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患者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皮肤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据统计资料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病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监测血糖外(血糖波动大者建议每天测血糖,并携带监测记录就诊),还应定期进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早期的研究多关注于长期慢性高血糖与并发症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相关,而且与血糖的波动性密切相关[1-2].血糖波动及其对靶器官的损害已成为目前糖尿病防治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群,致病原因多认为是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糖尿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应加强社区开展糖尿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所致,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为特征,是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能够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其中大血管病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糖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病因病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许多患者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一些患者产生严重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影响了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一组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和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居民饮食及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广泛流行~([1-2]),糖尿病自身及相关疾病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3])。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在提高患者自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现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1]。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发挥作用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而发挥其降低血糖的作用[2]。老年危重患者尽管自身并不一定存在糖尿病,但是由于疾病应激,常导致高血糖的发生,因此,对这部分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减少由于高血糖造成的对靶器官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导致肾损伤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常见的是胰岛素依赖型(IDDM )或糖尿病1型和胰岛素非依赖型(NIDDM)或糖尿病2型。除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外,尚可出现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异常。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多系统损伤,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肾脏损伤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合并症,1 992年美国的终末肾患者共2 0 5 798例,其中2 7.2 %为糖尿病患者,1 996年的终末肾患者5 45 86人,糖尿病患者占36 .3% ,1 998年的终末肾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4…  相似文献   

9.
吕薇 《职业与健康》2004,20(9):146-147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素乱的一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同时长期血糖高,易受感染.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44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0例继发院内泌尿系感染,感染率6.72%,现对30例院内泌尿系感染者的相关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改变,老龄化以及基因易感性等原因,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已高达1.4亿人,高居世界第一位[1]。糖尿病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口服降糖药(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OHA)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导致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在治疗中必须坚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的辩证统一,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即通过控制高血糖和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并进一步实现远期目标,即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和长寿之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寿命延长 ,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 ,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或治疗不当 ,可出现各种并发症 ,其中感染性疾病常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应予以关注。1糖尿病易感染的因素1 1高血糖高血糖的内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高血糖致渗透压增高 ,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使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常见的致病菌有念珠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1 2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所致人体内代谢紊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可使机…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95%以上.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大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本研究采用 1∶ 2病例对照研究探索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开展海盐县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是我国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多由于患者身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代谢功能发生紊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全世界现已有超过4.22亿例的糖尿病患者,预计在2045年将增加到6.93亿例。  相似文献   

15.
最新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接近10%,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作为糖尿病防治主要目标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难以逆转的,防控措施以预防为主,所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口渴、多饮、多尿和消瘦,这些症状为高血糖所致,即使医学专业以外的人群对此也知之甚深,以  相似文献   

16.
孟根胡 《中国保健》2010,(9):130-131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因此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7.
王凤 《现代保健》2009,(16):93-94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怔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其病理和生理的主要特点,能引起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代谢紊乱,而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每年5%-1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达标。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表明:微血管的发生率随糖化血红蛋白的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是一个具有复杂病因的综合病症,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障碍,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病因代谢性疾病[1]。我院所辖社区内,煤矿退休职工及其家属居多,人们的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对糖尿病所致的影响尚不能普遍全面认识,而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于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降低),或两者兼而有之所引起的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导致各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糖尿病主要分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和生活水平提高而上升.据2000年估计,我国有糖尿病人约4 000万,其中90%是2型糖尿病,按目前发展趋势估算,到2025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将翻一翻.而且,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倾向,已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病,已成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为了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10个镇村社区309例糖尿病患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