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静  高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2):1490-1494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中埃兹蛋白(Ezr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EBSCO平台系列数据库、OVID平台EBMR+Journals英文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研究文献通过设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定,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man 5.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符合条件的文献有14篇,其中结直肠癌患者1 383例,对照组2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结直肠癌组及正常对照组中Ezr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72,95%CI=10.56~23.41,P=0.000);(2)Ez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2.96,95%CI=1.69~5.19,P=0.000)、Dukes分期(OR=0.17,95%CI=0.08~0.37,P=0.000)、肿瘤浸润深度(OR=0.56,95%CI=0.36~0.85,P=0.007)、肿瘤分化程度(OR=0.37,95%CI=0.19~0.69,P=0.002)相关,与性别(OR=1.19,95%CI=0.89~1.58,P=0.240)、年龄(OR=1.15,95%CI=0.69~1.91,P=0.600)、肿瘤大小(OR=1.07,95%CI=0.66~1.73,P=0.790)无关。结论:Ezrin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高表达的Ezrin可能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和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3公开发表的与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远期疗效相关的文章。同时,限定文献发表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采用Stata11.0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共2746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BNP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病死率(OR=0.75,95%CI:0.61-0.92,P=0.007)以及心力衰竭住院率(OR:0.59,95%CI:0.48-0.72,P=0.000)。结论BNP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枣庄市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于2003年8月至2003年11月,对本市6个调查点(6个辖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COPD流行病学调查,实检人口4047人。通过问诊、体检、肺功能测试和胸透等方法诊断,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全国COPD诊治指南。结果枣庄市农村地区COPD总体患病率为8.57%。多因素分析显示,COPD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大(OR=5.95,95%(21:4.52~7.84,尸〈0.01),文化程度低(OR=4.04,95%CI:2.84—5.74,P〈0.01),空气污染(OR=4.46,95%CI:2.71~7.32,P〈0.01),吸烟(0R=3.04,95%CI:2.42~3.80,P〈0.01),幼时经常咳嗽(OR:2.39,95%CI:1.63~3.50,P〈0.01),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1.96,95%CI:1.54~2.48,P〈0.01),男性(OR=2.71,95%CI:2.15~3.42,P〈0.01),使用生物燃料(OR:1.81,95%CI:1.32~2.48,P〈0.01),厨房通风差(OR=1.90,95%CI:1.42~2.55,P〈0.01)。结论COPD是严重危害枣庄市农村地区公众健康的疾病,其危险因素呈多样化,应注意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优势。方法:以“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等类似方药名;以“变应性鼻炎”“鼻鼽”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9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试验组582例,对照组373例。Meta分析显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002),合并效应量RR为1.18,95%CI为(1.08,1.29)。结论:小青龙汤治可作为鼻鼽诊疗指南的重要方药,经方在鼻鼽诊疗指南具有重要地位,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雁萍  李纲  陈明  孙学琴 《西部医学》2010,22(1):126-127
目的了解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以利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方法随机抽取阜康地区3所小学7~11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筛选符合条件对象,对其进行专科检查予以确诊。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34份,回收有效答卷596份,阜康地区7~11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27.1%,其中持续性变应性鼻炎40例(26.5%),间歇性变应性鼻炎111例(73.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遗传因素、居住环境、伴有支气管哮喘、药物及食物过敏均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新疆阜康准东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遗传因素和居住环境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血脂与胆石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分析17603例体检者血脂与胆囊超声检查结果.比较高血脂与正常血脂人群胆石症的患病情况。结果高血脂患者中胆石症患病率(6.80%)高于正常血脂人群(4.19%)(X^2:55.156,P〈0.05),其患病风险高于后者(OR=1.671,95%CI:1.457-1.915);混合型高血脂患者胆石症的患病风险最高(OR=4.464,95%CI:3.484-5.720);其次为单纯三酰甘油高患者(OR=1.504,95%CI:1.285。1.761):单纯胆固醇升高患者胆石症的患病风险与血脂正常人群无差异(OR=1.147,95%CI:0.870-1.512);男性高血脂患病风险高于女性(x。=565.434,P〈0.05,DR=2.264,95%CI:2.115-2.424);但男女高血脂患者中胆石症患病率并无差异(x^2:2.826,P〉0.05,OR=1.228,95%CI:0.966-1.561)。结论高血脂与胆石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血脂对于预防胆石痒的好病右甭尊价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在重型手足口病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和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结局变量通过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8篇研究共716例患者。分析发现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OR=-0.80,95%CI:-2.20~-0.60),退热时间(OR=-0.87,95%CI:-1.05~-1.06),住院时间(OR=3.12,95%CI:1.11~5.13),血糖(OR=0.97,95%CJ:0.55~1.38),心率(OR=10.83,95%CI:4.4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总体治疗效果不优于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中应权衡利弊,酌情应用,而不是盲目的使用大剂量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8.
