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彩萍  赵桂金 《中国校医》1999,13(5):380-381
为了解我市课间加餐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进一步宣传《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加强课间餐的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我们于1997年11-12月对我市15所小学课间加餐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1调查内容课间餐食品卫生管理情况;课间餐食品种类、生产销售方式、包装卫生情况;课间餐卫生设施情况;餐具、手、分发环节的污染情况等内容。2调查方法2.1现场调查按“太原市小学课间加餐卫生现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2.2实验室检查以无菌方式采集课间加餐食品及课间加餐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和容器具涂擦液样品,送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学生课间加餐的卫生与管理现状,研究制定卫生监督与管理措施,保证课间加餐食品的卫生质量,我们于1993年5~6月对市区20所学校的课间加餐现状进行了调查。1调查方法与内容1.1选择市区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各10所,对其加餐年限、组织形式、食品来源、卫生管理及食品加工配套设施等项目进行了调查1.2采用答卷式方法调查了10所学校的小学五(1)班。初中二(1)取各400名学生和家长对课间加餐认.识、态度、卫生意识和管理等10个方面的问题,收回有效表洛外别为382价和349份。1.3从学生的手上采取样品5份,从放食品的容器中采取样品4份…  相似文献   

3.
1995年4~6月,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在成都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的指导帮助下,对本地区23所大专院校内的食品卫生现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饮食制售为主,占80.3 %;83个集体食堂中,“三防”设施不完善占80.7%;冷藏设施不足占15%;111个校内食品摊点中,无上、下水的占57.7%;受调查的309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532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3.3%,来自贫困农村的临时工占63.8%;食品卫生许可证申办率,集体食堂56.6%,综合性食品门市部59.1%、食品摊点占36%。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学校课间加餐现状.强化卫生管理.杜绝可能由此而引起的食物中毒。1995年3~4月对我市部分中小学校的课间加餐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共调查学校43所门、学38所、中学5所),学生34968人(小学生28392人、中学生6576人)。43所学校的课间餐分别由25家食品厂生产,其中豆奶4家,糕点ZI家(学校自办12家,个体1家)。有10所学校课间餐的供应厂家无卫生许可证占40%Z食品无当月检验报告者占67.4%。课间餐无定型包装者占558%。有19所学校无密闭运输工具占441%,无专用食品贮存间的学校有20所占465%。课间餐食品进校时间最早8:侧,…  相似文献   

5.
儿童早餐和学生营养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市自一九八五年四月开始,对市区五十余所小学三万多名学生实行了课间加餐,我们对小学生课间加餐效果进行了评价。一、小学生课间加餐情况丹东市小学生课间加餐由卫生、教育部门组织协调,食品一厂负责食品配制及运送工作。每日每个学生一两,收费一角钱,实行小包装。大部学校配有间食前洗手设施,并由食品监督检验所负责质量监督检查。每学期初、  相似文献   

6.
我市自推行中小学校课间加餐工作以来,对增进学生健康、减轻学生课间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均收到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做好课间加餐食品的防污染问题,使学生真正受益,我们于1987年底至1988年2月对全市已开展课间加餐工作的98所中小学校,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好课间加餐食品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1985年7月16日发出“关于加强学生课间加餐卫生管理的通知”。通知说: “在开展学生课间加餐的试点工作中,最近在有的省、市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严重危害加餐学生的健康。为使学生课间加餐卫生安全,增进学生健康,特作如下通知: 一、凡向学生提供食品的单位,必须事先向  相似文献   

8.
自1984年杭州市部分中小学自发开展学生课间加餐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在这期间.浙江省课间加餐发展较快主要以杭州、宁波等城市中小学为主,少数富裕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也在进行课间加餐的尝试。创办课间加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早晨空腹上学、早餐质量差、早中餐间隔时间长等问题.为学生课间提供热量.提高血糖浓度.课间加餐对促进学生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课间加餐规模的扩大,课间加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1目前课间加餐存在的主要问题1.1课间加餐没有定点生产厂.带来管理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唐世树 《中国校医》1995,9(1):59-61
由于课间加餐工作目前尚处于一个刚刚全面起步的阶段,因而就如何在学校中科学、卫生地开展课间加餐,以真正使其起到提高学生营养、促进学习效果等,目前仍无一科学、卫生的规范要求。加之目前课间餐食品在加工、采购、发放、食用等诸多环节的食品卫生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极待解决的问题,因而也使得近年来因课间餐食品的卫生问题而引起的中小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学校中屡有发生,且危害面较大,弓【起了卫生、教育等部门及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目前学校课间加餐工作,受到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习惯及学校的卫生…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选择顺德区492所学校和幼儿园集体食堂,按《广东省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办法》调查厨房布局、卫生设施、卫生许可证持证率等;抽检各类食品和公用餐具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结果492所学校及幼儿园集体食堂,符合卫生要求并领取卫生许可证经营的共414所,占84.1%;抽检各类食品总合格率为98.5%;检测各类公用餐具总合格率为82.6%。学校与幼儿园餐具消毒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64,P<0.001)。结论 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卫生尚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农村食品卫生许可审查情况,制订应对策略,提高农村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方法2006-2007年度乐清市北白象片区受理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卫生许可申请共156家,依据《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条件》进行卫生许可审查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大中型餐饮业、小型餐饮、食堂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审查时限期整改或退回许可的主要原因为餐饮具清洗消毒间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符合卫生要求(92.1%);单位食堂类卫生许可限期整改或退回许可主要原因为配菜间的设置、留样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72.4%)。结论针对农村各类型食品经营单位许可审查评分主要的不合格原因,日常监督管理中应各有侧重,以提高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课间加餐“营养奶”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调查谭枫,石松田,张小范,李北利,石宝利,刘淑兰,郑全美我们于1993年将强化锌(Zn)、铁(Fe)和维生素A(VA)、维生素D(VD)的“营养奶”作为课间加餐.对115名7~9岁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为期10...  相似文献   

