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志鸿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189-190
<正>口腔门诊诊疗工作为近距离接触,操作中会产生飞沫及气溶胶,病毒传播风险极大[1]。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之际,为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尽快提高口腔专业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与能力极为重要。为此,在口腔门诊诊疗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切实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 口腔门诊诊疗防控措施1.1 个人防护在诊疗操作中佩戴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及橡胶手套,必要时加穿防护服及佩戴护目镜,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日益增长的就诊患者,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出挑战.针对口腔诊疗环境的管理是重点内容,认为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范,结合口腔诊疗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推进口腔诊疗环境精细化管理发... 相似文献
3.
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保障医院人群安全的基础[1].口腔疾病的许多治疗手段都涉及侵入性操作,同时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血液、唾液的飞溅,因此口腔医疗过程的感染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2].加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市口腔医院护理人员120名,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100.0%。调查内容包括口腔科空气、物体表面、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手卫生及使用中无菌消毒液监测的消毒效果。其中消毒效果空气最好为100.0%,其后依次为无菌消毒液(95.8%)、护理操作(90.8%)、护理人员手卫生(65.0%)、物体表面(50.0%)。结论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合理配置设备,严格抓好专科消毒工作,规范管理,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才能给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6.
牛方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8):92-93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尤其当了解到乙肝、艾滋病与口腔医疗的关系时,医患双方都对口腔治疗的消毒问题提出疑问,医院如果重视不够,不能切实做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那么,医生不仅是在治疗疾病,同时可能在传播疾病,医院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场所,还可能是传播疾病的场所。为保证医患的切身利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院的声誉,我院结合口腔门诊的实际情况,在院内感染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8.
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医,在口腔疾患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在口腔医学实践中 ,由于多种传播途径可能带来的各种感染已有明显增加趋势[1] 。口腔医院作为以门诊医疗为主的专科医院 ,日常病人流动量大 ,手术例次多 ,门诊消毒隔离工作难度较大 ,历来是一个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为了解我院门诊感染情况 ,有的放矢地控制感染 ,我们对本院门诊 (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 )进行了目标监测 ,为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标准与范围1 监测标准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 ] 进行采样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3] 规定的细菌学监测标准作监测评价。2 监测范围2 .1 空气… 相似文献
10.
11.
门诊手术室担负着全院门诊各手术科室患的手术工作,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因此各环节控制感染尤为重要。我们在常规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采取主要措施,降低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当前,世界各国的院内交叉感染都在不断增加,已引起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者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通量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零距离接触患者的飞沫、血液、唾液等,以及基层医院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拥挤,设备配置有限等诸多因素均易引发院内感染。本文提出以下防控策略:健全制度,改善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将灭菌和消毒管理工作纳入口腔医疗管理质量体系,以确保口腔诊疗器械灭菌与消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医疗事故处坤条例》实施已六年多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把病历的书写、记录、保存及提供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法律水平高度。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危场所[1],患者病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诊疗操作频繁,容易继发感染或发生交叉感染。一旦出现医院感染,轻者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儿痛苦和家属经济负担,重者导致新生儿残疾乃至死亡,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因此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大家健康》2014,(22)
目的:对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和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6329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即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的320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之前,即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的312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分别为0.42%和1.03%,两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并能显著降低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美沙酮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知晓率低、抵触情绪浓厚,导致执行怠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