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 男 ,2 7岁 ,银行职员。无吸咽嗜好。以间歇性声嘶逐渐加重半年 ,不伴咳嗽、痰血及呼吸困难 ,来本院就诊。查体 :全身一般情况可 ,颈部未扪及肿大之淋巴结。咽后壁粘膜慢性充血 ,双侧扁桃体增大Ⅰ°。间接喉镜见 :双侧室带正常 ,双侧声带慢性充血 ,边缘稍肥厚 ,左侧声带表面与边缘移行处、近前联合部位有一暗红色不规则条索状肿物 ,约葵花仁大小 ,其基部稍宽 ,表面光滑。双声带活动对称 ,声门闭合欠佳 ,声门下无异常。胸透 :心肺未见异常。门诊以左侧声带肿物待查 ,于 1996年 8月 2 2日在表麻间接喉镜下行左侧声带肿物摘除术 ,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5 0岁。因声嘶 2年加重伴呼吸困难 1个月入院。 2年前因滥用嗓音致声嘶 ,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 ,近 1个月因“感冒”症状加重伴吸气性呼吸困难 ,体力劳动及仰卧时更明显 ,有喉鸣音 ,无窒息及咯血。间接喉镜下见声门处有一约 15 m m×10 m m的肿物 ,质软 ,形状不规则 ,呈灰白色 ,吸气时部分肿物进入声门下 ,呼气时肿物略上移见肿物的蒂位于右声带前部。诊断为右声带息肉 ,在全麻插管后行支撑喉镜检查 ,见息肉位于声门中前部 ,麻醉管位于声门后区。用钩状针刺入肿物并提起 ,见其短蒂附于右声带中前部 ,用喉剪沿其附着处剪断取下 ,创面修…  相似文献   

3.
<正> 男性,27岁,工人,于1991年8月20日入院。主诉声嘶14个月,加重10个月。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入院前曾在我科诊查,喉部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喉纤维瘤。体格检查:全身无异常发现。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下见:声门前1/3至前联合处有4mm×4mm3×mm 乳白色肿物,表面光滑,基底部有蒂,肿物于声门前段上下活动,吸气和发声时肿物进入声门下,声带闭合严,当呼气及咳嗽时肿物则上升至声带表面及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70岁 ,因声嘶、呼吸不畅 30年 ,症状加重 5h来诊。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入耳鼻喉科。查体示神志清 ,憋喘貌 ,无明显三凹征 ,口唇轻度紫绀 ,声嘶 ,体温正常 ,胸透肺纹理增强 ,心电图无异常。行间接喉镜检查见声门处有 1约青豆粒大小肿物 ,表面暗红色 ,粗糙不平 ,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蒂较短粗 ,与右侧声带相连 ,声门狭窄 ,会厌、梨状窝无异常。常规术前准备 ,以1%丁卡因于口咽、喉咽部喷雾表面麻醉 ,在间接喉镜引导下 ,分 3次将息肉切除。术中出血量少 ,患者自感呼吸通畅 ,术后给予抗炎 ,雾化吸入治疗 5d ,病理报告为“声带上皮良性增…  相似文献   

5.
咽喉气管淀粉样变性较为少见,常需病理检查确诊。现将我科1991年至1995年住院治疗的3例咽喉气管淀粉样变性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2岁,主因声音嘶哑2a于1991年7月11日入院。患者2a前出现声嘶,觉咽干。1990年4月在外院行喉部手术,具体不详,术后声嘶暂时好转,以后逐渐加重。查体:颈部左侧可见斜行瘢痕,颈前正中近胸骨上窝处可见圆形瘢痕,间接喉镜检查:左侧室带近披裂会厌皱襞处见基底较宽的肿物,超过中线,遮住左声带,表面光滑,呈淡红色。入院后行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左室带肿物,前达会厌喉面根部并超越中线,外后达披裂会厌皱襞,声门下前方也…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4岁,呼吸不畅伴声嘶20余年。他院诊为支气管哮喘予以对症治疗,效果不显。2001年4月10日因声嘶、咳嗽、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检查见患者消瘦,鼻部、咽部黏膜干燥、萎缩,鼻腔无异常分泌物及脓痂,无异味。间接喉镜检查示会厌抬举差,声带处于旁正中位,薄且边缘锐利,动度差,声门下见淡红色肿物,以声门下肿物,呼吸困难Ⅱ度收入院。予以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2 9岁。因声嘶 2年于 1999年 9月 7日就诊。患者 2年前因感冒后声嘶 ,经口服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声嘶渐加重至失声 ,不伴喉痛 ,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 ,无咯血及形体消瘦。体检 :一般情况好 ,间接喉镜下左声带前端及右声带中后 1/ 3处各有一黄白色豆腐渣样新生物 ,范围约 0 .3cm× 0 .2 cm,声带动度好 ,慢性充血增厚 ,披裂无充血肿胀及新生物。局麻下行纤维喉镜检查 ,清除声带表面新生物并送活检。结果示炎性坏死组织及真菌团块 ,诊断为霉菌性声带炎。给予伊曲康唑 2 0 0 mg日服 1次 ,1月后复查 ,声嘶明显好转 ,声带表面黄白色新…  相似文献   

