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的环境污染及危害已经引起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滥用农药、兽药是导致农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很多国家规定,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工业化学品和化妆品等的登记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而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评估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中,对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是开展农药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端点数据。  相似文献   

2.
敌敌畏对金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价有毒化学物质和工业废水对水生生物的危害,鱼类急性毒性资料是最常用的依据之一。鱼类急性毒性实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试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正因如此,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将鱼类毒性实验方法列为一种常规的水质评价方法[1]。关于农药对鱼类和其他动物的毒性研究,国内外已有开展[2,3],但敌敌畏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将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敌敌畏对金鱼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说明其对其他有益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风险评估是指暴露于风险源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了评价潜在风险,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4个步骤。风险评估人员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来源于高质量的毒理学数据,毒理学数据在风险评估整个过程尤其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2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风险管理和毒作用预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从历史数据看,风险评估的结果主要基于体内试验数据,近年来体外试验的数据质量对评估过程日益重  相似文献   

4.
<正>多杀霉素是一种新型绿色广谱生物杀虫剂,属于微生物源生化农药,在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受试样品91%多杀霉素原药的毒性,取得该样品亚慢性经口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依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1]对其进行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受试物:91%多杀霉素原药,主要成分为多杀霉素,含量91%,性状为灰白色粉末固体。1.1.2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健康SPF级SD大鼠88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河豚毒素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 在斑马鱼中用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10%致死浓度(LC10)测定和评估河豚毒素的急性毒性。结果 经Origin 8.0软件模拟,得出河豚毒素对斑马鱼急性毒性MNLC为8.62μmol/L,LC10为15.2μmol/L。在本实验条件下,16.0μmol/L及以上浓度河豚毒素可诱发斑马鱼心包水肿和心律异常,终点时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河豚毒素的急性毒性靶器官是心脏和肝脏,主要表现为心包水肿、心律异常和卵黄囊吸收延迟,毒性出现浓度为0.958μmol/L。结论 河豚毒素对斑马鱼具有一定的心脏和肝脏毒性,且其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其肝脏毒性评价,为毒结清丸在临床用药安全方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暴露在不同浓度毒结清丸水溶液中,绘制最佳"浓度-死亡率"效应曲线,计算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LC10,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斑马鱼肝脏面积、肝脏不透光度、卵黄囊面积和肝脏病理切片来评价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结果: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MNLC为674 μg·mL-1,LC10为741 μg·mL-1,毒性靶器官为肝脏;毒结清丸对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肝脏不透光度均没有明显影响,674 μg·mL-1和741 μg·mL-1质量浓度组可诱发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肝脏病理学分析显示,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MNLC和LC10的浓度下,毒结清丸仅引起卵黄囊吸收延迟;斑马鱼肝脏面积、肝脏不透光度和肝脏病理切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TK)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量变规律的科学。TK数据对其他毒理试验的开展、解读以及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也常作为化学品法规注册需要提交的一项数据。我国新化学物质常规申报(二级以上)需要提交TK数据信息,要求根据已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TK评估,但对于TK数据评估的技术要求未作规定[1]。  相似文献   

8.
甘遂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实验对象,评价甘遂不同炮制品及提取方法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制备甘遂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将它们的提取液按几何级数设置浓度梯度,添加到鱼生活的水中,观察给药后96 h鱼只的死亡情况,以此为判断待测药物毒性大小的依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17软件计算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和醇提液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斑马鱼对甘遂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表现出急性毒性反应,且毒性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毒关系;不同炮制品水提液LC50明显高于相应醇提液;同一提取方法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甘遂生品>清炒品>醋润品>醋炙品。结论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甘遂生品的醇提液急性毒性最强、甘遂醋炙品的水提液急性毒性最低。本实验为进一步认识与评价甘遂毒性及醋炙减毒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TK)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量变规律的科学。TK数据对其他毒理试验的开展、解读以及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也常作为化学品法规注册需要提交的一项数据。我国新化学物质常规申报(二级以上)需要提交TK数据信息,要求根据已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TK评估,但对于TK数据评估的技术要求未作规定~([1])。本研究结合TK数据的作用和类型,分析了各国新化学物质申报的TK  相似文献   

10.
