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中医推拿治疗,穴取风府、哑门、大椎、风池穴、大杼、天柱穴、肩中俞、肩外俞、手三里等穴;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椎保健操,依次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扩胸摇臂、托枕上牵等运动。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疗程7 d。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2.3%,治疗组疗效优于(P<0.01);治疗后,两组NDI评分、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与颈椎保健操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站点门诊患者72例,采用函数RAND产生随机数及相应随机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三部四穴五法推拿结合颈椎保健操锻炼治疗,对照组35例仅用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及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t 治疗组=4.471,t 对照组=3.599,P均<0.05),且两组N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NDI评分较同组治疗后降低(t=2.608, P<0.05),对照组ND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4,P>0.05);两组随访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9,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强度、个人护理、提起重物、阅读、头痛、集中注意力、工作、睡眠、驾驶、娱乐单项NDI评分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3.521、-3.331、-3.003、-3.001、-3.265、-3.198、-3.016、-3.000、-2.102、-2.971,P均<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t 治疗组=7.9864,t 对照组=6.507, P均<0.05),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P<0.05)。两组随访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74.29%(26/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4,P<0.05)。结论推拿配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颈肩疼痛 ,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 ,伴上肢酸软无力 ,握力减退 ,手指和前臂麻木等。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并推拿治愈本病 5 2例 ,取效颇佳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2列中 ,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2 5岁 ;病程最长 1 0年 ,最短 3个月。X片显示 5 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椎间孔挤压试验均阳性 ,颈肌紧张 ,在病变节段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压痛。以上病例均经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 ,取百会、大椎、颈部阿是穴、曲池、合谷、后溪等穴。取 2 8号 1 .5…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疾患,因此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目前电脑的普及应用,伏案工作人员的增多,因此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类型。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本院采用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疗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牵引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 ,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 ,纤维环弹力减退 ,椎间隙变窄 ,周围韧带松弛 ,椎体失稳而移位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黄韧带肥厚、变性 ,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 ,均可使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 ,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 ,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在各型颈椎病中 ,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居多 ,约占 6 0 %。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背疼痛 ,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 ,上肢沉重 ,酸软无力或持物易坠落 ,并有手指和前臂麻木。我科自 1997~ 2 …  相似文献   

8.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属中老年的退行性病变之一,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作者自1985年以来,用《折叠式弹力颈椎牵引器》(该牵引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2244507.9)实施牵引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倍增。兹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6例中,男性44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职业:文职73例,非文职23例。均有颈背疼痛,肢体麻木,颈椎椎旁压痛等症状,肩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颈椎X正侧位片提示:骨质增生在颈椎5~6者48例,在6~7者42例…  相似文献   

9.
林文川 《光明中医》2023,(5):936-939
目的 针刀结合推拿是现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较为新型的复合疗法,此文通过观察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漳浦县中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及门诊部治疗的CSR患者80例,经SPSS 20.0生成随机数字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针刀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详细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NDI及VA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将所得评分及疗效评定经SPSS 20.0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组在经过14 d的治疗后对比VAS评分、NDI评分,P<0.05;2组总有效率:观察组92.5%(37/40);对照组80.0%(32/40),经比较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针刀结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颈部疼痛,松解颈肩部痉挛肌群,改善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是一种简、廉、速、效且安全可靠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董良杰 《光明中医》2010,25(10):1857-1858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骨伤疼痛科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病。自2005年以来,笔者运用一指禅推拿结合牵引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纯牵引组  相似文献   

11.
陈炽祥 《河北中医》2013,(10):1451-1452,1455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内服、理疗加牵引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均升高;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颈椎牵引联合中药热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颈椎间歇性的牵引配合中药袋加热后的颈部热熨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观察中给予针对性护理配合和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7.6%。治疗前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药疹、恶心、呕吐等导致治疗中断情况,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牵引过程中对于牵引重量的把控和体位的调整,中药热熨过程中应注意监控热熨袋的温度,治疗效果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的退行性变化,刺激、压迫神经根,引发疼痛不适、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而得名。此病的发病率在颈椎病中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重体力劳动者多于非体力劳动者,多为急性发病,也可因轻度扭伤或长时间低头工作诱发。近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已有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配合易筋经功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用同息通(曲安奈德注射液)行责任椎体旁神经阻滞术。每周治疗1次,疗程4周。观察组在神经阻滞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2次练习易筋经第3势(韦驮献杵)及第7势(九鬼拔马刀)。比较2组治疗期间颈椎病疗效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随访3个月。收集相关影像学资料及数据,采用Borden测量法测量2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弧弦距)变化。结果治疗4周,2组VAS及颈椎病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颈椎弧弦距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颈椎弧弦距较本组治疗前无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配合易筋经功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效果优于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5.
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药物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温针灸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方法治疗;温针灸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方法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组采用离子导入法治疗;综合组是以上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每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离子导入组总有效率为78%,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8%;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药物加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中心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通过观察腹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检验腹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腹针试验组和牵引对照组.试验组以规范的统一处方腹针治疗,穴取天地针(中脘、关元)等;对照组采用枕-颌式坐位颈椎牵引带进行悬吊牵引.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的90天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腹针试验组的近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7.3%、92.7%;牵引对照组分别为82.0%、82.0%,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且疗程短,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痛一号方配合熥敷合剂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首先以2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样本,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以10d为1个疗程,整个实验周期为3个疗程。其中一组只采用熥敷合剂热敷;另一组则采用颈痛一号方配合熥敷合剂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据统计单独实施熥敷合剂热敷的患者,麻木和疼痛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的占到88.1%,而另一组有效果的占总体9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比较,熥敷合剂配合颈痛一号方对于治疗颈椎病有明显效果,比单独使用中药热敷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54例)、传统悬灸组(53例)及针刺组(53例),热敏灸组在患者颈项部、前臂及小腿外侧附近的经穴部位寻找热敏点施灸;传统悬灸组、针刺组均穴取夹脊穴、风池、肩外俞等,两组分别行温和灸与针刺治疗。观察各组疗效与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结果:热敏灸组有效率为98.0%(50/51),传统悬灸组为83.0%(39/47),针刺组为89.6%(43/48),热敏灸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传统悬灸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均能降低PRI评分(均P0.001),热敏灸组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优于传统悬灸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悬灸及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6):727-729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木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DA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德玉教授认为,颈椎病发病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客于筋脉,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经络。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湿性重浊,导致颈项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其内因是慢性劳损及元气不充,正气亏虚。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是其发病之始因,倡导以预防为先、整局兼顾、病症位三辨结合的整体诊治策略,应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系统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