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梁绍钦 《当代医学》2011,17(20):43-44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排脓+抗生素静脉点滴和切开排脓后用甲硝唑冲洗+抗生素静脉点滴2种方法治疗扁桃体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扁桃体周脓肿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行切开脓肿后用甲硝唑冲洗+抗生素静脉点滴,对照组50例行切开排脓+抗生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经过3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好转率为32%;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8%,好转率为42%,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对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治疗时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切开脓肿后用甲硝唑冲洗治疗扁桃体周脓肿疗效显著,且疗程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排脓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进行切开排脓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能使患者减轻病痛,迅速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加强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术前、术后细心观察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吴首乌 《求医问药》2014,(21):208-209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切开排脓法与穿刺吸脓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A组患者进行切开排脓治疗,为B组患者进行穿刺吸脓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的一次性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病情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其治疗的平均次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排脓法在治疗扁桃体周脓肿方面具有一次性治愈率较高、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及治疗的次数较少等优势,可作为治疗扁桃体周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周炎和扁桃体周脓肿为腭扁桃体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比较常见。现将该科1998年1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68例报告如下,并对病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扁桃体周脓肿患者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扁桃体周脓肿患者152例,在脓肿期进行手术的有74例,择期手术的有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感染率。结果:脓肿期手术组患者术中单侧出血量为(11.4±4.12)ml,择期手术组患者术中单侧出血量为(23.1±5.21)ml;脓肿期术中出血率为5.40%,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率为16.67%;脓肿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的术后创面感染率分别为6.75%、19.23%,脓肿期手术时间为(10.98±3.24)min,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43±5.68)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23±4.41)d、(16.56±5.22)d。两组患者均无全身感染发生。两组患者在术中单侧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创面感染率、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扁桃体周脓肿患者在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能够降低单侧出血量和术中出血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感染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7.
扁桃体周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窝织炎,继之形成脓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对其保守治疗常有部分复发,目前主张手术治疗,而不同时期手术效果有差异。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在扁桃体周脓肿不同时期手术治疗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45例扁桃体周围脓肿(PA)病例经穿刺抽脓法治疗,89%首次抽脓阳性,需复穿者仅33%,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其中32例,3例(9.4%)复发患侧PA,10例31%发生慢性扁桃体炎.分析显示35岁以下组复发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上组(P<0.01),且复发病例大多数(77%)有既往发作史.结果表明穿刺抽脓法简单易行、疗效肯定,可常规用千治疗PA.基干本文分忻,作者建议预防性扁桃体切除术宜施于年龄35岁以下,有既往发作史的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们采用局部穿刺抽脓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3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16~ 5 5岁。 38例脓肿均为单侧 ,左侧 2 6例 ,右侧 12例。在无麻下 ,用 12号长穿刺针头 ,接 5ml注射器 ,于脓肿隆起处 ,穿刺抽脓 ,直至抽不出脓液为止。然后静脉滴注青霉素、氟美松、甲硝唑 ,每天 1次 ,治疗 5~ 7d。次日复诊 ,35例症状明显减轻 ,除继续应用抗生素外 ,未再行穿刺和其他治疗。 3例局部仍肿胀疼痛 ,再次穿刺抽脓。 5~ 6d后复发 2例 ,第 3次穿刺抽脓治愈。 1次穿刺治愈率 86 .8%,随访 6~ 12个月 ,仅 1例复…  相似文献   

10.
作者将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的常规切口改为扁桃体上极被膜与咽腭弓、舌腭弓交界处切口,排脓后待张口困难缓解后即行扁桃体摘除术。通过对24例患者的观察,具有引流好,手术简便,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24例患者无一例因手术而感染扩散;仅一例患者术后创面少量渗血,平均住院时间仅4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隐匿性扁桃体周脓肿临床较为罕见,如临床医生查体不仔细或经验不足,容易误诊。本文共收集9例此类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周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隙疏松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初起为蜂窝炎,继之形成脓肿。切排术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近年来,我院共行切排术治疗及护理病人7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牙源性扁桃体周脓肿,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我科近十年来共收治该病患者2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24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多在20~30岁之间,最小18岁,最大36岁。农村患者22例,城市患者2例。本组患者发病部位均为单侧。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6年1月至1991年10月曾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110例,对其中79例行脓肿扁桃体摘除术,31例行单纯切开排脓术,并对2种术式进行了分析,评估了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建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96-1397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脓肿的真正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方法:对连续诊治的101例扁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73例患侧的扁桃体被切除,切除之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结果:通过73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溃破,亦无脓瘘,按扁桃体上方之软腭粘膜下发现有感染及/或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这些与扁桃体相邻的腺体在其他非扁周脓肿患者则显示正常形态与结构。结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故应早期切除扁桃体治疗扁周脓肿,以便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穿刺抽吸疗法治疗颌面脓肿的疗效。方法:采用穿刺抽吸治疗方法,对85例颌面脓肿患者(1995~2003年)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痛苦小,不留疤痕的良好效果。与传统的颌面脓肿切开引流术相比在不留疤痕和缓解痛苦上有了较大的改善。结论:对于临床推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扁桃体周脓肿患者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60例扁桃体周脓肿患者,其中脓肿期手术组30例、择期手术组30例,对两组术后疼痛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一次顺利完成手术。脓肿期手术组22例组织反应轻,8例反应重;择期手术组13例组织反应轻,17例反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3.1±0.3)分,择期手术组(3.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2.9±0.5)分,择期手术组(3.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h疼痛程度评分:脓肿期手术组(2.4±0.5)分,择期手术组(2.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术后疼痛较择期手术轻。  相似文献   

18.
临床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传统方法是根据穿刺抽脓确诊。为减轻患者痛苦,我们用B超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扁桃体周围脓肿80例中男60例,女20例;15~70岁;左侧48例,右侧32例;单侧76例,双侧4例;病程...  相似文献   

19.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改制的扁桃体穿刺针,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33例,与前期经传统切开方法治疗同类患者30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上隐窝穿刺组无1例并发症,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组织损伤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6年1月至1991年10月曾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110例,对其中79例脓肿扁桃体摘除术,31例单纯切开排脓术,并对2种术式进行了分析,评估了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