8.
吴斌  赵旭  陈有勇 《北京医学》2014,36(1):48-48
患者男.38岁。因声嘶5年加重伴疼痛2d.于2010年6月15日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无诱因声嘶,伴咽异物感,无睡眠打鼾或憋气。入院前2d伴咽喉疼痛,轻度憋气。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咽黏膜无红肿,扁桃体不大.会厌无红肿.声门区及声门上区巨大息肉样肿物.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呼吸时飘在声门间,影响声门闭合.声带全貌窥不清。声门呼吸部内收及外展运动良好。术前纤维喉镜检查同上。入院诊断:声带息肉.急性喉炎。  相似文献   

9.
孔某某,女,35岁,病志号 103804。主诉呼吸困难五年,加重半个月。既往按哮喘病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神志清楚,吸气性呼吸困难二度伴吸气性喉鸣,无声嘶,间接喉镜下见双侧声带边缘光滑,运动正常,声门下气管后壁可见一红色、表面光滑、广基半球状肿物(图1),约占总气管截面积的2/3,气管狭窄为半月形间隙。颈侧位片可见声门下区约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5 8岁。于 2 0 0 3年 2月 2 0日因声嘶 1个月收住院。入院前患者声嘶逐渐加重 ,有憋气感。门诊检查见左侧声带有肿物 ,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无家族史。心肺无异常。鼻咽、口咽未见异常。会厌抬举可 ,左侧声带活动轻度受限 ,左侧声带膜部新生物未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 ,向后累及声带突 ;梨状窝黏膜无异常 ,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新生物 ,外生型 ,位于声带膜部 ,局限于左侧声带 ,累及声带突 ,声带活动轻度受限。喉CT平扫示左侧声带块状软组织结节影 ,约 0 .6cm× 0 .4cm大 ,声带旁间隙显示不清。诊…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声嘶6个月,伴间歇性失声,言语过多时为著,2003年11 月初前来就诊。查体:间接喉镜见声带前联合处一光滑小肿物,颈部触诊未及明显异常,以“声带肿物”收住院诊治。入院后,行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声门下肿物 0 8 cm×0 6 cm×0 3 cm,表面光滑,质硬,与右声带前 1/3 有粘连。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为“骨软骨瘤”。以“声带前联合下骨软骨瘤术后”出院,院外病例跟踪8个月,患者声嘶症状无明显改善。2 讨论喉部肿瘤不易早发现,临床症状视原发部位而异。患者大多是在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引起声道阻塞、发音…  相似文献   

12.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初期被学者们认为来源于骨骼肌,而目前多数学者认同它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神经鞘雪旺(Schwann)细胞的肿瘤。尽管这种肿瘤的组织发生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仍然具有特征性。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喉GCT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回顾复习GCT文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2007年5月因进行性声音嘶哑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及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但没有咽喉部疼痛及异物感及呼吸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按“声带肿物”行两次活检,病理报告均为慢性炎性反应,经抗炎等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1.2检查方法入我院后查体,间接喉镜下见左声带全长慢性充血,边缘无明显新生物,喉室膨隆,喉内表面黏膜光滑。行喉部CT示左侧喉室延及声门下一约1.5 cm实性肿物,周围组织无破坏(图1)。在支撑喉镜下切开喉室隆起处黏膜,暴露肿物,切取约0.3 cm×0.3 cm×0.2 cm组织活检。活检见肿物位于黏膜下,呈淡黄色,无明显包膜,质地较韧,血供较丰富。图1喉部CT示左侧喉室延及声门下一约1.3 cm×0.8 cm×0.8 cm实性肿物,周围软骨无破坏2结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 患女,72岁,以声哑伴气短渐加重40d,入院检查:声嘶哑,轻度吸气性喘鸣,间接喉镜见喉粘膜肿胀,声门前联合处偏左见一粉红肿物,约蚕豆大小,表面光滑,左侧声带活动受限,右侧正常,声门闭合不良,余未见异常。遂在局麻加强化下行环甲膜切开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声带下缘有可活动性肿物,质硬脆,不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持续性声嘶6年,加重1个月于1999年10月8日入院。患者无咳嗽、咳血痰,无明显呼吸困难和进食阻塞感、呛咳等症状。颈部未及包块。电子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慢性充血,右侧声带活动差,声门下腔后壁右侧见一表面光滑,约 2 cm ×1 cm大小肿物。喉 CT示:声门下腔后壁右侧一密度不均匀肿块影,其内可见“砂粒”样钙化。环状软骨右部结构不完整,声门左右不对称。于1999年10月 13日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十喉裂开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声带中后部下方,环状软骨板右侧明显隆起,右侧声带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9岁,因声嘶、憋气20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20年前曾到济南某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具体性质不详),当时因特殊原因,未治疗,此后症状逐年加重,近1年来憋气症状加重.入院查体:声嘶状,活动后憋气明显,鼻咽部黏膜无充血,咽隐窝存在,两侧咽侧壁黏膜下条索状新生物生长,较局限,咽部黏膜无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部偏右侧局限性黄色新生物,会厌无充血、水肿,抬举可,双侧杓会厌襞、室带、左侧声带黏膜下肿物广泛浸润,外观桔红色、光滑,声门裂狭窄,左侧披裂固定,声门下难以窥视,双侧梨状窝对称,无唾液潴留.喉部CT:左侧喉室变浅,左侧梨状窝处示软组织增厚影,内示小积气影,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示结节样影.  相似文献   

