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比较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单一血常规指标检测和联合检测的... 相似文献
2.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中经常开展的项目.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分类.现将血常规检查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加以介绍.一、红细胞计数(RBC):1、正常值:男450~500万/mm~3,女400~450万/mm~3.2、临床意义: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输送氧和营养物质给机体组织,同时也从组织中携带出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为了满足环境的需要,细胞的数目常有一定变化.如初生的婴儿,因胎内氧气不足,红细胞较成人高;年青人比成人稍少;长期居住高原的人较高;体力劳动、精神兴奋、气候变化等均可使红细胞数暂时增高.病理性增多:①相对性增多:见于霍乱、副霍乱、大面积烧伤等严重脱水、血液浓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4.
<正> 目前,世界各国新合成及正在使用着的药物种类繁多,由于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发生了各种各样中毒反应,甚至是未预料到的过敏反应,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后果。本文仅就损害造血系统的药物结合我院10年来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自1973年3月~1983年3月间我院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20例.其中与药物有关者12例(60%),与药物无关者8例(40%).与药物有关组年龄为6~68岁,平均为40岁;男5例,女7例。死亡6例占50%.其中急性再障3例,病程(发病至死亡)分别为2、4、8个月,平均病程为4、7个月;年龄分别为6、19、27岁,平均为17.3岁。慢性再障9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自发病至死亡及目前仍然生存者最短为4年,最长为16年,死亡者平均生存期为9年. 相似文献
5.
李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30(2):141-142
海晏地区白细胞减少症调查报告浅析李全白细胞减少症的人群患病率限于条件,近期未见较大规模调查报告,现将在海拔3500米海晏地区查783人白细胞减少症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查783人,工人400人,干部及其它人员383人,均为移居高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缺铁性贫血的模拟诊断,培养学生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方法 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并设正常组以获取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以模型组大鼠模拟临床门诊病例,学生依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鼠在低铁喂养第4周就开始呈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的特征,第5周开始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征,第6周模型大鼠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的特征,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初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结论 模拟诊断实验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补血方防治化疗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利可君片每次2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疗补血方,每日1剂,早晚2次,两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化疗补血方在防治化疗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
目的探讨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铁性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补铁治疗同时加用乌梅消食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铁剂治疗,在第4、8、12周分别进行血象、血清铁蛋白、中医症候积分、肝肾功能检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评估等。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从治疗后第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白细胞回升的速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8周、12周后两组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改变,两组患者在后8周服用铁剂过程中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结论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疗效肯定,而且在临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血常规检查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该院诊治的18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血常规健康人员100例,将参与该研究的所有对象分成两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血常规健康人员作为血常规健康组.对他们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血常规检查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的WBC减少率、WBC正常率、WBC升高率分别为36.25%、61.25%、2.50%,PLT减少率、PLT正常率、PLT升高率分别为23.00%、70.00%、1.25%.结论 血常规检查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发热、贫血、白细胞减少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陈益平1病历摘要患儿,女,21个月。因发热一周入院,为不规则热,体温38.5℃~40℃,偶有咳嗽,大便溏薄,日解2~5次,有粘液,无脓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曾予青霉素等治疗无效,家族史无殊。体检:体温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肢多普勒检查对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疾病(PAD)的临床价值,为早期诊治糖尿病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门诊1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四肢多普勒检查,测量踝/肱指数(ABI)值,并对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6例糖尿病患者中ABI正常者(ABI 0.9~1.3)74例(A组),ABI异常者(ABI<0.9或>1.3)32例(B组)。两组间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四肢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为糖尿病足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此检查具有无创、简便、可靠、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检查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的珠蛋白合成障碍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在胎儿期死于宫内或出生后几年夭折,个别重型患者终生依赖输血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地贫的发生情况和基因分布,作者对11565例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筛查及基因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女患,53岁。于1997年2月5日就诊。该患一年前开始乏力,皮肤偶见淤点,未予注意。近4月觉头晕、眼花、纳差。近3月不规则阴道流血(已绝经6年),稍事活动即心慌气短,间断双下肢浮肿,尿为浓茶样:该患4年前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地塞米松一日一片至今,查体:107/6.7kpa T:378℃,满月脸,充血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轻度感染;心率:100次/分,肝轻大肋下1横指,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减少症辨证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祖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2):42-44
笔者从81—86年中共治疗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1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和一般情况 病例选择:治疗前经三次以上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在4000个/立方毫米以下(多数在3000个/立方毫米以下),并使用各种升白细胞药物而疗效不佳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医疗单位女性工作人员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分布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为医务工作人员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职工体检血常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中贫血患病率6.47%(76/1174)高于男性贫血患病率0.44%(2/4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白细胞减少症患病率6.30%(74/1174)高于男性为1.96%(9/45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女性贫血患病率远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医务人员存在特有的月经周期有关,预防贫血应当引起女性的重视.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性别差异各不相同,可能与暴露在致病因素侵袭机率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丁果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79,(1)
近年来,白细胞减少症较常见,用西药治疗其疗效尚不够理想,为此,一些临床工作者在中医药方面对本病进行了探索,试图在疗效方面能有所突破,本文就近年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