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老中医王大增教授在学术上重视“女子以肝为先天”,推崇宋代陈素庵、清代王清任、傅青主和叶天士,尤对陈氏《妇科医要》赞赏备至,深得其学术精髓。首创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独辟清心平肝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现将王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4月 ,用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5 7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5 7例中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4 9岁 ;病程最长 13年 ,最短 2年。月经失调者 34例 ,痛经 4 2例 ,不孕2 9例 ,有人流史者 34例。临床表现以渐进性痛经为主要症状 ,伴不孕、月经过多及性感不快等症状。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0年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2 治疗方法以四逆散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 :柴胡 6 g,元胡 10 g,赤… 相似文献
4.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组方用药须针对瘀血阻滞的病机特点,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以达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韩冰教授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机,临证可分为气滞血瘀、痰湿血瘀、肾虚血瘀、湿热血瘀、寒凝血瘀五型,分别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部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疑难病之一.随着内窥镜的不断普及,其确诊率逐步提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痛经呈渐进性加重,性交痛,盆腔包块或触痛结节,月经失常,不孕等.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其临床症状归属中医的"痛经"、"瘕"、"月经失调"、"不孕症"等病证范畴.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和手术治疗,但前者副作用大,后者病例选择受限,且二者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8.
李光荣教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不同程度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所引起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本病可发生于身体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临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根据其症状、体征,属"癥瘕"、"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司徒仪 ,女 ,生于 194 6年。广东省广州市人。196 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妇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从事妇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曾承担各级科研课题 15项 ,获得各项科研成果 4项。尤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治疗 ,开展内服外治综合疗法 ,疗效较好。近 3年来 ,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5 0篇 ,出版著作《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现代疑难病治疗精粹》两部。 1996年 ,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许淑芬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4,2(3):6-8
Bi condition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pathogenic factors, namely skin Bi condition, vessel Bi condition, tendon Bi condition,muscle Bi condition and bone Bi condition. In TCM categorization, Bi condition is usually categorized in the light of the nature of the pathogenic factors such as wind, cold, dampness and heat.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介绍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汪教授提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营卫失和者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调和营卫,肺脾气虚者常用玉屏风散合异功散加减,以补肺理脾;支气管哮喘治从祛风化痰、固本御风,哮喘发作时当祛风化痰、宣肃肺气,哮喘缓解期应补益肺脾肾之气血阴阳,最终固本以御风;热、郁、痰、瘀为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理要素,病毒性肺炎当治从清热解郁涤痰化瘀。 相似文献
16.
王琦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琦教授是中医临床大家,不仅擅长治疗内科杂症,也擅长治疗各种男科疾病,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病机上尤重血瘀,治疗上以疏通为第一要义,灵活运用经方、名方,一方为主辨证加减;在药物选择上,除辨病辨证选择方剂和药物外,同时发挥药物特性,擅用药对、专药。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慢性头痛的经验,病因病机在于上实下虚;辨证灵活,重视瘀血;治疗上,因人制宜,善用引经药,虫类药。 相似文献
18.
王晞星教授擅长治疗胰腺癌,本文总结了王晞星教授对胰腺癌病因病机的分析,和他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