程靖  林文盛  吴小海 《循证医学》2009,9(3):158-16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通过各种中文全文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患儿组较对照组升高0.87ug/L(95%可信区间0.63~1.11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儿童急性发作组较缓解组升高8.02ug/L(95%可信区间7.62~8.42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成人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组较对照组升高1.14ug/L(95%可信区间0.81~1.48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成人急性发作组较缓解组升高9.06ug/L(95%可信区间8.48~9.64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特别是急性发作期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城市荔城农村老年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社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分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抽取荔城街农村60岁以上老人1036名,进行问卷调查、常规体检(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时间为2013年1~6月。根据血尿酸结果进行分组,结果大于标准值的作为高尿酸血症组。另外在血尿酸结果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等量的人群作为正常组。结果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8.3%(190/1036).其中,男患病率为22.5%(86/383);女患病率为15.9%(104/653)。与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P〈O.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OR=9.746,95%CI:4.911~19.342)、血脂异常(OR=5.281,95%CI:3.277。8.513)、吸烟(OR=2.035,95%CI:0.989-4.191)、高血压(OR=1.810,95%CI:1.197~2.736)、超重肥胖(OR=1.572,95%CI:1.103~2.239)及性别(OR=O.661,95%CI:0.456~0.959)均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结论增城市荔城农村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广州其他地区低,影响因素可能包括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超重肥胖及性别等。  相似文献   

10.
王霞  高玉霞  张秀丽 《甘肃医药》2014,33(3):186-188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激励式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CNKI、VIP、CBM、万方等生物医学数据库,纳入激励式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日期截至2012年8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的研究,提取数据后利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剖宫产率有异质性(P=0.07,I2=62.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无异质性(P=0.27,P=16.3%),合并效应量OR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OR合并=0.13,其95%CI为(0.07,0.24);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OR合并=0.64,95%CI为0.26-1.59之间)和无效竖线相交,P=0.33;两组新生儿窒息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004),合并效应量(OR合并=0.14,95%CI为0.05-0.43之间.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率两组相似,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较少,需要纳入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此结论.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高尿酸血症(HUA)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尚不清楚该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状况。目的 调查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现状及可能危险因素,为HUA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和社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5月开展的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档案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HUA患病率以及人群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8 600名老年体检人群的HUA粗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76%(男性24.15%,女性19.66%)和24.10%(男性24.21%,女性20.58%);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5.312,P<0.001);60~69岁年龄组,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1.121,P<0.001);70~79岁及≥80岁年龄组,不同性别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及不同性别HUA粗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01)。HUA组和非HUA组社区老年体检人群性别、年龄、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肥胖、CKD、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患病率、白细胞计数、总蛋白、血清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7,95%CI(1.11,1.45)〕、年龄〔OR=1.01,95%CI(1.00,1.02)〕、饮酒情况〔经常饮酒对比从不饮酒OR=1.43,95%CI(1.19,1.70)〕、运动情况〔经常运动对比不运动OR=0.84,95%CI(0.73,0.98)〕、高血压〔OR=1.47,95%CI(1.30,1.66)〕、糖尿病〔是,血糖控制不佳对比否OR=0.76,95%CI(0.65,0.88)〕、中心性肥胖〔OR=1.29,95%CI(1.13,1.48)〕、肥胖〔OR=1.43,95%CI(1.23,1.66)〕、CKD〔OR=4.59,95%CI(3.91,5.38)〕、痛风〔OR=5.07,95%CI(3.54,7.28)〕、白细胞计数〔OR=1.08,95%CI(1.04,1.11)〕、总蛋白〔OR=1.04,95%CI(1.03,1.06)〕、血清清蛋白〔OR=1.03,95%CI(1.01,1.