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瑞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01-101,103
目的观察金因肽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从放疗第1d开始至放疗结束给予金因肽外喷放疗部位。结果观察组放疗皮肤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因肽保护鼻咽癌患者放射野皮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52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组25例,每次接受放疗前后使用奥克喷外喷放疗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7例,放疗前后局部不予任何处理或药物。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并能减轻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赵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85-1187
目的 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局部外用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于放疗前及临睡前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以胸壁出现的放疗反应及用药后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克喷局部应用能推迟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提高皮肤辐射的耐受性,有效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疗引起的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与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第1天放疗时即使用射线防护剂外喷,3次/日,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能明显提高皮肤的照射耐受量,延缓2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P<0.01).结论 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喷氧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55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出现放射性皮炎后采用换药联合高流量喷氧.对照组28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出现放射性皮炎后单纯换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转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联合喷氧能有效防治及治疗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乳霜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简称:放疗皮损)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鼻咽癌首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15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对3组分别施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Ⅰ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观察Ⅱ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放疗后,在照射区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至总疗程结束,比较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愈合率)。 结果 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率均为100%。3组放疗皮损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9,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发生更晚。3组放疗皮损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中严重放疗皮损(Ⅲ~Ⅳ级)的发生率更低。3组放疗皮损经治疗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临床效果更好。3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更短。3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更高。 结论 对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可以更好地减轻放疗皮损,促进放疗皮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长效无菌抗菌材料对鼻咽癌患者运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后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4例首次进行调腔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预防性使用长效无菌抗菌材料喷洒局部皮肤,4次/d,对照组56例仅注意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2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28.5%和66.7%;观察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损伤发生的时间观察组也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无菌抗菌材料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石才娣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37-273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放射性皮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头颈部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放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同步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观察记录放疗期间2组患者局部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延迟(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照射野皮肤的损伤程度和延迟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肿瘤的控制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冷敷法预防及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颈部皮肤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将6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放疗后冷敷.结果 观察组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86%,观察组严重放射性皮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冷敷法可明显预防及减轻鼻咽癌患者由于放疗导致的放射性皮炎,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1年7月-2013年1月收治鼻咽癌初治患者并行适形调强放疗8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护理干预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放射野皮肤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对放射野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放疗后皮肤反应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因皮肤损伤而导致治疗中断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减轻了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发生程度,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郭建霞  严布谷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65+2067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引超的放射线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加颈部切线照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个放疗期间均于放疗前,临睡前局部给予皮肤防护剂。结果:实验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郝丽霞  赵晓叶 《重庆医学》2013,42(1):19-20,23
目的观察紫草油配合微波热疗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宣教及临床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照射野皮肤上涂抹紫草油,每日3次,直至放疗结束2周后;当超过Ⅱ级皮肤损伤发生时,配合微波热疗,隔日1次,温度设为38~40℃;其常规宣教及临床常规护理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为85.0%,对照组为100.0%;治疗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比对照组轻,无Ⅳ级皮肤损伤发生,且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推迟。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明显减轻(P<0.05);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紫草油配合微波热疗可降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缩短皮肤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观察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120 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VMAT)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美菲膜组、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级别及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美菲膜组在不同照射剂量时皮损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菲膜组与比亚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美菲膜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级别低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菲膜组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轻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美菲膜延缓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时间,明显降低了皮肤损伤级别,减轻了患者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分析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实施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皮肤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初次放疗的头颈部不同肿瘤患者70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皮肤护理外,于首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于照射野皮肤,至放疗后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记录放疗中、放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Ⅰ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和11.4%;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和68.6%;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和14.3%。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照射量小于40 Gy时,治疗组有16例(50%)出现皮肤损伤,对照组有28例(80%)(P<0.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轻及延缓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比亚芬乳膏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放射治疗中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如实行首问负责制、床边工作制,加强心理健康护理和皮肤护理等。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分泌性中耳炎和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程度也均减轻(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放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Ⅲ~Ⅳ期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放疗开始使用贝优芬保护,对照组30例出现皮肤瘙痒时给予冰片滑石粉保护,两组病例均在放疗前常规做好皮肤自我保护的健康教育,根据RTOG关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时间,比较分析照射剂量对皮肤损伤的程度。结果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0.0%(6/30),对照组86.7%(26/30),X^2=26.8,P〈0.01;在照射剂量40Gy以下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实验组迟于对照组:实验组30.0%(9/30),对照组90.0%(27/30),X^2=22.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优芬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方位护理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5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Ⅰ级、Ⅰ+Ⅱ级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风险及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2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放疗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的调查,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及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和P〈0.01).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放疗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仿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腔冲洗中的疗效,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腔护理寻找更佳的措施。方法:选择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仿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冲洗鼻腔,对照组用0.9%生埋盐水冲洗鼻腔,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后鼻咽黏膜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鼻咽黏膜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较对照组延迟,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能延迟并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咽黏膜的不良反应,是一项较好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