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患有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可以使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进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共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儿科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有效预防发生院内感染,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2020年6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疗效,血清与脑脊液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S100B、NSE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体温恢复、疼痛、呕吐缓解、精神状态缓解等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症状缓解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9例,有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在临床上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有更好的疗效,明显优于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发热与手足口病(EV-71)合并病毒性脑炎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重型手足口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研究某院手足口病住院病人1097人,合并病毒性脑炎425例,符合入选条件374例,分析发热与病毒性脑炎相关性。结果:手足口病(EV-71)发热超过39℃2天以上和/或发热38.5℃超过3天以上,大多并发病毒性脑炎,对临床早期判断重型手足口病有指导意义,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应用静注免疫球蛋白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赵振升 《现代保健》2012,(21):119-12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瞄炎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李向阳  何江玲  黄巧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72-5573,5585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处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喜炎平.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喜炎平,用药时间3~5 d.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t=4.2721,P=0.0387).②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皮疹消退时间、平均头痛缓解时间、平均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精神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特异性蛋白(S100B)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脑脊液、血清中的表达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治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组30例,单纯手足口病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儿脑脊液、血清中S100B水平.结果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组脑脊液、血清中S100B水平均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脑脊液、血清中S100B水平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先天代谢疾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为及早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佐证。方法对近年收治的2例先天代谢疾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例患儿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病毒性脑炎,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儿高雪病合并病毒性脑炎,虽经治疗,预后差。结论先天性代谢病本身常常伴有神经系统异常,容易与脑炎相混淆;同时,因代谢异常,患儿较易罹患感染,合并脑炎时,症状重,进展快,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特点及探究脑电图在该病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经天台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资料,探讨患儿的脑电图特点及其与病理基础的相关性。结果:64例患儿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结果59例异常,异常率92.2%。而颅CT检查结果仅5例异常,异常率为7.8%。脑电图显示结果较准确且及时反映不同时期的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脑电图表现:α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以θ波为基本节律,由顶、枕部扩展至全脑,呈θ波广泛性慢性节律,患儿30例,占46.9%;中期表现:呈多形性高波幅θ波或混有δ波,有时局限性加重,常可出现发作性或连续性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波,患儿22例,占34.4%;极期:在广泛低波幅背景上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最后可出现平坦活动,临床痉挛发作波的倾向更明显,患儿7例,占10.9%。脑电图复查结果也较明确地反映了治疗后的临床病理改变。结论:脑电图改变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能够敏锐地反映中枢病变的范围和脑损伤的程度,是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湖南省脑科医院在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90名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90名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的分成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每一组各45例患儿。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护理后的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护理后,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儿在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家长的满意程度上以及脑脊中蛋白质、葡萄糖等的含量上都要明显的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肠道病毒71型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外周血EV71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阳性的81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儿均有发热,48例抖动,45例惊跳,42例呕吐。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升高53例;血糖升高10例,降低20例;肌钙蛋白无异常;脑脊液白细胞升高73例。81例患儿均采用甘露醇减轻神经系统水肿,其中32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控制炎症,27例采用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除1例发生左上肢迟缓性瘫痪,其余80例均临床治愈。结论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均有发热、精神差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抖动、惊跳、呕吐;治疗上应积极降颅内压,酌情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3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患儿临床病例分析并进行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检测。结果: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参与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为临床上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清热解毒合剂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治疗中的疗效,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54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喜炎平联合清热解毒合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热程、意识恢复时间、头痛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平均热程、意识恢复时间、头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恢复(P<0.05),而以治疗组恢复更为显著(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清热解毒合剂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起效快,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循证护理者为观察组,每组30例。对比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14 d后达到治疗有效以上者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达到治疗有效以上者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320,P=0.038);观察组住院住院时间为(10.61±5.57)d,对照组为(15.78±6.82)d,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t=-3.166,P=0.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在儿科急救中比较常见,现对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72例患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67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额外增加循证护理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V71感染导致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及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6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合并病毒性脑膜炎及心肌损害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患儿原发病得到控制和缓解。症状消失时间5-11d;全身疱疹消退时间3~7d;心肌酶1—2周恢复21例、2-3周恢复3例、≥4周恢复1例。其中心肌酶≥2周恢复者(4/25)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经系统冶疗后均全部治愈。结论EV71感染易合并病毒性脑膜炎及心肌损害,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及其比值对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7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颅内感染性脑炎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45),再根据感染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症组(n=38)与重症组(n=24)。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经过临床2~3周治疗后,对处于恢复期的研究组患儿复查血清和脑脊液有关指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足口病患儿无合并脑炎向合并脑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TIMP-1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TIMP-1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MMP-9、TIMP-1及其比值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病程、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征询患儿家属意见,对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儿童进行分组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103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退热、意识清楚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康复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