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竹节香附素A联合顺铂对人肝癌QGY-7703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为抗癌新药的研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外SRB法和MTT法研究竹节香附素A及竹节香附素A联合顺铂对人肝癌QGY-77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测定竹节香附素A给药24h,IC50为18.9μg/ml;竹节香附素A给药48h,IC50为4.8μg/ml。SRB法测定竹节香附素A给药24h,IC50为19.6μg/ml;竹节香附素A给药48h,IC50为5.4μg/ml。竹节香附素A联合顺铂协同给药药物浓度分别为2.5μg/ml、5μg/ml、10μg/ml,药物浓度比例为1:1,给药24h,IC50为2.09μg/ml,联合用药系数CI为0.24140.3991。结论:竹节香附素A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竹节香附素A联合顺铂对人肝癌QGY-7703细胞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竹节香附皂苷R2及竹节香附皂苷R0的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比较侧链糖的个数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研究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MTT法,研究竹节香附素A、竹节香附皂苷R2及竹节香附皂苷R0对人体QGY-7703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PI单染法,研究竹节香附素A、竹节香附皂苷R2及竹节香附皂苷R0对QGY-7703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的方法,研究不同结构两头尖皂苷单体对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竹节香附素A、竹节香附皂苷R2、竹节香附皂苷R0及顺铂作用48小时后,对肝癌QGY-7703的IC50分别为5.11 g/ml,15.87 g/ml,28.39 g/ml,顺铂的IC50为5.27 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G1期占百分数为36.19%、S期为59.11%、G2/M期为4.7%,竹节香附素A(5 g/ml)G1期为69.12%、S期为18.76%、G2期为12.12%;竹节香附皂苷R2(5 g/ml)G1期为60.60%、S期为30.35%、G2期为9.05%;竹节香附皂苷R0(5 g/ml)G1期为44.14%、S期为48.49%、G2期为7.37%;顺铂组(2.5 g/ml)G1期为47.49%、S期为42.71%、G2期为9.8%;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DCF荧光强度结果为不同结构两头尖皂苷单体作用于QGY-7703细胞6h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结论:竹节香附素A、竹节香附皂苷R0及竹节香附皂苷R2可使QGY-7703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使细胞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从而加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凋亡率随着侧链糖的个数增加而显著升高,并使细胞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从而加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鑫  方晓蕾  李剑男 《辽宁中医杂志》2024,(4):143-148+221-222
目的 探讨竹节香附素A(Raddeanin A,RDA)联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 DEC)对人肝癌细胞QGY-7703侵袭迁移、甲基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肝癌细胞QGY-7703为研究对象,RDA和DEC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DNA甲基化定量试剂盒(亚硫酸氢盐法)测定DNA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DNMT1、DNMT3a、DNMT3b 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DNMT1、DNMT3a、DNMT3b蛋白表达情况;Annexin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DA和DEC对QGY-7703 48 h的IC50为5.74μmol/L、4.91μmol/L;RDA、DEC、联合给药对QGY-7703的侵袭抑制率为44.83%、55.17%、84.48%,迁移抑制率为38.45%、58.17%、82.69%;5-甲基胞嘧啶含量空白组为14.78±0.85、RDA组为9.60±0.29、DEC组为4.2±0.02、联合给药组为3.26±0.21;与空白组比较,DEC...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9)
目的建立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的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方法。方法两头尖乙醇提取物的分析在Agilent 300 Extend-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实施,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43∶57),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结果竹节香附素A在0.3092.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4%。12个不同产地的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含有量为0.11%2.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4%。12个不同产地的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含有量为0.11%0.34%之间,多数地区所产药材能够达到药典要求。结论建立了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的ELSD检测方法,它的定量限较UV降低了10倍,可推荐作为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联合用药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联合用药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单用在12.5、25、5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6.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与卡铂3.12~25μg/ml联合用药对卡铂抑制Lewis细胞的增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25、50、100μg/ml与卡铂25μg/ml联合应用时,凋亡率显著增高。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Lewis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蛇葡萄素钠与卡铂合用可以增强卡铂的活性,有协同抑制作用,蛇葡萄素钠可能是通过诱导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细胞HepGz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竹节香附素A与HepG。细胞共同培养,采用MTT比色法及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竹节香附素A对HepG。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竹节香附素A对HepG2细胞生长的IC50为8.94μg/mL。与未处理组相比,5、10、20、40μg/mL的竹节香附素A分别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72h,在培养24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81±0.55)%、(39.17±1.30)%、(62.45±7.56)%、(79.93±5.48)%,在培养48h时的抑制率为(35.67±0.81)%、(49.73土9.18)%、(71.62±1.03)%、(87.06±1.84)%,在培养72h时的抑制率为(42.52±1.31)%、(59.75±7.47)%、(78.85土3.15)%、(91.36±0.84)%;顺铂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为(2.60±0.53)%、(60.55±5.66)%、(82.61±8.95)%。竹节香附素A各剂量的作用与未处理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与顺铂相比,竹节香附索A起效更快,24h检测具有显著差异(P〈0.001);5、10、20μg/mL剂量在24h以外的时间点与顺铂相比无差异,40μg/mL剂量在各时间点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仍较顺铂的作用强(P〈0.01)。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对照组的集落形成率为45.47%;而竹节香附素A1.25、2.5、5μg/mL3个剂量组仅分别为15.73%、7.2%、3.33%,即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66.75±1.66)%、(84.25土3.11)%、(92.55±2.