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95%CI(1.00,1.01)〕与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率较高,且与许多不良临床指标有关联,需加强社区居民HUA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山市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发生的早期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市2009-2011年重症与轻症个案调查表进行数据录入与筛检,考虑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的均衡,轻症与重症采用1∶1配对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原学的检测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单因素筛选分析显示:高热(OR=2.258,95%CI:1.260~4.049)、溃疡(OR=3.918,95%CI:1.892~8.113)、咳嗽(OR=5.516,95%CI:1.530~19.882)、呕吐(OR=5.185,95%CI:1.087~24.742)、颤抖(OR=8.972,95%CI:2.998~26.848)、呼吸过快(OR=9.702,95%CI:3.391~27.758)、心率过快(OR=4.029,95%CI:1.866~8.701)、外周血L%升高(OR=3.452,95%CI:1.577~7.559)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热、溃疡、呼吸过快、心率过快是儿童患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859(95%CI:1.325~6.170)、4.332(95%CI:1.752~10.712)、9.888(95%CI:2.801~34.900)、3.842(95%CI:1.535~9.619)。结论高热、溃疡、呼吸过快、心率过快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危险因素,应及早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提高鉴别高危患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目前人们常误将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存在误用抗生素现象,近年来包括过敏性鼻炎在内的过敏相关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而误用或滥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目的 分析内蒙古草原地区3种常见过敏相关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多次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于2015年5-8月,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在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多伦县、扎鲁特旗、开鲁县和通辽市进行调查。调查其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等),最近2年内抗生素多次使用情况,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病情况,家族过敏史等。结果 共发放问卷5 944份,回收有效问卷5 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36%。5 787例受试者中,多次使用抗生素1 079例(18.65%),未多次使用抗生素4 708例(81.35%);过敏性鼻炎737例(12.74%),结膜炎512例(8.85%),哮喘104例(1.80%),鼻结膜炎921例(15.9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或结膜炎伴哮喘100例(1.73%),鼻结膜炎伴哮喘170例(2.94%)。有3种常见疾病任意一种及以上者(TCD)2 544例(43.96%),无3种常见疾病任意一种者(NTCD)3 243例(56.04%)。男性、女性、2~17岁、18~80岁、汉族、蒙古族、其他民族、城镇、农村的TCD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NTCD(P<0.05)。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分别高于未患该疾病者(P<0.01)。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分别是无该种疾病者的1.53倍〔95%CI(1.33,1.76),P<0.01〕、1.33倍〔95%CI(1.15,1.53),P<0.01〕和2.12倍〔95%CI(1.68,2.67),P<0.01〕。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患者中,有家族过敏史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无家族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不详者(P<0.01)。结论 3种常见过敏相关疾病在调查人群中患病率高,且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多次使用抗生素对有家族过敏史人群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病风险有附加作用。该资料为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管理以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日益增加,其高发病率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危害。目前研究提示慢性病的发生与高水平的尿酸值有关,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其他慢性病的高危因素。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选择完成血液检查的4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9 022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结果 9 022例研究对象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 117例,其中男628例,女489例,总体患病率为12.38%,男性患病率为14.65%(628/4 287),女性患病率为10.33% (489/4 73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621(1.399,1.877)〕、高脂血症〔OR(95%CI)=1.465(1.245,1.724)〕、消化系统疾病〔OR(95%CI)=0.801(0.687,0.934)〕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555(1.273,1.899)〕、高脂血症〔OR(95%CI)=1.510(1.203,1.895)〕、糖尿病〔OR(95%CI)=0.649(0.474,0.890)〕及消化系统疾病〔OR(95%CI)=0.772(0.623,0.957)〕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OR(95%CI)=1.696(1.363,2.111)〕及高脂血症〔OR(95%CI)=1.452(1.146,1.839)〕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关联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需要针对高尿酸血症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功能单位在职人员14 