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8 3年Warren和Mashall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 (HP)以来 ,HP在胃癌发生学上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且于 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原。尽管至今未能发现HP感染直接诱发胃粘膜细胞癌变的证据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 :胃癌可能是HP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 ,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1 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胃癌发病率高 ,其HP感染率也高 (6 0 %~ 80 % )。相反西方发达国家胃癌发病率低 …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Wathin-starry银染法,对89例胃癌病人和20例正常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对比了幽门螺杆菌在54例肠型胃癌和28例弥漫型胃癌中的感染率。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在89例胃癌病人中检出41例(46.07%),与正常人(15%)比较P<0.025;在33例肠型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32例(59.26%),28例弥漫型胃癌查见幽门螺杆菌8例(29.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尤其是和肠型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1983年Warran和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10多年来,经国内外广大医务工作者广泛研究,对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已有了共识,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HP与胃癌(CC)发生发展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消化系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证实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or,IARC)得出“HP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结论。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HP列为Ⅰ类致癌原。现将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余贤恩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20(3):468-470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余贤恩(百色533000)胃癌发病率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日本、巴西、哥伦比亚、中国、韩国、智利、芬兰、奥地利等国家是胃癌高发区[2]。中国胃癌病死率在世界上也属于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8.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8,12(3):263-26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1983年澳大利亚Waren和Marshal首先从胃粘膜中分离出来的,并发现其可导致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近年研究表明,HP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范围内 ,胃癌仍然是迄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 16万人死于胃癌 ,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长期以来 ,尽管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 ,然而胃癌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 ,比较趋向一致的意见是 ,胃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如环境、饮食、遗传、免疫等。但所谓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htonicatrophicgastritis,CAG) ,胃溃疡和肠上皮化生等则受到普遍的重视。1983年 ,两位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trshall在人类胃内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 相似文献
10.
11.
12.
自从Warren和Mashall于 1983年首次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Hp)以来 ,关于Hp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Hp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独立致病因子 ,与胃癌的关系更是备受瞩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入第一类致病原。现将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Hp与胃癌的流行病学胃癌在世界上的死亡率居第二位 ,仅次于肺癌 ,我国亦如此。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的流行与胃癌的流行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世界范围内 ,Hp流行率高的国家 ,常伴有高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而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目前开始受到重视。本文收集1992年7~10月经胃镜确诊的胃癌2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并就HP感染和胃癌的关系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活检确诊的 182例胃癌的Hp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感染与胃癌发生年龄无关 ,各年龄组间Hp感染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Hp感染与胃癌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 ,胃窦癌与贲门癌间Hp感染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p感染与胃癌病理类型无关 ,胃癌各病理类型间Hp感染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慢性胃炎在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之后,最终可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Hp)、盐过量摄入、胆汁反流、N-亚硝基化合物和缺乏抗氧化剂等均与胃癌发生的不同阶段相关联。在这些危险因素中,Hp被认为是癌发生序列过程中的触发因子。因此,根据流行病学Hp感染与人类胃癌发生率的高度相关性,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Hp定为人类胃癌第一致癌物。但其确切的致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经内镜和病理明确诊断的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共372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93例、肠上皮化生IM45例、异型增生DYS35例及胃癌GC72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Hp阳性率从CSG、CAG、IM、DYS到GC分别为43.3%、60.2%、64.4%、65.7%和70.8%,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CAG、IM、DYS与GC的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CSG(P〈0.05,P〈0.01);早期胃癌Hp感染率为86.2%,显著高于进展期(60.5%,P〈0.05);Hp感染率与胃癌的年龄、部位、Lauern分型密切相关(P〈0.05,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p感染在慢性胃炎进展演变为胃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8 3年Marshall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iapylori,Hp)以来 ,有关其与胃肠病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而其与胃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Hp与胃癌相关性研究已取得新的进展 ,现就此作一综述。1 Hp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特性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呈s型或弧型弯曲的细菌。在电镜下 ,可见其长约 2 5~ 4 0 μm ,宽 0 5~ 1 0 μm ,单极多鞭毛 ,末端钝圆 ,呈螺旋形弯曲的细菌。Hp为专性微需氧菌 ,能耐酸 ,可借助鞭毛在粘稠液体中快速游动 ,并能通过多种粘附因子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对1996~2004年146例患者进行比较,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