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牡蛎:功效主要为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症靶为眩晕,失眠,汗出过多,白带过多,反酸。标靶为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淋巴结结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牡蛎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经验与使用注意事项中,牡蛎质重,宜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临床使用牡蛎煎服剂量多为9~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牡蛎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牡蛎为牡蛎科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神农本草经》案说文云:“牡蛎有三,皆生于海”说明在汉朝以前三种牡蛎皆入药。 牡蛎是常用中药,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常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呜,瘰疠痰核,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等症。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牡蛎主含80%~95%  相似文献   

3.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铁、钾、钠等。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经。有镇惊安神、平潜肝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等功能。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镁、铝、硅及氧化铁等。性味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化痰等功能。两药合用,相得益彰。今将两药的运用,结合临床经验分述如下,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4.
牡蛎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韵  徐波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2):1345-1349
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为药食同源。牡蛎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糖原、大量的活性微量元素及小分子化合物,其壳中含有大量碳酸钙。牡蛎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保护肝脏、降糖、抗肿瘤、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牡蛎肉、牡蛎壳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牡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蒋薇 《河北中医》2005,27(1):34-35
中药龙骨、牡蛎为临床常用药物,且常作为药对在方剂中出现。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二经;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肾二经。二者均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效。龙骨尤善镇静安神,牡蛎长于软坚散结。笔者临床配合其它药物用于多种疾病,尤其在妇科疾病方面应用更为广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人肝、肾经.一般教科书多认为其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谓牡蛎"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名医别录>言其可治"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本草备要>对其作用描述得更清楚:"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聂惠民教授善读医书,勤于思索,常用牡蛎治疗外感咳嗽、烦躁惊狂、颈腋瘰疬、带下泄利等病症,把牡蛎所具有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龙骨、牡蛎均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其中,龙骨主入心经,长于镇静安神;牡蛎偏入肝经,善于平肝潜阳,并有软坚散结作用。近年来,笔者重用龙骨、牡蛎,通过巧妙配伍,用以治疗多种疑难顽症诸如哮喘、高血压、银屑病、精神分裂症、面肌痉挛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炮制方法对牡蛎中微量元素煎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现代的药书中,有关牡蛎的记载多为生用平肝潜阳,煅用收敛固涩。目前,对牡蛎炮制前后煎煮液中微量元素的改变尚无报道。鉴于微量元素是中药的有效成分,我们测定了牡蛎不同炮制品煎煮液中铁、锰、锌、铜等  相似文献   

9.
师会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3):102-10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首见于《金匮要略》,系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7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摄阴补阳,安神固涩的作用。笔者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室性早搏及心房纤颤各1例,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牡蛎壳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运用红外、元素分析和凯氏定氮法等手段分析了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牡蛎壳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活化能均值为125.40 kJ·mol-1。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的钙含量分别为34.59%,35.1%,氮含量分别为0.037 4%,0.011 6%;红外分析表明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均含有CO32-的透射峰,但是煅制牡蛎壳中1 702 cm-1处C-N键透射峰强度明显减弱。结论:牡蛎壳与煅制牡蛎壳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着差异,煅制牡蛎壳中和胃酸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