3大纪律 1要选购已在农业部登记过的产品。 根据国家规定,杀虫剂要进入市场,首先要经由农业部登记。农业部对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审查,主要依据是产品的试验资料。在确认产品和资料合格后批准登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斑马鱼肝脏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为以斑马鱼的酶类作为观测指标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将斑马鱼暴露于秋水仙碱5个浓度组中进行96 h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此外,设置3个浓度(0.67,1.70,4.26 mg?L-1),进行21 d慢性毒性试验,期间每7 d测定斑马鱼的肝脏和鳃中的SOD和Na+-K+-ATPase活性。结果:秋水仙碱对斑马鱼的LC50为16.90 mg?L-1。随秋水仙碱浓度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斑马鱼鳃中SOD和Na+-K+-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肝脏SOD活性增加,Na+-K+-ATPase活性总体呈现抑制趋势。结论:斑马鱼肝脏和鳃的SOD及Na+-K+-ATPase对毒物敏感,可作为观测指标用于评价药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斑马鱼胚胎模型评价舒筋定痛片样品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以不同硼砂含量的舒筋定痛片样品给药处理,野生型为阴性对照,于不同发育时间点观察给药后胚胎的发育情况,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结果 舒筋定痛片4组测试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影响,高浓度时胚胎毒性以导致胚胎发育停滞为主,中浓度时可致发育滞后并出现心脏、脑、躯干等主要器官畸形,低浓度时大多数胚胎发育接近正常,少数胚胎出现胚胎发育中轻度的滞后。结论 舒筋定痛片测试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中浓度下的胚胎发育停滞、滞后;同时,研究表明同一企业样品毒性作用与其中所含硼砂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作为一个复杂成分体系,中药药效物质的精准辨识和筛选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瓶颈问题,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十分重要。方法斑马鱼是新兴的模式生物,具有体外受精、胚胎透明,不需要解剖可方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发育等生物学优势,可在细胞板中完成实验,需要样品量少,已被欧洲替代法验证中心推荐为新的替代动物。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斑马鱼与人的基因组相似性达87%,大量的研究表明斑马鱼对药物反应与临床反应也高度相似,为斑马鱼应用于研究人类疾病与药物筛选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了较为齐全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的技术体系,并对甘草、阿胶、栀子、乳香等传统中药进行药效或毒性成分的筛选辨识研究。结果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建立了可涵盖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重要器官等的活性/毒性筛选技术平台。从前期大规模的筛选中,发现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利用斑马鱼活性跟踪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发现了2个未报道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新阿胶是山东福胶集团的独家品种,是以猪皮为来源,作为阿胶的替代品,但是现代药理学数据缺乏导致市场认可度低,因此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系统开展了新阿胶的化疗损伤后的"扶正"与"生血"的作用机制。中药栀子临床发现具有防治血栓的功效,但是抗血栓的药效标志物并不清楚,作者采用斑马鱼模型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发现3个代表性的抗血栓成分。乳香在历代典籍中具有"孕妇慎服"记载,但是原因不明,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发育毒性模型,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证明乳香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并发现了潜在的毒性靶器官,并发现了主要的毒性效应成分。结论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活性评价、毒性预警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中药材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残留污染现状进行综述汇总,旨在掌握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而为中药材中农药监测和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查阅近5年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筛查与日常监测情况,整理不同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污染现状等。结果与结论: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出率高但残留量较低。现有登记农药种类远不能满足实际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需求,部分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农药滥用情况。建议应关注部分药材中植物生长素的使用情况,采用风险评估方法为标准制定和监管提供有力证据;同时,研究低毒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从源头上避免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高氯酸盐的健康危害开展危害评估,确定健康指导值.方法 作为环境中分布广泛、性质稳定的重要无机污染物,高氯酸盐在水体、土壤中及各类农牧产品中被广泛检出.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开展对高氯酸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开展对高氯酸盐的危害识别,进行充分的危害特征描述,并基于基础性毒理学数据确定健康指...