13.
栾兆鸿  杜希贤 《卫生研究》1994,23(2):104-105,108
对769名1~4年级男女小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课间加餐营养食品(Ⅰ组)及加餐普通食品(Ⅱ组)试验,并以414名小学生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学生身高增长值大于对照组(P<0.01);体重和血红蛋白增加值均为Ⅰ组>Ⅱ组>对照组(P<0.01);说明课间加餐营养食品对促进小学生生长发育、改善营养状况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鼓楼区有小学40所,目前实行小学生课间加餐,现就课间餐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其对策简述如下:1 存在问题1.1 课间餐食品的来源1.1.1 部分课间餐食品来自地下加工厂 1998年5月,鼓楼区卫生防疫站在与工商、城管、公安联合执法过程中,有6所小学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安县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提高培训质量的方法。[方法]2004年11月,在海安县城区抽取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食品摊(店)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983人,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6%,平均行为形成率为60.0%,平均卫生态度正确回答率为85.7%;卫生知识知晓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厂家、食品商店人员分别为80.7%、78.4%、79.0%、71.4%,集贸市场人员为43.0%。[结论]海安县城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偏低,但卫生态度正确回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餐饮业及集体食堂预防SARS和食物中毒的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32家餐饮业和55家集体食堂进行现场检查。结果 87个单位均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89.7%的单位定期开展防病知识、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食品加工场所各项指标的合格率为43.6%。87.4%;89.7%的管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和防病知识水平达到中等水平以上,而厨师(烹调)和一般员工的卫生意识普遍较低;员工班前健康检查制度、缺勤调查制度、加工和就餐场所的通风、食物中毒预防措施、食物中毒和病情报告制度的达标率分别为62.1%、37.9%、95.4%、78.2%、72.4%。结论 今后应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和防病知识的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7.
陈旭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55-1156
目的:了解本市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卫生现状。方法:在全市抽查部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采取现场监督和采样监测的方法,对学生使用前的餐具及食堂卫生设施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41所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均有餐具消毒设施和冰柜,有专用食品加工场所的有20家,有“三防”设施的有27家,有保洁柜的有21家,有熟食间的有20家,有食品专用贮藏室的有30家,均无供操作人员洗手的消毒设施和消毒液;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餐具大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29.03%、47.36%、66.14%,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分别为100%、100%、91.67%,健康证持证率分别为92.67%、83.82%、78.57%。结论:该市中学食堂的卫生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小学、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民办托幼机构食堂卫生较为突出。应加大管理力度及加强卫生法规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海市中小学校食堂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学生集体用餐均为学生普通餐:城区中小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较郊区高,分别为80.77%和55. 5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校食堂布局不完善,45.28%无原料仓库,79.25%无粗加工间,67.92%无配餐间,43.40%无就餐场所。食堂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知晓率较低,仅为48,21%,从事食品行业1年以上者知晓率较1年以下者高,分别为55.26%和33.3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建议落实学生集体用餐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1997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1997年食物中毒资料按照中毒原因、中毒食品种类、中毒场所等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1997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25起,发病742人,死亡3人。从中毒起数看,我省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家庭,集体食堂和公共饮食业次之,分别占36%,24%和24%;中毒人数最多的是公共饮食业占35.4%,其次为集体食堂占31.4%。而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是果蔬类占36%,其次是肉与肉制品占28%。有机磷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占32%。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课间加餐受到我国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日益引起社会家庭的关注。为了解小学生课间加餐的效果,我们于1993年3~6月对乌鲁木齐市两所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如下: 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了乌鲁木齐市两所学校,其中铁路第二小学7~10岁男女学生300名为加餐组。选二十五中附小男女学生300名为对照组。加餐食品为面包、蛋糕、酥饼、豆浆等干湿搭配,从1993年3月连续加餐约4个月。加餐组和对照组在加餐前及加餐结束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清总蛋白、血糖及血红蛋白值、剂量作业测定。 2 结果 2.1 学生和老师反映:对照组学生第三节课开始出现饥饿感者约占30.0%,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