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树文  李宝纯  杨金玲 《西部医学》2008,20(6):1221-1222
目的评价银杏迭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1例Wagner分级1~2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疗程4周;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J1.,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注射液加病毒唑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用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溃疡恢复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恢复时间、皮疹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胎盘多肽联合病毒唑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进进 《海南医学》2014,(8):1130-113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重症肌无力0vIG)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4例MG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GC+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受累肌群肌无力严重程度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T淋巴细胞转化率、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受累肌群肌无力严重程度绝对评分为00.18±4.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绝对评分(P〈O.05);相对积分为(60.39±14.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11.29%、46.77%和88.52%,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T淋巴细胞转化率达到(65.07±14.16)%,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水平(P〈O.05);总不良反应率为14.52%,显著低于对照组(Pl〈O.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MG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综合疗效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每周期化疗前2d开始,连续静滴14d,2个周期后分析两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1月,7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胎盘多肽联合化疗的治疗组(58例)和单纯化疗的对照组(40例),原发肿瘤相同患者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化疗开始时予胎盘多肽8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连用14天,21天为1周期,共用4~6周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47.4%和45%(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体力状况(KPS)评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下降程度、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及外周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血液学毒性及腹泻、脱发、肝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两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局部外敷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对照组局部外敷碘伏凡士林纱条。结果观察3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9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和76.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8.5±10.5)天和(59.6±15.3)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可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可缩短糖尿病足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丁咯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6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2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丁咯地尔粉针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共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下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55%,对照组为46.30%(P〈0.01),在改善下肢血管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咯地尔粉针联合复方丹参为一组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Ins)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共30d,对照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纠正情况、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Wagner分级Ⅱ~Ⅳ级患者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注射液通过改善足部的微循环,解痉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足部症状,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9.
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肌肤毒聚阴疡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祛聚、改善患肢血供、营养神经及抗生素,溃疡创面配合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养阴清热解毒,药用四妙活血汤,治疗28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麻木、发凉、疼痛缓解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皮温及踝肱指数(ABI)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毒聚肌肤阴疡证患者疗效显著,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gel,APG)治疗难治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溃疡面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B组53例溃疡面则采用1:5000呋喃西林无菌纱布湿敷。观察两组溃疡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等。结果:两组工度溃疡的疗效元显著差异(P〉0.05);Ⅱ度、Ⅲ度溃疡的治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和P〈0.01)。两组各型溃疡的愈合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APG具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特别是在难治性糖尿病足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郭春兰  付向阳 《西部医学》2013,25(7):977-980
目的评价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方法抽取外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自制的蜂蜜敷料、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治疗,观察三组伤口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及细菌清除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蜂蜜敷料组(A组)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明显优于B、C组(P<0.05),且细菌清除平均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B、C组(P<0.05)。结论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有助于清除伤口感染和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有湿性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疗程与糖尿病足病患者血运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以治疗前的踝肱指数(ABI)值分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缺血组。凯时静脉输入3周为一个疗程,间歇1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每个疗程后均测量ABI数值,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ABI变化。结果:对于下肢轻度和中度缺血的患者,凯时的疗程数与血运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但是在重度缺血的患者,凯时的疗效未能体现。结论:凯时多疗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轻、中度血运障碍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近期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56例为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及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施护;随机选择同期本院治疗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达60.7%,整体有效率89.3%,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34.3%、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组织平均愈合时间(29.1±11.1)d,远低于对照组的(47.4±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诊疗的40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比2组病人的溃疡治疗效果、疼痛度、踝肱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第1次清创术后观察组创面表面情况、肉芽组织生长及炎性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和ABI均较治疗前减轻(P < 0.05~ 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和AB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感染、植皮或皮瓣术后成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清创水刀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中,可以增加溃疡创面愈合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创伤中心进行换药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根据换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混合液持续湿敷)和对照组(常规换药方法)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在常规换药方法的基础上予以胰岛素混合液持续湿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测糖尿病足部溃疡渗出液中白介素1β(IL-1β)动态变化,探讨用黄芪提取液外敷促进溃疡愈合的可能机理。方法:收集急慢性糖尿病伤口渗出液,用ELISA法检测IL-1β的变化,用酶标仪测定不同剂量IL-1β的变化对成纤维细胞(Fb)增殖能力的影响,观测外敷黄芪提取液治疗过程中IL-1β量的改变,同时观测足部溃疡肉芽开始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截肢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创面渗出液中IL-1β含量为(89.16±38.14)ng/mL,糖尿病急性损伤病人创面渗出液中IL-1β含量为(8.84±7.06)n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在0.5~5 ng/mL浓度范围可明显促进Fb增殖,随着其浓度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减弱,当IL-1β为50 ng/mL对Fb增殖没有影响,IL-1β再继续增加时对Fb增殖表现为抑制作用;黄芪外敷组与生理盐水外敷组在治疗前伤口渗出液中IL-1β的浓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周末黄芪组IL-1β量低于生理盐水组,但两组间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第2周末开始黄芪治疗组伤口渗出液中的IL-1β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并且黄芪治疗组GT和HT亦显著短于生理盐水组(P均〈0.01)。黄芪治疗组患者溃疡愈合过程中的GT、HT均与伤口渗出液中IL-1β浓度有显著正相关(P分别为0.7123,0.6866,P均〈0.01)。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难以治愈的原因与伤口渗出液中IL-1β量过高,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有关,黄芪多糖外敷可以降低伤口渗出液中IL-1β浓度,显著缩短溃疡GT和HT,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冰黄药凝胶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2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降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冰黄药凝胶敷贴患处,半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血糖、血脂、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TXB2)、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参数、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结果 治疗组在血糖、ET、TXB2的变化,足背动脉血流情况的改善及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GT)、溃疡愈合时间(HT)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2组治疗后踝肱指数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冰黄药凝胶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日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日降压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 SBPV、24 h 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本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钠75mg/qd,口服,共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氯吡格雷组血流变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能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