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HepG: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试药质量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在浓度为12.52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殖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卡铂在浓度为3.132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殖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卡铂在浓度为3.13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值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对卡铂25μg/ml抑制GLC-82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2.5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值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对卡铂25μg/ml抑制GLC-82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12 h后,Caspase-3表达上调,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卡铂合用,对GLC-82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蛇葡萄素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从而促进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藤茶蛇葡萄素(A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PS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抑制作用。结果:APS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OV-3、A375细胞的生长。MTT结果显示,APS对SK-OV-3细胞的IC50为24.24μg/ml;对A375细胞的IC50为18.29μg/ml。结论:APS对体外SK-OV-3、A375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两头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竹节香附素A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两头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比为11.7∶1,提取2次,每次2 h。在该优化条件下,竹节香附素A的提取率为2.24 mg/g。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预测性良好,可以为两头尖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叶青三氯甲烷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三叶青三氯甲烷提取物对A375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法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三叶青三氯甲烷提取物在6~5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A375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浓度小于50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抑制有增加趋势;在100~500μg/ml时,对A375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三叶青三氯甲烷提取物对A375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以及Bcl-2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单独应用及与卡铂联合应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100、50、25μg/ml)单用组及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48 h后,Bax表达上调,且有浓度依赖性;AMP-Na 50μg/ml单独用药组、卡铂25μg/ml单独用药组以及AMP-Na(50、25、12.5μg/ml)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48 h后,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但无浓度依赖性。AMP-Na各剂量组(100、50、25、12.5μg/ml)单用组及AMP-Na各剂量组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Bax/Bcl-2的比率增高,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卡铂合用,对GLC-82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蛇葡萄素钠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并上调Bax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洋椿苦素(cedrelone)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计算不同浓度的洋椿苦素作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的IC50及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洋椿苦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洋椿苦素对Hela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法测定CDK2、cyclinA 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洋椿苦素作用Hela细胞48小时后均能抑制其生长,其IC50值为1.4μg/ml。洋椿苦素作用24小时后,Hela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缩小,胞核致密浓染,呈半月状或呈碎块状。0.21μg/ml、0.42μg/ml、1.05μg/ml、1.47μg/ml、1.89μg/ml、4.22μg/ml的洋椿苦素作用Hela细胞24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为3%、4.1%、6.2%、7%、8.4%、58.5%。洋椿苦素作用于Hela细胞24小时后,可使细胞生长停滞在S期,即DNA合成期,并剂量依赖性地下调CDK2、cyclinA mRNA表达水平。结论:洋椿苦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良好抑制作用,作用发挥与下调CDK2、cyclin A mRNA表达从而抑制Hela细胞S期DNA合成,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竹节蓼体外抗肿瘤活性及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观察法研究竹节蓼醇提物及醇提物的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4种肿瘤细胞株A549、PC-3、SGC-7901、Hep 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形态的影响,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采用DAPI染色法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结果竹节蓼醇提物、竹节蓼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且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DAPI染色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促进了A549细胞凋亡。结论竹节蓼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葵鲜药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和凋亡/坏死的影响。方法:制备龙葵鲜药水煎液1g/ml,体外培养CNE-1细胞,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5、10、30、50、80mg/ml的龙葵鲜药水煎液,即为不同浓度的龙葵鲜药水煎液干预组,对照组不加药;采用MTS法分别观察龙葵鲜药水煎液作用CNE-1细胞24h、48h和72h后的抑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药物对CNE-1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结果:5、10、30、50、80mg/ml龙葵鲜药水煎液对CNE-1细胞增殖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龙葵鲜药水煎液在体外有效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CNE-1的凋亡和坏死,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多巴胺诱导的A375黑素细胞凋亡及其Bcl-2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1 mmol/L的多巴胺处理A375细胞24 h后,以0.5,1.0,2.0μg/ml的高良姜素作用于受损的A375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TBA法试剂盒检测细胞中MDA含量,WST法测定细胞SOD酶活性。高良姜素作用A375细胞48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和总RNA,DNA Ladder法检测药物对受损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半定量RT-PCR测定给药后各组的光密度值,计算各组的Bcl-2/GAPDH值,从而分析Bcl-2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良姜素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受损A375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中MDA生成及促进SOD酶活性。