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是评价人体暴露于危害因素产生不良健康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科学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毒理学试验在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可识别潜在的有害作用;确定产生有害作用所必需的暴露条件;提供毒性作用机制、代谢和毒代学、毒动学等数据;寻找剂量-反应关系等。在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要搜集大量的毒理学数据。由于毒理学试验中存在实验条件、动物品系、染毒方法和操作人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纳米粒子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科学是21世纪重点支柱领域之一。目前纳米粒子的生物安全性体外实验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其体内安全性评价,由于受到限制而进展缓慢。而斑马鱼是纳米粒子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最佳模式生物。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纳米粒子体内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以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研究纳米粒子体内毒性机制的优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斌  丁玉峰 《医药导报》2007,26(10):1186-1187
近年来,毒理学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和讨论毒理学试验研究的新方法,包括急性毒性分级法、固定剂量试验法、固定浓度试验法等,同时对毒理学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此外,对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毒物低水平接触的生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主要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探讨毒理学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武器扩散和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毒物形式多种多样,且有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急性毒性向慢性毒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安。为此世界各国愈发重视毒物、化学战剂快速检测技术及其防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急需灵敏、高效、快速检测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斑马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椎模式生物。斑马鱼卵体及幼鱼透明,荧光染色或使用其它标记物标记可使细胞观察得更清楚。可观察到原肠期的细胞运动、脑区的形成和心跳等胚胎发育情况,发育异常的突变体也很容易被鉴别出来。全胚组织标本制作及全胚原位杂交都可以在胚胎上实施。斑马鱼胚胎发育快(从受精到孵出大约3 d),且源于同一母体的胚胎是同步发育的,易于大量收集特定阶段的同期胚胎材料。斑马鱼具有其他生物无可比拟的优势:① 斑马鱼核苷酸序列分析基本完成,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血液以及视觉系统在分子水平上与人有很高的同源性;② 疾病表达的相关基因与许多脊椎动物相同;③ 全年产卵、体积小,作为胚胎发育模型有丰富的研究背景;④ 使用斑马鱼胚对母体无任何影响,早期身体透明,可对发育过程直接观察;⑤ 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对毒物、药物非常敏感,极微量就会有反应,最小检出量在ng[DK]·L-1级;⑥ 简便易行,只需将被检测物质放入养殖胚胎的水中或快速注射;用量很少;测试周期短;测试样本数可以很大,可以作为毒物、化学战剂的高通量筛选,以确保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为此,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将斑马鱼列为了健康毒性和环境毒性检测的标准鱼类。国际标准组织(ISO)已将斑马鱼推荐为河水毒性实验鱼种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ISO07346)。利用转基因斑马鱼检测毒物或化学战剂。将毒物或化学战剂作用斑马鱼,找到差异表达基因,将靶基因及其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与荧光蛋白基因连接构建转基因斑马鱼,当毒物或化学战剂作用该斑马鱼后,荧光会变化从而显示毒性。国外已有利用芳烃受体、亲电子受体、金属等效应元件与荧光蛋白基因连接构建转基因斑马鱼,当转基因斑马鱼遇到相应物质就会发射荧光,用于检测相应环境毒物,被誉为环境检测“哨兵”和“生态灯泡”。毒物和化学战剂检测及识别能力研究,着重发展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假阳性率低、准确、特异、快速的检测和报警技术。基于斑马鱼上述特点,利用斑马鱼进行毒物和化学战剂的毒性评价,更具优势,是毒物和化学战剂毒性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家蚕制品的急性毒性及微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养蚕业已有5000多年历史。家蚕一直被认为是对人类有益无害的重要经济昆虫。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操作,已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新型表达载体,用其宿主家蚕用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要的医药产品。验证这个表达环境对人体的安全性及对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参照了国家药物评价指南,对家蚕幼虫和蛹的体液、蚕卵的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进行评价,为该系统的环境和人体危险度评估,也为家蚕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家蚕及制备 家蚕体液、蚕蛹体液以及蚕卵粉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镇江蚕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