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前肠内营养对胃窦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窦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09年深圳龙岗坪山人民医院40例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40例胃窦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20例,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术前口服能全素肠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并于第8 天留取患者24 h尿测定尿素氮,计算氮平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8天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氮平衡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胃窦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入院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法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传统肠内营养基础上术前口服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的5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d及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并于第8天留取患者24h尿测定尿素氮,计算氮平衡。结果:两组免疫、营养指标肠道准备前与术后差异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免疫、营养指标较肠道准备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氮平衡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开展本次关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营养支持干预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2例作为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方法,常规组仅采用肠外营养。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10d时)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营养指标数据差异较大,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治疗1周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相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熊亚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81-4082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IgA、IgG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腹胀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改善其免疫功能,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早期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治疗组患者术后釆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Meta法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消化道肿瘤患者106例,其他2篇研究目的相同资料分析。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恢复均优于全肠外营养组,全营养混合液支持组营养优于常规支持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EEN及延迟期肠内营养组(DEN),EEN组3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所需50%肠内营养支持,另50%由肠外营养补充,持续3天,过渡到全肠内营养;DEN组30例,进行全肠外营养,直至肠蠕动恢复,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E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早于DEN组(P<0.001);住院时间亦显著少于DEN组(P<0.001)。术后两组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术后的价值。方法:将4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血清水平、留取24 h尿计算氮平衡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N-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和胃肠外营养(PN)支持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状态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肝移植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和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每日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观察术后感染率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8天,EN组白蛋白显著高于PN组,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3天起,两组间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均有差异显著(P<0.05,P<0.01);EN组血液、肺部、消化道等感染率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PN组(P<0.01),平均营养支持费用也明显少于PN组(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EN是安全可行的。与PN支持相比,EN可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和胃肠外营养(PN)支持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状态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肝移植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和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每日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观察术后感染率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8天,EN组白蛋白显著高于PN组,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3天起,两组间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均有差异显著(P<0.05,P<0.01);EN组血液、肺部、消化道等感染率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PN组(P<0.01),平均营养支持费用也明显少于PN组(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EN是安全可行的.与PN支持相比,EN可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吴枫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80-181,18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改进策略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肠内营养组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支持加后期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由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化验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3及7天的白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SIgA);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记录住院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区别,术后第1、3及7天均高于对照组(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术后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0.05)。两组均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术后早期少量肠内营养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早期营养患者193例,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103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1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7天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返流、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7 d营养费用、28 d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可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7 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每组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术后每天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统计术后感染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后第8天,EN组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血糖水平及胆汁引流量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第4天起,患者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7 d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1).术后早期感染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无严重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PN相比,EN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急诊术后营养支持前后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指标的相应减少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34.6%(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9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Hb、TLC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且可改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我院引进和应用鼻肠管技术对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术后施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方法 随机将来我院救治的食管、贲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鼻肠管施行肠内营养,一组给予静脉滴注肠外营养,并予于观察对比.结果 施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在术后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与胃管拔除时间上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支持(P<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鼻肠管早期给予食管、贲门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腹部大手术后不同方式营养支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不同方式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腹部大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成普通输液组(对照组)、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各12例,术后第1天始予不同方式营养支持,连续7天,每天监测24小时尿尿素氮(UUN)并计算氮平衡(NB),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体重。结果表明EN组和PN组的N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天平均体重下降对照组4.56±0.50ke,PN组3.53±0.99kg,EN组2.96±0.72kg,组间差异明显(P<0.05)。证明术后早期EN支持是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并对EN的适应证、优缺点及术后开始EN支持的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