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和鉴别小肠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层螺旋CT和胃肠道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对照,比较多层螺旋CT及胃肠道造影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50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经外科手术、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综合诊断后,最终确诊为小肠疾病者90例(60%),多层螺旋CT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87.3%(131/150),灵敏度为7 8.9%(7 1/9 0),特异度为100.0%(60/60),显著高于胃肠道造影的准确率64.0%(96/150),灵敏度53.3%(48/90),特异度80.0%(4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肠梗阻及炎症性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明确和鉴别小肠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差异,为临床小肠疾病诊断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为小肠肿瘤、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定位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性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采用胃肠道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方法相比较,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CT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肠肿瘤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传统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传统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CT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且操作简单、迅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小肠CT造影检查,统计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疾病表现。结果小肠螺旋CT造影检查结果正常52例,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0例。其中涉及炎症性疾病16例,血管性病变6例,小肠肿瘤性病变14例。全部36例病变患者中,有14例发生影像学检查条件下观感表现显著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现象,其中涉及炎症性病变12例,小肠腺癌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小肠病变诊断中具有非常确切的价值,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病理组织影像学特征,实现对疾病类型的清晰划分和细致确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小肠CT造影检查,统计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疾病表现.结果 小肠螺旋CT造影检查结果 正常26例,良性病变13例,恶性病变5例.其中涉及炎症性疾病8例,血管性病变3例,小肠肿瘤性病变7例.全部18例病变患者中,有7例发生影像学检查条件下观感表现显著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现象,其中涉及炎症性病变6例,小肠腺癌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小肠病变检查中应用,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病理组织影像学特征,实现对疾病类型的清晰划分和细致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对小肠病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小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诊断后,4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检出阳性病灶率86.67%(39/45),不明消化道出血病变检出率为85%(17/20),腹痛病变检出率为100%(13/13),小肠癌75%(9/12),与手术病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作出全面的评价,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玉霞 《包头医学》2021,45(1):35-37
目的:分析在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所呈现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时间段就诊于本院的肺栓塞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金标准为血管造影检查,对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与血管造影检查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性并不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43例因怀疑小肠疾病进行小肠CT造影病例的影像资料,由两位影像医师共同分析,用分级法判断小肠粘膜、肠壁和系膜血管解剖结构显示。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其影像诊断正确性,总结小肠炎症、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影像表现。结果:43例小肠CT造影,正常25例,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4例。43例小肠粘膜、肠壁结构和系膜血管显示良好占69.8%,83.7%和97.7%。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能很好显示小肠粘膜、肠壁结构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并评估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临床资料.将有冠状动脉造影禁忌症患者、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严重心律不齐、失代偿性新功能不全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后,有78例患者符合标准.对着78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 对患者左主干、右冠状动脉等部位的血管腔直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计算,并记录患者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为98.53%,特异度为90.0%.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3%与90.1%.与冠状动脉远端的血管检查结果 相比,近端的各指标均更加优秀,表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病变部位显示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无创的特点,且研究的数据表明其灵敏度与特异性都较高,是一种优秀可靠的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结合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小肠病变患者,根据诊断方案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A组口服甘露醇结合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B组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小肠充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诊断准确度(99.00%)、灵敏度(100.00%)高于B组(87.00%、85.14%)(P<0.05);A组小肠充盈率[77.00%(77/100)]高于B组[38.00%(38/100)](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甘露醇应用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可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提高扫描图像清晰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0例小肠梗阻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组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效果.结果 经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结果、诊断敏感性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肠梗阻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性,较好反映出患者小肠梗阻的原因及相关信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128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检查工作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疑似小肠肿瘤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展开疑似小肠肿瘤性病变患者诊断分组:C1组:128层多排螺旋CT诊断;C2组:胃肠道造影诊断;C3组:B超检查。对3组疑似小肠肿瘤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C1组诊断准确率高于C2组以及C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肠肿瘤性病变患者,开展128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诊断工作,可以确保患者的肠系膜以及患者的小肠肠管周围获得全面显示,从而可确保小肠肿瘤性病变患者的疾病情况有效明确,为小肠肿瘤性病变治疗方案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0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结果:这6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为:有31例患有胃肿瘤的患者,有2例患有小肠肿瘤的患者,有26例患有结肠肿瘤的患者,有1例患有十二指肠瘤的患者。我院结合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这60例患者进行了确诊,结果显示,除了8例小肠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淋巴瘤或腺癌、2例胃窦部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胃窦癌外,其余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均与其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可见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准确率可达80%以上。结论: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较全面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结构、形态及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从而为临床进行肿瘤分级和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19-121+125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近一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查,使用最终穿刺病理检查作为最终检查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最终结果、病症分类以及用时时长。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核磁共振在特异度中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而灵敏度及准确度却微微低于多层螺旋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均有效分辨胰腺假性肿瘤、胰腺真性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在检查使用时长方面长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疾病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及多层螺旋CT均具有极强的有效性,其中核磁共振检查的花费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特异度相对较高能够提供更加具象化的信息,多层螺旋CT耗时短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医师应当根据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以及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疑似冠心痛而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以冠状造影(CAG)为金标准,先后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即MSCTA与MPI),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CAG金标准确诊有80例,MSCT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PI诊断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MSCTA对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疾病疑似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式虽然相比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若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将会产生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心病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300例疑似冠心病者以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评价其准确性。结果268(89.33%)例冠心病者,32(10.67%)例非冠心病者,268例冠心病者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阳性者265例,阴性3例,32例非冠心病者多层螺旋CT阳性2例,阴性29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灵敏度98.88%,特异度93.75%,阳性预测值99.25%,阴性预测值90.9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各个病变部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冠状动脉近端的血管检查结果各指标均优于冠状动脉远端的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安全、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用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4例小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经综合诊断均患有小肠出血。我院为所有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的结果和对小肠出血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这些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显示,有19例患者患有十二指肠间质瘤,有8例患者患有十二指肠乳头癌,有6例患者患有肠间质瘤,有3例患者患有回肠淋巴瘤,有1例患者患有回盲部外伤性出血。这些患者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84.09%(37/44)。结论 :对小肠出血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为医生诊断其病情提供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检查过程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朱本祥  王颖  孙立峰  崔原 《中外医疗》2014,(14):185-18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近端、中断效果较好,诊断冠状动脉远端效果相对较差。结论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应用多层螺旋CT口服法对小肠疾病展开小肠造影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因疑似患有小肠疾病进入该院施行相应诊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其常规指标的前提下,应用多层螺旋CT口服法对入选病例开展小肠造影的系统化检查,经回顾各项造影征象及医疗数据后,评估此法用于小肠疾病鉴别的效果情况.结果 78例都顺利接受16层螺旋式CT扫描,服用泛影葡胺后未见显著不适感.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及对比评估知:16层螺旋CT扫描所得结果 的定位正确率、定性正确率分别是84.62%、58.97%;胃肠内镜探查所得结果 的定位正确率、定性正确率分别是57.69%、75.64%.统计学处理可知,16层螺旋CT扫描的定位准确率高于胃肠内镜,定性正确率低于胃肠内镜探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口服法应用在小肠病变造影扫描操作中,能提升小肠疾病的定位正确率,且患者不适感少,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I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均进行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最终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2%、86.7%、95.0%,均高于MRI的88.6%、53.3%、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可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进一步了解病情,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