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心理应激角度探讨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张学全  陈家旭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13-1014
乳腺增生病祖国医学认为由于肝失疏泄,冲任失调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凝结聚而成“乳癖”。避免过激的情绪波动和繁劳紧张的工作,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是治愈本病的重要因素。因而通过现代心理应激的研究、中医的心理应激思想及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等方面,从心理应激角度探讨乳腺增生病,为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患,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由于该病病机复杂、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量化标准,故目前该病中医辨证分型多元化,且临床大多病例证候兼杂。宋爱莉教授根据多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认为痰瘀互结为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机。1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乳腺增生病共有病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情志、饮食、先天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凝滞,阻滞  相似文献   

4.
浅析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理病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以肝为先天”。首倡于叶天士 ,后代医家据此提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本文试从生理病理角度及肝脏的体用特点方面阐述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理病理机制 ,指出其生理基础是乳腺的生理功能调节以肝为枢纽 ,肝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 ;病理基础是肝气郁、肝血郁为本 ,痰凝血瘀为标。最后结合肝的体用特点讨论以多角度调整肝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增生性病变,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疾病的总称[1],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症.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通过壮医药线点灸经络穴位,调整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气血流通,改善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2006年1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增生临床以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为主要症状,是一种由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纤维组织部分非典型增生的常见多发性乳房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肝脾亏损、痰瘀积聚等多种原因导致气机阻滞于乳络,冲任不得灌养乳络而发生。中医外治法通过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运行进行整体调节,使药物及物理因子直接快速地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皮肤渗透、黏膜吸收、穴位刺激等产生疗效,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现将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患者内分泌失调、乳腺导管和小叶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使其增生过度,复旧不全,从而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致免疫系统不能有效的识别、抑制和清除病变细胞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按照中医学辨证认为主要是情志内伤,冲任失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可分为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症见乳房肿块随喜怒哀乐而消长变化,常伴有胸胀胁痛,郁闷不乐,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眩滑。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53-254
介绍沈绍功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沈绍功教授提出乳腺增生病以肾虚为本,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为标,治疗重在调肾温通、柔肝和痰瘀同治,同时散结贯穿始终。常用调肾阴阳方、二仙汤、逍遥散、温胆汤。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肾虚亏损、气血不足、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为发病之标。现就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以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七情过度、肝气郁滞、脾失健运为发病之因,气滞、血瘀、痰凝为发病之标。治疗宜在内科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外治疗法。因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乳腺增生病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其防治将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治疗思路及优化治疗方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以气滞血瘀、痰浊结聚为病机,在辨证论治中应强调散瘀化痰和脏腑调理。目前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缺乏统一性,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相对滞后,缺少较为成熟的客观化量化技术指标。建立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确切的可供推广应用的中医辨证治疗规范,确定简洁、可操作性强和可推广的乳腺增生病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进行规范化研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特征,一般经前加剧而经后减轻。好发于25~45岁左右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1]。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肝、脾、胃、冲任等脉有密切关系,其发病与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痰凝结聚而成。  相似文献   

13.
总结历代文献结合个人经验,系统论述对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的认识;探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研究的策略思考,规范乳腺增生病辨证标准,优化乳腺增生病辨证论治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又可称为乳房结构紊乱症.由于乳腺组织成分增生,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退性和进行性变化,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总称.好发于25~50岁,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内向的女性.其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50%,根据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将其分为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乳腺腺病(又可分为小叶增生、纤维腺病和硬化性腺病三种)、乳腺囊性增生病.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淤互结,以乳房胀痛、结块,经前或经期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治疗主要以调和肝脾,软坚散结。笔者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病在祖国医学对其称之为乳癖,因为乳癖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病变,它既包括乳腺腺体的小叶性增生及囊性增生,又包括乳腺腺瘤样增生结节,正如《疡科心得集》所言:“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其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乳癖发病多以乳腺结块伴胀痛为主,病因每与月经周期、情志因素有关,由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病位多与肝、肾、胃及冲任关系密切,乳腺增生病从现代医学内分泌角度,认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形成以肾虚、冲任不调为发病基础,肝气郁结为诱因,痰瘀互结为结果。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是乳腺小叶在成熟期或周期变化中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因而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及部分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与内分泌有关的慢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晚婚、离婚、人工流产、不愿哺乳、精神紧张、社会竞争等等致使乳腺增生病有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特异性疗法,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显示出其独特优势.现就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治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情志异常是女子乳腺增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肝藏血主疏泄,肝气宜舒畅条达。若情志异常,肝气郁结,失疏泄条达,致气滞肝经,蕴结于乳房,乳络不通,致使乳腺按照气滞—气滞痰凝—气滞痰凝血瘀的规律演变为乳腺增生病。所以治疗乳腺增生病当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主,辅以活血祛瘀、调理冲任。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从肝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是多发生于30到40岁妇女的一种常见病。皆因肝气不舒,经脉阻滞,乳腺气血运行不畅,久瘀所发。笔者根据“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就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