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组大鼠鼻腔黏膜病理切片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IFN-γ和IL-12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可增加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注射剂结核清(TBQ)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TBQ注射剂的抗结核免疫药理学和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 建立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模型,研究TBQ对小鼠胸腺重量指数、淋巴细胞增殖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TBQ低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重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TBQ各剂量组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比模型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TBQ各剂量组对降低的L3T4 T淋巴细胞均有上调作用,使L3T4 /Lyt2 比值恢复接近正常水平,其中以中剂量组为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TBQ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防哮灵胶囊对哮喘大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探讨防哮灵胶囊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B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前者(P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柴煎剂(自拟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应用卵清蛋白将实验大鼠制作成变应性鼻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芪柴煎剂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地氯雷他定组(D组)、模型对照组(E组)各8只。连续14 d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A组、E组以蒸馏水替代。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各实验组血清IL-4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IL-4含量高于芪柴煎剂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血清IFN-γ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IFN-γ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柴煎剂能够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5.
《健康之路》2017,(3)
目的:探讨天龙咳喘灵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四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其中三组构建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天龙咳喘灵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大鼠血清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的水平较空白组显著降低、IL-4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在给予地塞米松或天龙咳喘灵胶囊后,大鼠血清中IFN-γ的水平升高,IL-4的水平降低,且天龙咳喘灵胶囊组大鼠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龙咳喘灵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进行用药后,可以通过调节大鼠血清中IFN-γ、IL-4的水平来缓解病情进展,可以用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针刺、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影响差异.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针刺、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区,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FN-γ含量.结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艾灸组、针刺组血清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针刺组二者比较,艾灸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艾灸组、针刺组血清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针刺组二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AE的发病机制和应用雌激素治疗EAE的作用机制,为EAE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也为今后临床应用雌激素辅助治疗EAE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去卵巢后的EAE动物模型,随机分组。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E2浓度及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比值,观察体重变化、发病率等临床指标。处死动物,取脑和脊髓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NS中不同部位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FN-γ主要由进入CNS的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表现为血管渗出的淋巴细胞周围有不同程度着色,且表达程度与病情轻重相一致。结论EAE早期CNS中已有少量IFN-γ表达,活动期表达增加,病情减退表达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9.
秦香颗粒对人轮状病毒感染乳鼠血清IFN-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秦香颗粒(又名秦香止渴肠溶片)对人轮状病毒(HAY)感染乳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KM乳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6组经口感染刳成HRV感染模型,并分别灌服病毒唑、肠康片、泰季颗粒高、中、低剂量、生理盐水(NS),连续给药5d。采用ELISA检测HRV感染乳鼠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造模组INF叫含量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肠康片组及秦香颗粒组均能提高血清IFN叫含量,其中以秦香颗粒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泰香颗粒能增强HRV感染乳鼠IFN-γ的含量。提示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选用黄芪注射液干预治疗,观察其对大鼠发病率、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并检测血清IFN-γ的水平。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发病率明显降低,炎性病灶明显减少,血清中IFN-γ表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EAE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脊髓内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刘志严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10):249-251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影响,揭示小青龙汤治疗AR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小青龙汤治疗组、开瑞坦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后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小青龙汤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小青龙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和提高IFN-γ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AR的症状或减缓AR的发作,以达到治疗AR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通过局部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乳剂诱导EAE模型,应用双抗夹心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实验大鼠血清IFN-γ和TNF-α的表达,并观察两种细胞因子的改变与EAE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血清中IFN-γ和TNF-α表达较正常组分别升高了173.86%和166%。结论 IFN-γ和TNF-α在EAE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这两种细胞因子在EA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的手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胼胝体内IFN-γ的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结果 大鼠胼胝体内广泛存在IFN-γ免疫反应产物,以胼胝体干处多见,近胼胝体沟和压部为少.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胼胝体内存在IFN-γ,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合剂对大鼠血清IgM、补体C3、IFN-γ水平的影响及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以大黄法及限量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药物干预后检测血清IgM、补体C3的含量及血清IFN-γ水平,并行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益气合剂治疗后大鼠血清IgM、补体C3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FN-γ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合剂可以显著改善脾气虚症状和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gM、补体C3表达,升高细胞因子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红豆杉多糖调节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 方法 将48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0.2 mg/kg,隔天1次,共14 d,制备免疫低下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0.9% NaCl溶液200 mg/kg,红豆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红豆杉多糖100、200、400 mg/kg,阳性组按猴头菇多糖11 mg/kg灌胃连续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CD4+、CD8+T细胞数量。 结果 ①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IL-2、IFN-γ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及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IL-2含量均有所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组明显增高(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红豆杉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阳性组血清中IFN-γ均明显增加(P<0.01);②模型组与空白组对比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红豆杉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CD4+、CD8+T淋巴细胞均有所增加(P<0.05)。 结论 红豆杉多糖调节免疫功能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体液免疫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瘿气灵对Graves病患者血清IFN-γ、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瘿气灵对Graves病(GD)IFN-γ、IL-4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确诊为GD的患者147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另设1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符合虚证(心肝气阴两虚)、实证(肝胃火旺)及虚实夹杂证。治疗组用瘿气灵;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疗程为3月。采用超敏ELISA法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IFN-γ(干扰素-γ)和IL-4(白细胞介素-4)值,计算二者比值。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4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FN-γ/IL-4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治疗后IFN-γ、IL-4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IL-4值各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瘿气灵通过调节IFN-γ、IL-4细胞因子的表达,可有效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天宝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IFN-γ、IL-4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天宝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大肠粘膜组织中IFN-γ、IL-4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组、三硝基苯磺酸+生理盐水组和三硝基苯磺酸+银杏天宝组,观察肠道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大肠粘膜中的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含量。结果与三硝基苯磺酸组比较,三硝基苯磺酸+银杏天宝组损伤指数明显下降(P<0.01),大肠粘膜和血清IFN-γ浓度明显下降(P<0.01),IL-4浓度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银杏天宝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抑制IFN-γ、提高IL-4生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简称Elispot)检测技术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90例结核病人(结核组),其中肺结核221例中痰抗酸染色(AFB)阳性者89例,AFB阴性者132例;同时选取133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采用自行建立的Elispot技术对2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对11例结核病人和1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平行检测。结果Elispot反应阳性率结核组为83.79%,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6.54%(P〈0.001);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9.89%,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1.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SPOT.TB与Elispot平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在结核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其对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对照组102例给予阿奇霉素片。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同时2组患者各随机抽取20例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清IFN-γ的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有效率,体温下降有效率和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患病后其血清IFN-γ含量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可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有一定的抗炎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