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郊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郊区合作医疗对象的健康状况与医疗服务利用的分析,评价其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运用STATA和SPSS统计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法来评价上海郊区合作医疗对象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不同收入、年龄、医疗保障制度和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要差异显著。不同经济收入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门诊服务向高收入人群倾斜,住院服务则偏向于低收入人群。崇明县和奉贤区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低于其他两地区,并且门诊服务利用的不公平程度高于住院服务的利用。结论上海郊区不同收入及地区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门诊医疗服务利用两步实证模型,分析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门诊两步模型对唐山市1050名农民工两周患病门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农民工门诊利用受医疗保障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病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要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间分布的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在门诊的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8、0.05和0.03;贫困人群的住院服务较富裕人群利用少,年住院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8和0.16。结论:兵团居民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较好,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好于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集中指数(CI)构建水平不平等指数(HI),分析不同经济水平的上海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发现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估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I的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测算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样本人群的实际卫生服务利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的CI分别为0.056,3和0.040,8,卫生服务的HI为0.015,5。在实际利用和实际需求方面,医疗服务具有亲富人的不平等性,并且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保险补偿前,不同收入组人群医疗费用的CI为-0.060,0,补偿后为-0.104,3;补偿前医疗费用主要集中于低收入人群,补偿后医疗费用的分布比补偿前更加集中于低收入人群,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结论卫生资源配置还不能够真正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存在水平不平等。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能从整体上降低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但未能提高医疗费用支出的公平性。在设计医疗保健系统体制时,应倾向于提高低收入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低收入居民由于健康因素产生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林凯  陈娜  汪凯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79-2281
[目的]比较社区定点与非定点就医管理模式对参保人员门诊费用及其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利用调查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数据库收集数据,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定点人群的受益率及参保人员门诊人次数小于非定点人群。社区定点人群自付门诊费用均小于非定点人群,门诊总费用、统筹基金补偿费用大于非定点人群。[结论]尚不能认为社区定点就医管理可以降低门诊医疗费用与医疗保险支出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支付以及保障群体的服务利用,明确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保障能力的具体差异.方法:对比2004-2010年三大保障制度间的筹资支付;基于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利用最小系数比例法对比不同保障群体间的服务利用.结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是新农合的10倍以上,新农合补偿费用不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的1/1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居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人群范围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2.71倍和1.80倍,是新农合的1.77倍和1.42倍,在住院服务深度上分别为其2.15倍、3.42倍.结论:不同保障制度通过制度分割将保障居民区别对待,服务获取差异性不能与其人群特征的差异性对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筹资补偿与服务利用上存在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2008-2015年新农合住院补偿公平性,为调整和设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和SPSS 20. 0软件对数据进行操作,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对住院补偿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的住院补偿的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都小于0. 1,基尼系数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0. 007,后有所增长,集中指数在2011年达最低值0. 02,后有所增长。泰尔指数在2011年最接近于0。说明补偿金额在不同收入的参合者中的分布较为均衡,公平性较强,但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2008-2015年辽宁省新农合住院补偿公平性分析,发现辽宁省新农合政策在降低农民就医负担、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增强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辽宁省实际住院补偿比低于国家政策规定、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该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如慢性病和低收入人群。因此,弱势群体获得的医疗服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决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前后不同社会经济及健康状况的强、弱势人群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利用情况(包括门诊和住院两个方面),根据不同人群间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差距的改变来衡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的公平性。研究发现,通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立和施行,缩小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状况的强、弱势群体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弱势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都证明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立提高了不同人群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筹资政策调整对宁夏城乡医保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利用2013年和2016年宁夏未参与城乡医保的居民为对照组,已参加城乡医保的居民为干预组,采用倍差法对两组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次均医疗费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随着筹资政策调整,参保组居民的医疗、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增加2.29、1.84和0.45个百分点;医疗、门诊及住院次均医疗费用分别增长531.62元、17.67元和2075.41元。[结论]筹资政策的调整对门诊服务利用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住院次均费用增长较快。应扩大医保覆盖面,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助;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医改政策落实,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下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情况,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和改善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参考。方法运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对不同参保类型居民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住院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运用集中指数CI分析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结果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住院率为6.26%,平均住院天数为12.52天,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为6 269.53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为7 955.95元,集中指数CI值分别为0.021 7、0.049 0、0.046 9和0.069 7。城镇居民参保人群住院率为4.06%,平均住院天数为9.67天,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为8 051.11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为3 891.11元,集中指数CI值分别为-0.341 0、0.035 6、-0.062 5和-0.077 5。结论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住院率、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四个指标的发生均倾向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城镇居民参保人群住院率、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三个指标的发生均倾向于低收入水平人群,平均住院天数的发生具有倾贫性。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方武  杨旭丽  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83-3085
