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闯 《当代医学》2013,(27):110-112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和X线表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指导信息。方法使用GE Precision RXi专用数字造影机,采用浓度为150%~200%硫酸钡混悬剂,常规灌肠后行排粪造影,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重点摄取静坐、提肛、力排及黏膜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中,直肠前突108例,会阴下降105例,盆底疝102例,直肠黏膜套叠84例,盆底痉挛综合征3例,正常3例。全部病例中,123例同时存在多种病症。结论排粪造影作为功能性检查方法,能直接地显示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便秘发病率较高,病因非常复杂,就大肠病变而言,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采用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等检查,器质性病变则容易明确诊断,功能性病变则诊断困难。我院自1997年开展排粪造影这项检查以来,共收集22例便秘患者,均先通过临床资料和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临床考虑为功能性病变,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旨在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的病因诊断的价值与限度,从而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1 病例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445岁。临床表现:顽固性便秘,排便困难,肛门坠胀,大便排不净,排便次数增加,疼痛,…  相似文献   

3.
4.
5.
赵伟  金鑫  陈龙 《吉林医学》2011,(10):1896-1898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充盈像和黏膜像。并测量肛直角(ARA)、肛上距(DUAC)、乙耻距(DSPC)、骶直距(DSR)。结果:150例便秘患者中,10例正常,140例异常。结论:排粪造影动态观察盆底形态,是较传统的钡灌肠、内镜检查更为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治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等肛肠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进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TVT-O)手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正常女性75名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实时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分析静息期与Valsalva...  相似文献   

7.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便秘患者逐渐增多,引起功能性便秘的病因非常复杂。功能性出口梗和结肠无力是引起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钡剂肠造影及动态排粪造影是观察功能性出口梗阻的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全面地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作出明确的影像诊断。我院自1998年开始展排粪造影至今,总计有350例患者,我们对所有  相似文献   

8.
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5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278例有排便困难、盆底沉重感患者(异常组)作了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检查,测量了盆底腹膜反折的位置.结果对照组肛直肠及盆底形态未见异常.异常组中,肛直肠形态异常者276例.盆底形态位置正常者124例,6例盆腔造影失败.盆底疝148例,其中112例直肠腹膜疝,22例间隔腹膜疝,11例阴道腹膜疝,3例网膜腹膜疝.盆底疝多伴随直肠粘膜脱垂及直肠套叠发生,不发生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结论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疝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腹腔造影对盆底腹膜疝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造影对盆底腹膜疝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3例盆底腹膜疝患者的腹腔造影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21例,男性2例。测量盆底腹膜的位置,女性测量Douglas腔底部到阴道标志物的距离并将其分度。结果23例患者力排时盆底腹膜位置低于耻尾线,且与静坐相比,盆底腹膜位置下降程度均大于2.5cm。21女性患者Douglas腔底低于阴道后穹窿标志物顶点,按其低于程度将其分为3度,比阴道标志物上缘低0.5~1.5cm为轻度,有15例,中度1.5~3.0cm,有4例,重度超过3.0cm以上,有2例。结论腹腔造影能清楚显示盆底腹膜轮廓,对盆底腹膜疝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出口梗阻型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起出口梗阻的原因很多,其中盆底内疝就是排粪障碍的重要原因。盆底内疝分为:乙状结肠疝、小肠疝及混合型疝,多为女性,共同表现为乙状结肠或小肠通过子宫直肠窝或膀胱直肠窝疝入盆腔,压迫直肠前壁或肛管上缘造成出口梗阻、排便困难。目前排粪造影是诊断盆底内疝和肠下垂的可靠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同时也能发现其他的异常征象。现将我院近年开展排粪造影以来发现的盆底内疝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排粪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对排粪障碍性疾病患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掌握客观依据,进行对症治疗。方法回顾性对132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并使用卢任华标准进行测量。结果91例阳性,41例阴性,直肠黏膜脱垂或(和)内套叠23例,直肠前突25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5例,会阴下降7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0例,内脏下垂5例,肛管狭窄1例,肛瘘1例,内痔2例,直肠息肉1例,乙状结肠癌1例。结论排粪造影检查是目前排粪障碍性疾病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此检查明显优于传统钡灌肠、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便秘的病因与排粪造影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便秘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以女性为多.便秘原因复杂,其中出口梗阻和结肠无力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我院肛肠科与影像科合作对100例便秘病人 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其中96例有影像学改变,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经手术证实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d的X线、CT检查报告和临床资料。分析X线和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患者术前的踝关节LangeHansen骨折分型情况、术后1d的解剖复位及内固定适宜情况,均以手术探查结果 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分型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后证实,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属于PAB型骨折18例(23.68%),PER型骨折15例(19.74%),SAB型骨折20例(26.32%),SER型骨折23例(30.26%);术前经CT检查诊断患者Lange-Hansen分型的准确率96.05%明显高于经X线检查的准确率86.84%(P<0.05)。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现骨折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满意;术后经CT三维重建检查出解剖复位和内固定适宜的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果 (P<0.05)。结论 相比常规术前X线检查,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和评估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我们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90例便秘患者中,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43例;直肠黏膜脱垂85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9例;会阴下降57例;较多患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能更简单了解直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23-126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功能性便秘患者85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实施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共37例;乙组患者实施结肠水疗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共48例。比较甲乙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治疗时间、复诊次数等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治疗时间、复诊次数和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高于乙组(P0.05),而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结肠水疗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无创、无药物依赖、治疗时间较短、费用低、复发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排粪造影在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我们采用排粪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90例便秘患者中,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43例;直肠黏膜脱垂85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9例;会阴下降57例;较多患者检查均有异常。结论: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能更简单了解直肠全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查前肠道准备后,口服2.5%等渗甘露醇1 500~2 000ml,检查前2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10mg。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有MPR、VRT、MIP,对小肠充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34例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小肠粘连CT表现异常23例(68.6%),其中小肠肠管粗细不均匀6例(26.1%);肠管增粗12例(52.2%);肠壁束带征5例(21.7%);腹部血管主要分支分级:I级23例(67.6%),II级6例(17.6%),III级5例(14.7%)。结论:CT小肠造影是新型、无痛苦、简便有效检查方法,可作为检查手术后肠粘连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便秘患者用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观察并测量患者静坐、提肛及力排时肛直角、肛上距、乙耻距、骶直距及肛管长度。结果:数字胃肠机获取图像优良,相关解剖结构及标志点显示清晰,测量准确。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口梗阻,表现为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粘膜内套叠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等,常为多种功能性疾病并存。结论:数字胃肠机作排粪造影检查,可准确显示肛管直肠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排便困难常见的原因是功能性出口梗阻,尤其是婚育女性患病率极高,排粪造影作为一种对肛门、直肠作动、静态观察的方法,能显示该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它比传统的钡灌肠、内窥镜检查更敏感可靠,现总结于我院行排粪造影检查共862例患者报告,旨在提高造影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梗阻所致便秘在临床上较常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以女性为多.我们对50例排粪造影检查者进行了分析. 1材料与方法 我们从2000~2003年共有50例排粪造影患者检查.其中女性为41例,男性为9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8岁.出口梗阻者4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