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指征和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生活质量及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8月‐2016年9月实施PDCA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共37例,总结两年内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评价,总结满意度表现,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自身业务能力评分及院内感染率。结果第一年度间,医护工作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67.57%,第二年度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职业防护、风险管理、细节控制及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第二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度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科室工作者对于器械分类与回收、消毒灭菌知识、质量检查及无菌意识等指标评分第二年度均高于第一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该院出现的院内感染例数共69例,其中因医疗器械灭菌质量较差而导致的院内感染发生24例(34.78%);第二年度经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护理质量管理后,该院感染例数共71例,其中因医疗器械质量导致的院内感染率仅为6例(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医护人员表示对管理模式感到满意,且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前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治疗前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治疗前行个体化门诊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的配合度、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配合度98.46%,不良事件为零发生,满意97.69%)明显高于照组(配合检查度94.61%,不良事件发生0.76%,满意度9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前,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服务,能显著提患者的配合度、满意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减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门诊输液室标准工作流程进行输液和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树立良好医院形象、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升生命质量,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65-167+171
目的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7月就诊的39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7)和对照组(n=19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因素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9.34±9.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6%,投诉发生率为7.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0%和1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188例(95.43%),明显高于对照组154例(7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及投诉率,推动门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唐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57-15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自2016年12月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采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SAS、SDS评量表评价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态,同时统计不同时期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价值。结果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施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护士的SAS与SDS评分为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后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6.67%(4例),实施前各类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20.00%,实施前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研究PDCA循环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甲组60例,乙组60例,甲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干预,乙组接受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00%明显较甲组30.00%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8.36±2.14)d明显较甲组(3.65±1.34)d长,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甲组83.33%,差异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康复科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88例,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院门诊换药室护士4例,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区段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4.5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3,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04%,显著低于对照组(13.40%,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在镇平县人民医院泌尿科接受治疗并实施插管的患者81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4%(1/41),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就诊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门诊就诊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5±4.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6±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5%,较对照组的74.12%,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可以显著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登封市中医院内一科住院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12月的8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2017年1—6月的80例患者接受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和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8%)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有助于提升护理水平,安全性高,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前后的患者各78例,对比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79.49%VS 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路径可以显著降低门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两组医护人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明显降低了麻醉专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划入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分别接受PDCA循环急诊护理和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3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91.7%;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7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例,用药错误2例,非计划拔管2例,医疗设备故障1次;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3例,用药错误4例,非计划拔管3例,医疗设备故障2例,分诊错误3例;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85例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85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56±1.6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06±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改善留置T管引流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0例T管引流患者分为实验组(2013年9月~2014年3月)和对照组(2013年3~8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于术后第3天及出院后拔管前1 d进行焦虑评分,采用科室医护人员设计的《留置T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3天评分分别为(46.25±9.49)、(51.08±10.6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拔管前1 d评分分别为(41.58±7.95)、(47.83±6.9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患者拔管前1 d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对照组患者拔管前1 d焦虑程度评分稍低于术后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实验组拔管前1 d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我院统一护理安全标识,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7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的84.07%(P0.05)。结论护理安全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