16.
食道癌患者临床上多以吞咽困难就诊,而以声嘶就诊者少见。我科自85年以来接诊1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现报告如下: 例1:彭某,男性,51岁,农民。主诉声嘶逐渐加重三个月。无发热咳嗽,胸部痛、“咽喉炎”治疗无好转。门诊检查:声嘶较重,咽部慢性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间接喉镜下见右侧声带活动好,左侧声带活动受限于旁  相似文献   

17.
樊晓宁  李玉玲 《北京医学》2003,25(3):163-163,166
例 1 女 ,77岁。主因声嘶伴呛咳 ,吞咽困难半年入院。查体 :T 37.3℃ ,营养差 ,消瘦。双颈可触及黄豆大、活动、无压痛淋巴结。咽不红 ,扁桃体不大。桶状胸 ,两肺散在哮鸣音。间接喉镜检查 :左侧室带中部有突出肿物 ,表面欠光滑 ,前联合处及右声带前部有溃疡 ,无伪膜 ,左声带活动弱。纤维喉镜检查 :前联合声门上及会厌根部溃烂 ,左室带、喉室暗红色肿物 ,会厌、喉面为菜花样肿物占据。胸片示两肺广泛性、弥漫性结节浸润性病变。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 (+) ,痰结核菌培养 (+)。病理报告为左室带粘膜结核。诊断 :喉结核、肺结核 (亚血播型 )。…  相似文献   

18.
支撑喉镜下成功摘除声带巨大息肉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9岁,农民,因"声嘶4年,逐渐加重1年,伴呼吸异常感觉2 d"于2004年9月15日就诊,患者诉明显感觉呼吸时有一异物在喉部随呼吸上下活动,不能咳出,无痰,偶尔觉影响呼吸.门诊作间接喉镜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见声门处巨大息肉样新生物,遮盖声门大部,可随呼吸上下活动,不能窥清根部在左或右,但疑为左侧声带带蒂息肉,以"声带巨大新生物"入院.体检: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2/63mmHg.呼吸平稳,活动后无呼吸困难.无紫绀,无心累、心慌.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血凝分析、心电图、胸透正常.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3 6岁。渐进性声嘶两年 ,加重伴偶有憋气半月余。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 ,无憋气现象。口服多种中成药(具体药名不详 ) ,无明显效果。近半月声嘶加重 ,偶伴憋气。于 2 0 0 2年 10月 6日来我院就诊。经间接喉镜检查发现声门前联合偏左侧有一带细蒂的约绿豆大小的新生物 ,可见其随呼吸活动于声门上下。诊断为声带息肉。于 10月 8日在局麻下行“息肉摘除术”。术中因息肉随呼吸上下活动 ,常规方法摘除有困难 ,笔者遂将间接喉钳的钳嘴固定端固定于前联合稍偏左 ,使活动端呈弧形由声门下向上将息肉完全夹住后再摘除之。术…  相似文献   

20.
梁健刚 《广东医学》1994,15(3):190-190
文献报道,原发喉部的真菌病,较为少见,原发于声带并肉芽肿者更为少见,国内文献未见有报道。去年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69岁,因声嘶3天,伴呼吸困难1天而入院。检查:T36.8℃、R24次/分、P80次/分、BP16/9.5kPa,神志清,呈急性病容,吸入性呼吸困难Ⅰ—Ⅱ°,心肺腹无特殊发现,X线胸片无特殊,耳、鼻、咽未发现特殊,间接喉镜检查见披裂充血水肿,双侧声带充血,高度水肿,可见半透明肉芽样广基性肿物,表面有灰白色不洁的分泌物,声带活动受恨,声门狭小,约2mm,即给予抗生素、激素,局部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次日检查:声带充血水肿稍减轻,但双侧声带肉芽样肿物未见缩小,即于表麻间接喉镜下行肿物摘除,送活检。病理报告为(声带)组织呈慢性炎,粘膜间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伴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内见真菌菌丝,考虑为“曲菌”感染。最后确诊为喉真菌病、声带肉芽肿。停用抗生素,口服酮康唑,10%氯化钾,用5%碳酸氢钠雾化喷喉,7天后间接喉镜检查,仅见声带轻度充血,肿物消失,声带边缘光滑,声嘶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后,随访9个月无复发。 例2,女,68岁。持续声嘶7天,伴呼吸困难4天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