数的2.0%。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其中,青年女性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水平(P<0.01)。青年女性组53.8%的受检对象为中度维生素D缺乏,而老年女性组维生素D水平主要分布在轻度缺乏或不足,男性受检对象维生素D水平主要集中在轻度缺乏。结论北京地区居住人群不论年龄和性别,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率均很高,特别是青年女性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采用有效措施防治维生素D缺乏,减少维生素D缺乏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体游戏治疗对改善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的作用。方法将有行为问题的44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19)。两组均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分别对患儿进行试验前后测试,所有成员均于干预前后接受2次量表测试。试验处理前,两组均接受前测。试验过程中,干预组成员接受为期3个月、两周1次、共6次的团体游戏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试验干预。试验结束后,两组都接受后测。试验结束后评价团体游戏治疗对改善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结果 44例患儿中脱落5例,实际完成研究39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婚姻、家庭结构等)和基线CBCL和CODI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团体游戏治疗,干预组CBCL量表中交往不良、社交退缩、抑郁、强迫行为、攻击性、不成熟等因子分和行为问题总分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干预组CODI量表中接受、逃避、负性情绪反应因子分及应对方式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团体游戏治疗可通过提高自信心、增强人际适应能力及情绪管理能力,可矫正行为偏差,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化吸入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哮喘门诊登记就诊的哮喘患儿128例,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对照组).随访3年,两组首次就诊时即由我科医师建立门诊档案,对管理组患儿家长进行哮喘规范化教育.根据病情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或二丙酸倍氯米松,坚持长期维持治疗,而对照组仅于发作期治疗。结果管理组患儿3年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旷课天数、住院次数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管理组息儿身高年增长速率及体重年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吸入激素维持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可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旷课天数、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降低,规范化治疗的患儿身高及体重年增长率高于未规范化治疗的患儿。规范化吸入激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哮喘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与特异性过敏原组成的复合抗原免疫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非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30例)、复合抗原治疗A组和B组(各30例),3组在维持原控制药基础上,传统治疗组用特异性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每周皮下注射一剂量单位至最佳维持剂量后,每2周注射一次维持量,直至哮喘完全缓解1年;复合抗原治疗A组和B组用PPD+特异过敏原组成的复合抗原进行脱敏治疗,初始浓度和递增速度与传统组相同,维持阶段:A组每2周注射一次维持量,B组每4周注射一次维持量,直至哮喘完全缓解一年。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痰中IL-4、IL-5、IFN-γ及IgE表达水平。结果:传统治疗组和复合抗原治疗2组治疗后血清及痰中IL-4、IL-5、IgE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IFN-γ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但复合抗原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合免疫法能明显抑制因过敏原接触导致的以TH2应答为主的免疫反应,调节TH1/TH2的平衡,其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而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加孟鲁司特口服。治疗12 w后,观察与分析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PEF和FEV1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儿在疗程中哮喘急性发作例数、支气管哮喘症状及体征消失天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8%,研究组为96.88%,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31%,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而迅速。  相似文献   

15.
侯雪晶  路春梅 《武警医学》2014,(12):1245-1247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应用维生素D3后,对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GDM患者60例,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31000 U/d,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80±1.60)mg/L vs(5.05±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7.45±5.01)pg/ml vs(35.35±1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的血维生素D3水平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妊娠期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刘驰  何婧  金莹  张耀南 《武警医学》2021,32(10):876-879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10至2020-10北京医院骨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合并抑郁患者152例,年龄60~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分别补充2000 U/d(观察组)或400 U/d(对照组)维生素D3胶丸,治疗时间均为12周。对两组进行老年抑郁量表(GDS-30)问卷和25-羟基-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分析。抑郁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评估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组受试者148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73例,治疗前观察组25(OH)D基线浓度中位数与对照组基本一致(Z=0.232,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也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2周后,观察组25(OH)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的58例(90.7%)维生素D水平正常,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例(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分组和干预前的抑郁评分是影响干预后抑郁评分的因素(R2=0.727,F=62.459,P<0.05)。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60岁及以上人群的抑郁评分,有助于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7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Ⅰ组、Ⅱ组和对照组。观察Ⅰ组给予孟鲁斯特钠4 mg,1次/晚,口服,匹多莫德400 mg,1次/晚,口服;Ⅱ组给予孟鲁斯特钠4 mg,1次/晚,口服;对照组经常规止咳、平喘及必要时抗感染治疗。三组均观察12周。结果无哮喘症状的天数、医生评价明显好转率、有1次以上哮喘发作的例数以及需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例数,观察Ⅰ组与Ⅱ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Ⅰ组优于观察Ⅱ组(P<0.01或0.05)。每周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观察Ⅰ、Ⅱ组优于对照组,观察Ⅰ组优于观察Ⅱ组(P<0.01或0.05)。结论孟鲁斯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高于孟鲁斯特钠单独应用和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 SFRP5)、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及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在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98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47例)和缓解组(51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组(25例)和中重度急性组(22例),检测各组血清SFRP5、IL-13及MPO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急性组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IL-13及MP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SFRP5水平低于缓解组,IL-13及MPO水平高于缓解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急性组SFRP5水平低于轻度急性组,IL-13及MPO水平高于轻度急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SFRP5与IL-13、MPO水平呈负相关(r=-0.356,-0.425,P<0.05, 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47,P<0.05)。结论 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血清SFRP5水平降低,IL-13及MPO水平升高,血清SFRP5水平与IL-13、MPO水平及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哮喘相关教育对儿童哮喘的疾病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方法对245例9~13岁活动期哮喘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哮喘相关教育,每例患者及照顾者教育3次,每次进行45分钟。干预分为3组:仅对患者进行教育(Ch组),仅对照顾者进行教育(Cc组),患者和照顾者均进行教育(Ch-Cc组)。教育进行3月后对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入院率,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各组教育后哮喘急性发作均有减少,但Cc组减少无显著差异。各组哮喘急性发作减少(人年)及95%可信区间(95%CI):Ch组-1.61,-2.87~-0.34;Cc组-0.88,-2.15~-0.40;Ch-Cc组-1.60,-2.88~-0.31。各组入院率均有减少,但Cc组减少无显著差异。各组入院率减少(人/年)及95%CI:Ch组-0.28,-0.51~-0.05;Cc组-0.17,-0.40~-0.07;Ch-Cc组-0.25,-0.49~-0.02。各组中试验后生活质量无显著改善。结论对儿童及照顾者进行哮喘相关教育可显著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减少哮喘的住院治疗次数,但不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但仅对照顾者进行教育,不能有效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入院率。  相似文献   

20.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普米克混悬液和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将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抗感染、吸氧、吸痰、静脉滴注氨茶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氧气驱动普米克和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明显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普米克混悬液加沙丁胺醇溶液吸入,对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适用于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