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活血化瘀中药的纤溶和纤溶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激活纤溶酶原的纤溶试验,观察了20余种常用活血化瘀药对纤溶的影响。结果表明,11味中药的水浸液在含纤溶酶原和不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板上都出现同样程度的纤溶活性,按由强到弱的排列是益母草、三棱、水蛭、五灵脂、炮山甲、姜黄、川穹、红花、土鳖虫、桃仁、元胡,但未发现对t-PA、u-PA激活纤溶的增强作用。部分药物不同程度抑制t-PA、u-PA激活纤溶。其中,完全抑制t-PA激活纤溶的前10味由强到弱是大黄、复方丹参片、毛冬青片、丹参、赤芍、泽兰、丹参注射液、牛膝、红花、炮山甲;不完全抑制t-PA激活纤溶的前10味由强到弱是毛冬青片、赤芍、复方丹参片、丹参、桃仁氯仿液、牛膝、大黄、泽兰、丹参注射液、益母草;不完全抑制u-PA激活纤溶的前10味由强到弱是毛冬青片、赤芍、复方丹参片、丹参、大黄、桃仁氯仿液、牛膝、泽兰、丹参注射液、益母草。推测抑制纤溶系统活性的活血化瘀药也能调节其它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对控制凝血、纤溶平衡、抗炎症、抗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都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抗小鼠血栓形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的抗凝、纤溶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小鼠灌胃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后,取血浆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其抑制物(PAI)的活性;用角叉菜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测量尾部血栓形成的长度。结果: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能够显著延长小鼠TT,使t-PA活性增强,同时抑制PAI的活性,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尾部血栓形成。结论:土鳖虫纤溶活性蛋白能部分抑制凝血途径,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腹腔主静脉造成的静脉血栓模型,观察其对纤溶、凝血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提取液能明显减轻大鼠静脉血栓重量,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同时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抗凝血酶(AT-Ⅲ)的活性增强。结论桑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其抗血栓作用主要是通过抗凝血作用和纤溶系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僵蚕抗凝成分ACIBB对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僵蚕抗凝成分(ACIBB)对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腹主静脉造成静脉血栓模型,观察ACIBB对纤溶、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ACIBB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的形成,抑制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纤溶酶原含量(Plg),增强tPA与AT-Ⅲ的活性,抑制PAI活性,并明显延长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论:ACIBB通过降低内、外源凝血系统因子的活性,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进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浅谈丹参与西药的不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丹参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与西药联用的情况也日趋普遍,但是,丹参与西药配伍应用,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应引起注意。丹参注射液不宜与止血药合用:如维生素K、凝血酶等。因为丹参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凝血功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而...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及中医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其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酶、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原(FIB)、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等相关因素,单味中药及结合辨证的中药复方对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蛙头多糖抗凝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林蛙头多糖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分别测定林蛙头多糖对复钙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生成时间、凝血酶活性、水解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和对血凝块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结果林蛙头多糖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抗凝血效果,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没有表现出溶栓作用。在体内能延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论林蛙头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8.
尖吻蝮蛇蛇毒抗凝、纤溶组分的分离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丹青  蒙怡  刘绵林 《中成药》2006,28(4):545-547
目的:研究同一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CL-6B和Sephadex G-75层析法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两者对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结果: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别分离获得单一组分的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300和26600,体内实验证明,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都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但类凝血酶的作用更强,而纤溶酶在较大剂量时才显现抗凝作用,两者合用优于各自单用。结论: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和纤溶酶对动物体内的凝血系统有影响,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影响纤溶系统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影响纤溶系统活性的实验研究谢文光魏钰书王会信周良玉周承富蒋滋慧(四川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637000)为了探讨中药对纤溶系统的调节作用,我们分别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激活纤溶酶原的纤溶试验,观察了20种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和27种其它类药物对纤溶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被测药品均来源于本院药剂科,由本院中药室主管药剂师鉴定,符合《中国药典》规定。6542(5mg/ml)、氨....  相似文献   

10.
蒲黄不同炮制品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斌 《中成药》1998,20(3):25-26
比较了蒲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和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生葡黄具有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较大剂量下的促纤溶活性,而炒蒲黄和蒲黄炭则能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无促纤溶活性。蒲黄炮制前后这种药理活性的变化与古人对蒲黄炮制前后临床疗效的认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当归总苯酞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书辉  徐旭  于冰  赵专友  汤立达 《中草药》2012,43(5):952-956
目的 观察当归总苯酞在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方法 大鼠ig给予当归总苯酞(生药1、2、4g/kg),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高黏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能延长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P<0.05、0.01);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高黏血症大鼠全血、血浆、血清黏度(P<0.05);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钠(ADP)、胶原(C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0.05、0.01、0.001);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P<0.05、0.01、0.001).结论 当归总苯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表现为延长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改善高黏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凝血系统,延长大鼠TT、PT、APTT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冰水中游泳和sc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复方白芷胶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用肾上腺素制造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其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以体外法,用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试剂盒测定血液凝固时间,观察其对PT及KPTT的影响。结果:复方白芷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减轻血瘀大鼠血液的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可显著延长家兔PT,对KPTT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白芷胶囊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有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乙醇、50%乙醇和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最佳提取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的总活血化瘀效应。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组中50%乙醇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最好;相同剂量下,不同制法中50%乙醇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50%乙醇提取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最优,为临床更有效应用丹参-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芦白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芦白胶囊(芦根,白芍,防风,荆芥穗等)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冰水中游泳和sc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芦白胶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用肾上腺素制造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其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以体外法,用PT及KPTT试剂盒测定血液凝固时间,观察该药对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芦白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及血小板粘附率,减轻血瘀大鼠血液的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可显著延长家兔PT及KPTT。结论:芦白胶囊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有抑制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味药或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靶点,缺少清晰明了的归纳总结。为了明确与活血化瘀中药功效对应的现代药理学作用通路及靶点,文章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活血化瘀类中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急性期患者血瘀相关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风急性期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痛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测44例痛风急性期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PTT、PT和FIB均显著升高,TT值显著降低。结论痛风急性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中医学“瘀血”有类通之处,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痛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至今仍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出活血化瘀药在防治再狭窄方面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单味中药、传统成方、新型制剂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临床及实验研究,旨在提高对活血化瘀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至今仍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出活血化瘀药在防治再狭窄方面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单味中药、传统成方、新型制剂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方面临床及实验研究,旨在提高对活血化瘀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组方对急性血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Adr加冰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PT、APT和FIB。[结果]化瘀通络法组方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并可缩短PT和延长FIB时间。[结论]化瘀通络法组方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该作用为化瘀通络法组方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本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在血瘀证及其病证结合状态下的药动学、药物代谢和组织分布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提供参考,为其药效物质的揭示、配伍和组方规律的阐明提供可能,为中医血瘀证的有效治疗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动物体上的研究,且存在研究碎片化、不系统的问题,尚需更多的顶层设计,助力中医血瘀证的靶向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