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血脂异常发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 共检出血脂异常者1 399人,血脂异常发生率为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的影响后,饮食口味偏甜〔OR=0.783,95%CI(0.629,0.975)〕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食用早餐<1次/周〔OR=2.811,95%CI(1.649,2.884)〕、食用早餐1~3次/周〔OR=1.761,95%CI(1.404,2.209)〕、食用早餐4~5次/周〔OR=1.396,95%CI(1.142,1.707)〕、进食速度较快〔OR=1.777,95%CI(1.401,2.254)〕、进食速度很快〔OR=1.899,95%CI(1.386,2.602)〕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对于血脂异常存在影响,其中不规律食用早餐和进食速度问题较为严重,应注意规律食用早餐、细嚼慢咽。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可能相关,但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且相关系统分析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儿童ADHD与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2-26。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中患儿的性别、年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不同血清25(OH)D水平(<10 μg/L、<20 μg/L、10~30 μg/L、>20 μg/L、>30 μg/L)的发生率等资料并评价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13 960例研究对象,其中ADHD组2 305例,健康对照组11 6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D=-6.81,95%CI(-8.93,-4.69),P<0.000 01〕,进一步对国家地区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国家ADH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 01)。ADHD组血清25(OH)D水平<10 μg/L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OR=-1.86,95%CI(1.53,2.26),P<0.000 01〕,>30 μg/L的发生率低于健康对照组〔OR=-0.20,95%CI(-0.31,-0.08),P=0.000 6〕,不足或缺乏率(以30 μg/L为界值)高于健康对照组〔OR=3.16,95%CI(1.75,5.73),P=0.000 1〕;两组间血清25(OH)D水平10~30 μg/L〔OR=1.04,95%CI(0.90,1.22),P=0.58〕、<20 μg/L〔OR=1.04,95%CI(0.50,2.18),P=0.92〕、>20 μg/L〔OR=1.02,95%CI(0.44,2.37),P=0.97〕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HD组患儿年龄小于健康对照组〔OR=-0.37,95%CI(-0.71,-0.04),P=0.03〕,男性儿童青少年所占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OR=2.24,95%CI(1.39,3.62),P=0.000 9〕。结论 ADHD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健康儿童低。当血清25(OH)D水平以10 μg/L或3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率高于健康儿童;当以20 μg/L进行划分时,ADH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岁以下8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病史,分析AR、咽鼓管功能不良及OME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AR发病率为30.11%,A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P〈0.01)。6岁以内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及OME的概率高,其中1~3岁组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最大(P〈0.01)。春季OME发病率高(P〈0.001)。与不伴AR患者相比,伴有AR患儿患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概率增加了0.4倍(P=0.042);但患有OME的检出率减少了32%(P=0.0472)。结论在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多种因素使咽鼓管功能不良乃至OME高发。其中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生理、病理、发育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变态反应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者因逐渐发育完善,致病性降低,后者致病性增高,但总的发病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纳入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进行病因学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6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小动脉卒中11例,其他3例;同时从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101例无感染史、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采用Logistic回归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判定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性。结果病例组Hp—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9%vs.66-3%,OR=1.178,95%CI:0.643—2.158,P=0.645);校正Hp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后,两者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1.010,95%CI:0.499~2.043,P=0.979)。在亚型研究中得出相似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OR=1.243,95%CI:0.640~2.415,P=0.615;心源性栓塞:OR=0.761,95%CI:0.201~2.880,P=0.733;小动脉卒中:OR=1.353,95%CI:0.337~5.431,P=0.988),校正相关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感染与缺血性卒中无明确相关性,有待于研究Hp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