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口腔门诊诊疗工作为近距离接触,操作中会产生飞沫及气溶胶,病毒传播风险极大[1]。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之际,为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尽快提高口腔专业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与能力极为重要。为此,在口腔门诊诊疗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切实做好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 口腔门诊诊疗防控措施1.1 个人防护在诊疗操作中佩戴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及橡胶手套,必要时加穿防护服及佩戴护目镜,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日益增长的就诊患者,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出挑战.针对口腔诊疗环境的管理是重点内容,认为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范,结合口腔诊疗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推进口腔诊疗环境精细化管理发...  相似文献   

3.
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保障医院人群安全的基础[1].口腔疾病的许多治疗手段都涉及侵入性操作,同时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血液、唾液的飞溅,因此口腔医疗过程的感染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2].加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吴芳  陈仕英 《中外医疗》2011,30(8):124-124
目的了解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市口腔医院护理人员120名,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100.0%。调查内容包括口腔科空气、物体表面、护理操作、护理人员手卫生及使用中无菌消毒液监测的消毒效果。其中消毒效果空气最好为100.0%,其后依次为无菌消毒液(95.8%)、护理操作(90.8%)、护理人员手卫生(65.0%)、物体表面(50.0%)。结论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合理配置设备,严格抓好专科消毒工作,规范管理,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才能给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通过患者的血液、唾液直接污染诊疗器械、设备及医护人员的手或者通过使用牙钻、洁牙机等高速旋转的诊疗器时所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致的传染病越来越多,为了控制口腔医院院内感染,必须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尤其当了解到乙肝、艾滋病与口腔医疗的关系时,医患双方都对口腔治疗的消毒问题提出疑问,医院如果重视不够,不能切实做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那么,医生不仅是在治疗疾病,同时可能在传播疾病,医院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场所,还可能是传播疾病的场所。为保证医患的切身利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院的声誉,我院结合口腔门诊的实际情况,在院内感染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8.
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医,在口腔疾患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在口腔医学实践中 ,由于多种传播途径可能带来的各种感染已有明显增加趋势[1] 。口腔医院作为以门诊医疗为主的专科医院 ,日常病人流动量大 ,手术例次多 ,门诊消毒隔离工作难度较大 ,历来是一个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为了解我院门诊感染情况 ,有的放矢地控制感染 ,我们对本院门诊 (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 )进行了目标监测 ,为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标准与范围1 监测标准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 ] 进行采样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3] 规定的细菌学监测标准作监测评价。2 监测范围2 .1 空气…  相似文献   

10.
刘东玲  李艳秋  边立新  王玉玲 《吉林医学》2010,31(16):2526-2526
目的:为控制口腔诊疗中的感染发生,探讨口腔诊疗中护理与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方法:制定规范的护理管理程序,包括感染管理体系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口腔诊疗中的护理操作。结果:口腔诊疗中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遵循规范的护理管理程序,强化护理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实施规范的护理操作行为,确保感染防控措施持续、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1.
门诊手术室担负着全院门诊各手术科室患的手术工作,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门诊手术室的特点,因此各环节控制感染尤为重要。我们在常规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采取主要措施,降低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效果。方法:2012年以后我院门诊进行护理管理,选择98例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以前没有实施护理管理,随机选择该事件9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3%;对照组感染31例,感染率为31.6%,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口腔门诊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各国的院内交叉感染都在不断增加,已引起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者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通量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零距离接触患者的飞沫、血液、唾液等,以及基层医院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拥挤,设备配置有限等诸多因素均易引发院内感染。本文提出以下防控策略:健全制度,改善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将灭菌和消毒管理工作纳入口腔医疗管理质量体系,以确保口腔诊疗器械灭菌与消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叶华军 《河北医学》2009,15(7):882-882
《医疗事故处坤条例》实施已六年多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把病历的书写、记录、保存及提供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法律水平高度。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危场所[1],患者病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诊疗操作频繁,容易继发感染或发生交叉感染。一旦出现医院感染,轻者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儿痛苦和家属经济负担,重者导致新生儿残疾乃至死亡,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因此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是集口腔疾病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场所[1]。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的普遍关注[2]。因此,对口腔科治疗中的这个操作过程和消毒工作应加强监督管理[3],必须强化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和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6329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即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的320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之前,即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的312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分别为0.42%和1.03%,两组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并能显著降低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感染管理人员在医院传染病防治中的工作任务和作用,感染管理科是医院防治传染病的重要职能科室及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的技术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医院的延伸和医院与CDC联系的桥梁,充分发挥感染管理人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咨询、指导及监督检查等工作的作用,是医院快速有效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沈琳  方海荣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221-221
美沙酮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知晓率低、抵触情绪浓厚,导致执行怠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