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又称外周血管病变(PVD)或外周动脉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PA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0倍.其中8%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己存在PAD,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因此早期诊查及早预防对减少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42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查分析,探讨T2DM患者并LEAD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CDFI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医患对LEAD危害性的认识,最终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大血管病变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对136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蛋白尿(MAU)组和正常尿蛋白(NAU)组,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 伴MAU的老年T2DM患者较NAU组动脉内经缩小,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严重,发病率高.结论 加强对老年T2DM患者MAU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以减少或延缓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非2型糖尿病患者20例(40条下肢)为n T2DM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状况。结果 T2DM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股动脉内径值低于n T2DM组,下肢血管闭塞、狭窄、斑块及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n 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 Vue检查能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对于预防、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并且证实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病变位置、范围和管壁钙化的显示优于超声.本研究收集2005年12月~2008年5月68例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MDCTA资料,分析其MDCTA表现,评价MDCTA对2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其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单纯T2DM组(A组)、T2DM轻度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T2DM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C组)、T2DM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vWF和MCP-1水平。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组(B、C、D组)血浆MCP-1、vWF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CP-1、vWF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着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邵建政  陈淑峰 《临床荟萃》2014,29(11):1281-1282
<正>下肢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导致坏疽。据统计T2DM患者下肢截肢率比正常人高5~15倍[1]。近年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因子与T2DM外周血管病变相关[2]。氧化应激可以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刺激炎症蛋白,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3]。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是评价机体氧化应激的理想指标[4]。本研究检测T2DM患者血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DM)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大血管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出现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截肢等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报道心、脑、肾及单支血管病变较多[1~3],但有关2型糖尿病(T2DM)早期、直观显示体表大血管受累程度及发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β淀粉样肽40(Aβ40)的变化及与晨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80例T2DM患者血清Aβ40,同时测定晨尿m Alb。将80例T2DM患者按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以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Aβ40和晨尿m Alb的水平。结果 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β40及晨尿m Alb水平明显高于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β40及晨尿m Alb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晨尿m Alb阳性(m Alb20 mg/L)组血清Aβ40水平明显高于晨尿m Alb阴性组(P0.01)。结论血清Aβ40对T2DM患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分析NLR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683例T2DM患者,根据ABI水平分为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组(ABI0.9)和无外周血管病变组(ABI≥0.9),比较两组间NLR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T2DM患者发生PAD的危险因素。结果:ABI异常组年龄、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性粒细胞、NLR、血肌酐(creatinine,Cr)、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脑梗死患病率均高于ABI正常组(B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收缩压升高、HbA1c升高、NLR升高、CHD均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PAD之间有相关性。结论:NLR是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金霞  张才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082-4085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AD组(49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PAD)组(5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HbA1c)、C反应蛋白(CRP)等血液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的浓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管检查.结果:T2DM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2DM患者中PAD组25(OH)D3浓度明显低于Non-P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D与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BMI、HbA1c、CRP、LDL-C呈正相关(r=0.56=0.16,均P< 0.05),与25(OH)D3呈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与25(OH)D3浓度具有独立相关性(β=-0.37,P<0.01).结论:血清25(OH)D3浓度与T2DM患者PAD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宁小方 《临床荟萃》2009,24(9):781-78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是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对糖尿病PAD,特别是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有较大的困难,其中许多人可因血管狭窄至闭塞而出现肢端坏疽,导致截肢。北京地区5所医院调查,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T2DM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90.8%。因此,为了尽早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现将近2年在我科就诊并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初诊T2DM 2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定正常对照组(A组)、初诊T2DM患者(B组)、初诊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C组)的hsCRP水平和踝肱指数(ABI)变化.结果 与ABI正常的A组相比,ABI正常的B组和ABI降低的C组hsCRP、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收缩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显著升高或增加(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下降(P<0.05);C组hsCRP(1.10±0.36)vs(0.88±0.36)、LDL-C(4.20±1.09)mmol/L vs(3.25±1.04)mmol/L、HbAlc(10.11± 3.92)%vs(8.10±1.51)%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HDL-C明显低于B组(1.24±0.32)mmol/L vs(1.36±0.26)mmol/L(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初诊T2DM下肢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子(P=0.029).结论 hsCRP与初诊T2DM的发生相关,升高的hsCRP是促使初诊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黎宗保  吴国平  裴翔  林军平  朱洪 《临床荟萃》2008,23(21):1554-1555
2型糖尿病(T2DM)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约3倍,其中有50%~75%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1],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有研究提示,炎症在T2DM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邵岩  赵建美  丁怀莹 《临床荟萃》2011,26(10):886-887
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主要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网膜素-1的变化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93例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简称T2DM+LLVD组,51例)和T2DM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简称SDM组,42例),以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浆网膜素-1浓度,并分析网膜素-1与hs-CRP及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SDM组和T2DM+LLVD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分别为(18.30±5.17)、(12.93±4.60)ng/mL,均明显低于NC组[(23.94±7.08 ng/mL](P均0.01);T2DM+LLVD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SDM组(P0.01)。T2DM+LLVD组患者血浆网膜素-1水平与hs-CR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5、-0.260、-0.148、-0.209、-0.307、-0.419,P值分别为0.000、0.046、0.039、0.005、0.012、0.003],与ABI呈明显正相关(r=0.358,P=0.007)。hs-CRP、CIMT和ABI分别是影响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网膜素-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网膜素-1水平可能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及其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以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等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T2DM患者85例和健康人80例,测定VEC、ET、NO、NOS水平及血糖等,分析VEC等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FBG)、VEC、ET明显高于健康人组;VEC与HbA1c 、EF呈正相关,NO与NOS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的原因,VEC、ET、NO、NOS可能参与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T2DM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和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变化。方法:T2DM患者112例,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度病变组H s-CRP及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轻度下肢血管病组及单纯T2DM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Hs-CRP与T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空腹C-肽无相关。结论:血脂、Hs-CRP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577例,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LEAD组,472例)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LEAD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LEAD组年龄、病程、吸烟率、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及UACR高于NLEAD组,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NL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年龄、病程、SBP、HbA_1c、Cr和UA呈正相关,与eGFR和ABI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LDL-C和UACR是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ACR升高提示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大,定期监测UACR有助于早期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SHBG)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绝经后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查分为单纯T2DM(A组)50例,合并轻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B组)45例,合并重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C组)55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5例绝经后健康者为对照(NC)组,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SHBG及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析SHBG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4组血清SHBG水平依次为:NC组[(60.4±8.8)μg/L]A组[(44.1±6.1)μg/L]B组[(33.6±4.9)μg/L]C组[(25.83±3.4)μg/L];T2DM组中,血清SHBG水平与HbA1c、TG、T、LDL-C、HOMA-IR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5、-0.164、-0.351、-0.247、-0.649,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SHBG水平仍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OR=1.674,P=0.001,95%CI:1.124~2.146)。结论低水平的SHBG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上常见病,可累及心血管、肾等重要器官.糖尿病性慢性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探讨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ib)在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时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作者分别检测有、无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及健康人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Fib水平指标,并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