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4 4例 5 3眼白内障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1周、2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角膜曲折力及角膜散光。选角膜缘大切口白内障摘出 4 0例 5 1眼做对照。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 1周视力≥ 0 5者 4 0眼占 75 0 7% ,≥ 0 8者 2 7眼占 5 2 9%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小切口组角膜曲折力变化小 ,稳定快 ,术后各期角膜散光明显小于大切口。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反应轻 ,并发症少 ,散光小 ,视力恢复快而稳定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角膜缘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60例(19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88眼)和对照组82例(106眼),分别行7mm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与常规角膜缘大切口摘除白内障,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和散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恢复快,散光少。结论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不需要昂贵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20例(142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116例(136眼)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结果小切口组术后1周、2周、1个月裸眼视力≥0.5的眼数分别为106眼(74.64%),117眼(82.38%),130眼(91.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0.88±0.41)D,术后1周为(1.55±0.58)D,术后2周为(1.33±0.45)D,术后1个月为(1.08±0.46)D,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角膜散光高于小切口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及防盲工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声乳化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少及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1]。我们自1997年10月开始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共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131例、139只眼,并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其中男63例,女68例,34~87岁,平均60.5岁,老年性白内障116只眼,糖尿病并发白内障15只眼,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三联术5只眼,核硬度、级30只眼,级83只眼,级23只眼,级3只眼。术前视力光感到0.6。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  相似文献   

5.
巩膜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上方与颞侧切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巩膜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采取不同部位切口的疗效和技术。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76眼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上方与颞侧巩膜隧道切口 ,行 7.0mm弦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植入光学部直径 6 .5mm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颞侧切口组 37眼术后 35眼 (94 .6 % )产生循规性角膜散光变化 ,上方切口组 39眼中 34眼(87.2 % )产生逆规性角膜散光变化 ,即全部病例中 90 .8%出现逆切口的角膜散光变化。上方切口组早期角膜散光绝对值大于颞侧切口组 (P <0 .0 5 )。随术口愈合散光度数逐渐减少 ,两组间的角膜散光差异也减少 ,术后 3月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两组间的各期视力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采取的上方与颞侧的切口在视力和角膜散光控制上远期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8眼)白内障病人采用9点到12点方向反弧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30眼(62.5%),术后1个月视力达0.5以上者36眼(75%),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结论:该术式不需昂贵设备,且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肖键 《华夏医学》2000,13(6):748-749
在白内障手术中 ,手术部位、切口与术后视力、散光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 ,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得到了推广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高了视力 ,降低了术后散光 ,但由于价格昂贵 ,目前仍不能普及。因此 ,寻找一种减少术后散光 ,提高视力的手术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我院自 1997~ 1999年采用小切口隧道式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180例 2 41眼 ,分小切口组和常规手术组。小切口组 91例 12 8眼 ,双眼 37例 ,左眼 2 1例 ,右眼 33例 ;男 32人 ,女 5 9人 ,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82例 (2 0 1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角膜缘切口或巩膜瓣切口。于术后不同时期观察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巩膜瓣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明显降低 ,与角膜缘切口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改良手术切口可减少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 ,提高复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后角膜散光变化的影响。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69例(83只眼),根据切口位置分为两组:1组为透明角膜切口39眼;2组为巩膜隧道切口44眼,分别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术前、术后1周、1、3月行Orbscan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结果:术后1周、1月手术源性散光1组均大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1组散光>2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手术源性散光,比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大,但术后3月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眼科收治的75例(9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63例(79眼),占80.6%,其中≥1.0者16例(21眼),占21.4%;5例(5眼)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其余70例(93眼)矫正视力均达0.3以上.术后1周行验光检查,散光绝对平均值为(0.86±1.52)D.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脱盲、脱残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治疗各类型白内障手术的观察效果。方法:对177例183眼各类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0.5占61%,矫正视力≥0.5占82%。结论:超声乳化术切口小,损伤少,视力恢复快而稳定为其优点,但技术操作要求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直线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国产显微镜及器械在角膜缘右上角象限为白内障患者270例、294眼做垂直斜型内大外小切口,信封式截囊,水离核,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囊袋内植入5.5mm宇宙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周视力≥0.5216眼(72.4%),术后1月视力≥0.5252眼(85.9%)。术后角膜散光度与同期常规超声乳化术组124例、136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线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设备价廉,手术效果与超声乳化相当,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优点。方法:对比6 mm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结果:临床观察术后1月的疗效,小切口组视力恢复优于后者(P〈0.005)。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8只眼)过熟期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辅助染色,观察撕囊过程及术后疗效。结果:58只眼中54只眼完成连续环形撕囊,3只眼行截囊术,57只眼植入人工晶体;1只眼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矫正)均有提高,术后3 d视力>0.3者48只眼(85.1%),术后7 d视力>0.5者53只眼(91.4%)。结论: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过熟期白内障安全有效,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在表面麻醉下 ,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 2 2 0例 ,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将术中疼痛分为 5级 ,通过问卷调查 ,评价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除对术毕球结膜下注射感到疼痛外 ,患者均能耐受并配合完成手术。结论 :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能提高手术速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1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急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矫正视力>0.5者17眼,0.05~0.5 12眼,<0.05 2眼。术后27眼眼压正常,4眼药物稳定眼压。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切口组明显高于常规大切口组。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好 ,恢复快 ,且该术式无需昂贵仪器 ,手术费用低 ,因此该术式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侃 《实用全科医学》2010,8(5):583-584
目的观察正常眼压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将289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眼表麻醉,后者给予球旁浸润麻醉后压迫软化眼球,均统一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疗效。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提高幅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眼压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安全、快捷、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曾晓燕 《四川医学》2011,32(7):1103-1104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值入术的效果。方法 600例600眼白内障,均为当地白内障患者,术前检查视力在光感至0.2之间,无手术禁忌证,均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视力0.3以上565例,脱残率94.16%。术中、术后并发症:有术中后囊膜破裂致玻璃体溢出4例(0.67%),术后角膜反应性水肿有45例(7.5%),虹膜炎症反应21例(3.5%),前房积血10例(1.67%),暂性高眼压5例(0.83%),经治疗后均已恢复。结论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可靠,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不失为防盲复明手术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为老年性白内障154例、164眼植入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状况。结果:164眼中,16例(9.7%)发生术后低视力(视力<0.3),其中2例(1.2%)视力低于0.05。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角膜斑翳、有青光眼手术史、高度近视各2例、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眼底出血各1例。手术并发症致低视力3例。结论:术后低视力主要与伴有眼病尤其是眼底病变、手术并发症有关,因此,要重视术前检查,以便估计术后情况,手术操作要细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