[目的]了解江西省60岁以上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表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中两周就诊率7.01%,年住院率6.00%。城市老年患者主要选择县区级医院就诊,农村老年患者主要选择私人开业的医疗场所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较低。人均住院费用占人均医疗总费用的79.49%。两周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占总各费用的81.01%和68.29%。[结论]医疗费用与经济收入成为影响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差异。资料和方法:收集陕西省眉县样本家庭成员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相关数据。结果: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的门诊服务需要和利用、住院服务需求都较高,但是其住院服务利用在三种医保覆盖人群中最低。结论:医疗保障制度对参保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很明显。通过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完善现行医疗保障制度,逐步缩小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差距,加强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提高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基于集中指数进行研究。结果:(1)我国医疗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正,但其取值和显著性随时间推移而下降;(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集中指数的贡献总体为负,且绝对值呈扩大趋势;(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集中指数的贡献为正,但前者的影响有限。结论:我国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逐渐改善;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这表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提高公平性的重要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公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年安徽省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门诊服务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3、-0.02和0.05;贫困人群住院实际利用水平低于富裕人群;年住院次数与年住院天数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3和0.29,需要预期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和-0.03,标化后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O.22和0.32。结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需要引起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普洱市的布朗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年龄16岁以上的布朗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布朗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2%,慢性病就诊率为12.7%,住院率为13.8%。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是其共同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文化程度对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各项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集中指数均偏向高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组中,两周就诊、次均门诊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的集中指数偏向高收入人群。[结论]布朗族高龄及低收入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差,应将政策及卫生服务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及高龄人群倾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各类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程度,并对不平等进行相关因素的分解测算。方法:利用现场调研获得的全国6个省16个市31个县市区的8 676名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测算各省、市和县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情况。利用回归分析和集中指数分解等方法测算分别参加三种医疗保险的群体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和标化后的不平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以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参照,测算我国2014年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经回归方程分析,控制经济、年龄及地域等因素间接标化后的三种主要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0.133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0.122 5,新农合为0.099 4,较未标化之前都有所改善。结论:从集中指数反映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来看,辽宁省参保群体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陕西省的不平等性较差。三种主要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性存在差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不平等性最大,次之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的不平等性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拉祜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入户调查年龄16岁及以上的拉祜族居民565人。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拉祜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8%,慢性病就诊率为11.0%,住院率为10.8%。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其共同影响因素;性别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对两周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中,两周就诊情况、慢性病就诊情况、住院情况的集中指数偏向高龄人群,其余指标集中指数偏向低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其门诊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均存在差异。[结论]拉祜族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均存在不公平性,应多关注少数民族贫困、高龄人群,将政策及服务力度向其倾斜,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CHARLS 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是否存在不公平问题;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619和0.1050,集中曲线均位于绝对公平线的下方。通过集中指数分解法发现,对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退休金金额;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对住院服务集中指数贡献为正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贡献为负向且贡献率较大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的不公平指数(HI)分别为0.0739和0.1339,说明老年人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结论: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问题,经济水平是不公平的第一位贡献因素,需要类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缩小不公平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年广州市政府医疗机构补助在不同经济水平人群中的分布并评价补助受益的公平性.方法:主要利用广州市2008年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运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分析人群获得政府医疗机构补助的情况.结果:从绝对公平角度分析,门诊补助、住院补助及医疗总补助的分布均向富裕人群倾斜;其中,20%最富裕人群获得42.7%住院补助而加%贫困人群仅享有19.8%,其集中指数为0.36,提示住院补助的公平性较差.从相对公平角度分析,门诊补助公平性较好,而住院补助分布情况与人群经济水平分布一致,没有很好的发挥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健康脆弱人群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住院补助Kakwani指数为正值说明相对公平性较差.结论:政府医疗补助应向农村倾斜,加强基层建设,针对贫弱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前襄阳市建立了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上做到了全社会各种群体的全覆盖。但是也存在着医保制度“多元结构”、管理“政出多门”、经办机构建设滞后以及基层医疗服务嘲构建设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逐步探索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制度、完善医疗保障与城乡医疗救助的制度衔接、建立统一管理体制、优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等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