0.5μg/ml的高良姜素对A375细胞凋亡保护不明显,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其细胞凋亡作用逐渐增强。此外,0.5,1.0,2.0μg/ml的高良姜素对A375细胞Bcl-2基因的转录均具有上调作用。结论高良姜素对多巴胺诱导的A375细胞凋亡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MDA产生、促进SOD酶活性及上调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增殖的抑制影响及其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的逆转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及A549/DDP细胞为实验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槐耳清膏对A549细胞及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顺铂联合槐耳清膏对A549/DDP细胞的变化,以及增敏作用效应。结果:槐耳清膏对A549细胞及A549/DDP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顺铂40μmol/L作用于A549及A549/DDP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27.61±3.45)%和(17.93±1.7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槐耳清膏1 mg/m L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和A549/DDP细胞40 h后,再以相同浓度顺铂诱导,A549细胞凋亡率为(32.35±2.68)%,A549/DDP细胞凋亡率为(30.01±3.6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独DDP作用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槐耳清膏能显著抑制人肺腺癌A549及A549/DDP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还可以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人非小细胞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为研究对象,探讨白藜芦醇联合顺铂对A549/DDP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的影响。方法以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顺铂以及两药联用对A549/DDP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Isobologram分析两药联用的协同作用;将A549/DDP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顺铂组、白藜芦醇+顺铂组;以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自噬标志物蛋白、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顺铂组比较,白藜芦醇与顺铂两药联用可以明显降低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IC50,Isobologram分析结果也表明二者联用对A549/DDP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顺铂组3组比较,白藜芦醇和顺铂联用可以明显增加A549/DDP细胞凋亡率(P0.01),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P0.01),上调凋亡蛋白Bax、Caspase 3表达水平(P0.01),及增加自噬标志物蛋白LC3Ⅱ/Ⅰ表达水平(P0.01),降低p62表达水平(P0.01);此外Western Bolt实验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可以明显下调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白藜芦醇与顺铂联用可通过PI3K/AKT/mTOR通路,促进A549/DDP细胞自噬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张爽  刘扬帆  宋菲  金成允 《中草药》2021,52(12):3642-3648
目的基于Kelch样ECH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likeECH-associated protein-1/nuclear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Keap1/Nrf2)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紫草素对膀胱上皮癌BUC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BUC细胞BIU-87,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160μg/mL)顺铂和不同浓度(2、4、8、16、32μmol/L)紫草素+顺铂(40μg/mL)对BIU-87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转染实验,设置对照组、顺铂组(40μg/mL)、紫草素组(40μg/mL顺铂+8μmol/L紫草素)和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Nrf2+40μg/mL顺铂+8μmol/L紫草素)和Nrf2组(转染hsa-Nrf2mimic+40μg/mL顺铂+8μmol/L紫草素),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转染后BIU-87细胞中Nrf2 mRNA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BIU-8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BIU-87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IU-87细胞中Keap1、Nrf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LC3II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20、40、80、160μg/mL顺铂可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殖(P0.05);2、4、8、16、32μmol/L紫草素联合顺铂可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殖(P0.05)。细胞转染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BIU-8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细胞中Nrf2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中Keap1、LC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相比,紫草素组BIU-8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细胞中Keap1和LC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f2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紫草素组、NC组以上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Nrf2组BIU-8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细胞中Keap1、LC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蛋白和mR NA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Keap1/Nrf2通路介导的自噬反应,增强BUC细胞BIU-87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顺铂增敏作用并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紫草素(0.5μg/ml)组、顺铂(40μg/ml)组和联合(紫草素0.5μg/ml+顺铂40μg/ml)组,均设10个复孔;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Bax mRNA、bcl-2 mRNA表达,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顺铂组比较,联合干预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G_0/G_1期显著延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紫草素具有提高人肝癌HepG2细胞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紫草素阻滞细胞周期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马蹄金素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个马蹄金素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结果:3个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毒性IC50分别为51.59、29.51、6.37μg/mL,而对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的细胞毒性IC50分别为247.0、191.6、60.6μg/mL.3个化合物在给药质量浓度≥10μg/mL时,对这两种细胞增殖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均有抑制作用,对L02细胞毒性较低,而对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其中Y26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最高,IC50为6.37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