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牵引为主配合温泉、理疗、体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颈椎病290例,临床治愈194例,显效47例,好转41例,无效8例,近期有效率为97.24%,随访观察120例,进步27例,巩固76例,复发17例,复发率为14.17%;认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缓解、体征的改善有很大的关系,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早期牵引治疗效果较好,配合温泉、理疗、体疗、功能锻炼等对增强牵引效果,增强肌力,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起积极作用。同时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颈椎牵引的作用、颈椎病分型及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牵引加按摩疗法对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康复治疗,并与物理疗法治疗10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牵引加按摩组治愈1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理疗组无治愈病例,显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20%;牵引加按摩组的疗效明显好于理疗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牵引加按摩疗法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琪彭飞  林连福 《中原医刊》2005,32(14):F002-F00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确切疗效。方法本组随机选择278例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给予颈椎牵引、手法治疗、肩胛间区压痛点局封及中药内服等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愈220例,好转5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5%。结论颈椎牵引、手法治疗、肩胛间区压痛点局封及中药内服等综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组(A组)、颈椎牵引加TDP照射组(B组)、颈椎牵引加针灸推拿及TDP照射组(C组),每组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的止痛效果及愈效率B、C组均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加针刺推拿及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沈光宇  黄宾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6):454-454,456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观察组45例采用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45例只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显效率(治愈+显效)分别为观察组66.7%和对照组33.3%,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67,P〈0.01)。结论: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181例颈椎病分别采用单纯颈牵引和牵引加理疗治疗的结果。统计表明单纯颈牵引组104例痊愈显效率为45.2%,总有效率85.5%,颈牵引加综合理疗组77例痊愈显效率58.4%,总有效率94.8%,二组差异有显性(x^2=4.01,p<0.05)。提示颈牵引加理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牵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颈舒通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将15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5例,服用颈舒通汤加牵引治疗。对照组56例,服用颈复康加牵引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随访一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39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2.1%。两组疗效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该组中药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是治疗神经根型椎病的理想中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措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2例,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或颈椎CT检查,且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给予所有患者牵引、推拿、药物等综合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112例患者中65例(58.04%)达到临床治愈,33例(29.46%)达到显效,11例(9.82%)达到有效,3例(2.68%)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32%。结论牵引、推拿按摩、功能锻炼及药物热敷等治疗措施可互补不足,相互协调,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结合微波为主的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取微波结合颈椎牵引为主的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单纯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的减缓疼痛,但观察组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36.67%和85.0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25.00%和73.3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u =2.79, P <0.05)。结论:以微波加颈椎牵引为主的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给予常规颈椎牵引加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为25.93%,总有效率78.7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陈雪梅  李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82-1186
背景 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较高,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颌带牵引、制动等,但是在治疗效果方面疗效不一,且治疗周期一般较长。目的 探讨美式整脊在社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4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手法矫正组进行手法矫正治疗6次,牵引组进行电动牵引治疗6次,每次10 min,牵引重量为患者体质量的7%~10%。观察治疗前后患者X线中生理曲度、椎体角度位移、椎间孔面积变化的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角度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椎间孔面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法矫正组椎间孔面积、VAS评分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矫正组治疗后椎间孔面积、V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治疗后V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椎间孔改变与VAS评分变化呈线性正相关(r=0.564,P=0.023)。结论 手法矫正治疗在改善患者椎间孔面积,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效果;牵引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效果;手法矫正在改善椎间孔面积方面,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牵引治疗;改善椎间孔面积与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和评价4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7例,女53例,年龄28-60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40例)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20例)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C组(20例)采用腰椎牵引治疗,D组(50例)采用以上3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后随访2-3年,评定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B、C、D 4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依次为80.0%、20.0%、40.0%、96.0%,治愈率分别为62.5%、10.0%、15.0%、86.0%。D组优良率和治愈率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及腰椎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督药灸联合牵引和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治疗,A组患者加用督药灸治疗,B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结束后3个月,A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肩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A组患者的上肢麻木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过程中B组有3例患者出现晕针现象,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督药灸或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督药灸联合牵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同时可适用于惧针、晕针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痛点阻滞与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18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72例,在透视下采用小针刀加痛点阻滞法;B组为对照组46例,采用镇痛液局部痛点阻滞。结果A组和B组有效者分别为70例(97.2%)与34例(73.9%),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复发者A组1例(1.3%),B组12例(26.0%),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在梨状肌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透视下痛点阻滞加小针刀治疗,疗效好,并且优于单纯痛点阻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联合组行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牵引组行牵引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根据疼痛评级指数进行评估,治疗后1年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年联合组痊愈26例(43%),良效23例(38%),好转8例(13%),无效3例(5%),总效率为95%(57/60例);牵引组痊愈8例(13%),良效20例(33%),好转21例(35%),无效11例(18%),总效率为71%(49/60例)。联合组疗效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牵引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在上海长征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CT、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数字骨科系统重建后观测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C5/C6椎间孔之间、病例组病变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以及病例组中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C5/C6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比正常成人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值均明显减小;椎间孔的横径在诊断颈椎间孔狭窄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局部注药、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综合治疗组,接受针刀、局部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单纯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治疗,随访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95例,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55例,治愈率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联合疗法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6月 ̄2006年7月于我校门诊接受治疗并自愿随诊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理治疗联合局部用药(A组),第二组是局部用药联合中药治疗(B组),第三组是物理治疗联合局部用药和中药治疗(C组)。观察术后阴道流液时间、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宫颈糜烂局部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阴道出血及排液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在总有效率、阴道出血和排液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联法(物理治疗、局部用药、中药治疗)治疗各型宫颈糜烂具有临床治愈率高、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