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视盘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程经过、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并辅以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系统治疗和观察了视盘血管炎56例69眼,其中,视乳头水肿型40例44眼,中央静脉血栓型16例25眼,并对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压、视乳头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进行检查。结果:随访1年,5例患者出现视盘颜色变淡,盘周血管可见白鞘,全部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视盘血管炎是一种非特异性内源性血管炎,是对广泛抗原的过敏反应,抗感染和抑制免疫反应可以缩短病程,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视盘血管炎虽属良性眼底疾病,但要警惕少数缺血性改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视盘血管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观察。方法  2 0 0 0余例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视盘血管炎 6 0例 6 4眼 ,男性 30例占 5 0 % ,4 0岁以下者 31眼占 4 1.94 % ;单眼 5 6例占 93.33%。视盘水肿型 (Ⅰ型 ) 30眼占 4 6 .87% ,视力≥ 0 .5者 2 2眼占 34.37%。结论 视盘血管炎Ⅰ型临床表现主要为视乳头充血、水肿、视盘荧光渗漏。视网膜静脉阻塞型 (Ⅱ型 )主要表现为视乳头充血、水肿 ,视网膜出血 ,静脉纡曲扩张 ,静脉荧光充盈迟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盘血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8例视盘血管炎患者行视力、视野、眼压、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进行检查,对视乳头水肿型行头颅CT或MRI扫描以除外颅内病变,所有患者均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患者视力下降程度较轻,均在2个月内治愈,随访6个月~24个月无复发。全部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基本恢复正常视力。结论视盘血管炎为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迅速减轻、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OCT区别轻度视乳头水肿、假性视乳头水肿及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差异的程度。方法: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13例、先天性视神经纤维挤压患者11例、正常者17例,接受神经眼科学检查、自动视野计检查及眼底摄影检查。对假性视乳头水肿中的5例及11例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每例患者及受试者均进行双眼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38m m的圆形OCT扫描。由两人对眼底照相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视神经纤维挤压或视乳头水肿,并进行水肿程度分级。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及方差分析进行评价。结果:RNFL厚度在上下象…  相似文献   

5.
1972年Hayreh探讨了年青人单眼视乳头水肿、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的病例,并作为新的疾病提出“视盘血管炎”的名称。根据眼底病变特点,将本病分为两种临床类型:Ⅰ型即视盘水肿型,Ⅱ型即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型。我们对近年来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视盘血管炎的45例54眼作一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视盘血管炎包括Ⅰ型(乳头水肿型)和Ⅱ型(静脉阻塞型),其中以Ⅱ型常见。Ⅰ型又称视盘睫状动脉炎,通常为一良性过程,眼底和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类似颅内压增长的视乳头水肿。我们自1994年以来对20例(24只眼)视盘睫状动脉炎患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眼压波动对青光眼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eidberg retinal flowmetry, HRF)检查30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各4个点血流,比较20例青光眼患者24h眼压波动大于8mmHg状态下及24h眼压波动小于8mmHg状态下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血流的变化.结果 24h眼压波动小于8mmHg状态下视神经乳头和视盘旁视网膜血流较24h眼压波动大于8mmHg状态下明显改善.结论 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能够明显改善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0眼)误诊为视乳头水肿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视力、眼底、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部B超和头颅CT检查情况等资料。结果:就诊时的视力:0.1-1.0。眼底检查显示所有病例均表现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部分病例可有视乳头或其边缘出血。8例患者中,6例视野正常,2例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及与视乳头相连的弓形暗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显示视盘部分荧光逐渐增强,后期呈斑块状、结节样或不均匀强荧光,持续时间长,其形态、大小无变化,无荧光素渗漏。视觉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可见视乳头隆起,有结节样强回声。结论: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临床上较少见,常被误诊为视乳头水肿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部B超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视盘血管炎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由于炎症原发于视盘血管,又称视乳头静脉炎.本文总结本院1999年10月至2000年8月共26例31眼视盘血管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视盘边缘出血的临床特征,探讨视盘边缘出血常见的疾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4眼视盘边缘出血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60例64眼视盘边缘出血的患者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38例41眼,占64.1%;青光眼14例15眼,占23.4%;视盘血管炎Ⅰ型6例6眼,占9.3%;视盘玻璃疣1例1眼,占1.6%;视盘前血管袢1例1眼,占1.6%. 结论 视盘边缘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它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对眼循环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FN,治疗28例眼循环功能障碍疾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的改变。结果显示:电刺激FN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8例中7例视力增加,6例视野范围扩大;缺血性视乳头病变7例8只眼有7只眼视力改善,5只眼视野扩大;10例视神经挫伤中8例视力提高,3例高度近视眼中2例视力改善。提示:电刺激FN是治疗眼循环障碍疾病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重症化学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因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晚期欲行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复明的住院患者共28例(28眼)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和常规B型超声观察视盘凹陷.根据超声下视盘处球壁形态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有/无视盘凹陷.所有病例均一期完成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术后两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分析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在重症化学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28例中,术前超声诊断有视盘凹陷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例0.05,1例0.1,1例0.12,2例指数/眼前).术前超声诊断无视盘凹陷23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为0.1 ~ 0.8(0.5±0.36).结论 术前超声诊断视盘凹陷可以准确判断重症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复明手术预后视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赵桂玲 《河北医学》2008,14(8):961-963
目的:探讨6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连续收集2003年至2007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最后发展成为多发性性硬化的视神经炎患者6例,对其眼部表现、全身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视神经炎患者51例,6例最后发展为MS。6例发病年龄为16~62岁。其中3例为单眼发病,3例为双眼先后发病。发病时视力下降最低为无光感,最高为0.8,4例存在眼球转动时疼痛。瞳孔光反射在视力较好的两眼表现为正常,无光感1眼直接光反射消失,其余为迟钝。6只近期发病眼中有3只眼发病时为视盘炎,2只眼为球后视神经炎,1只复发眼表现为视盘颜色变淡;3只先前发作的均有视神经萎缩表现。其中3例检查血沉,结果为12~18mm/h,均正常范围。6例患者中有1例无眼外症状,第二次发病时行头部MR检查发现颅内多发病灶,确诊为MS。5例出现下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其中4例检查脊髓MR发现病灶确诊,1例依靠病史诊断。结论:MS是视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视神经炎的11.8%。因检查手段和观察时间等原因,这一比例应该更大。在我国多以脊髓损害为主。患病时年龄,视力下降程度,视乳头是否波及,有无眼部疼痛对判断视神经炎是否最终发展成为MS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中1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4.9%。有光感以上的10眼中9眼视力有提高;无光感的6眼中3眼视力有提高(P=0.118)。伤后3~7天手术12眼,术后视力有改善的10眼;伤后>7~16天手术4眼,术后视力改善的1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无需开颅,侵袭性小,头面部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无光感或伤后较长时间者,也不应该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视神经挫伤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全身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3d,并加用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经筛窦视神经管减压术后3个月观察。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视力无提高2例,无光感~0.06患者13例,无光感~0.1患者4例,无光感~0.3患者5例,无光感~0.6患者1例。结论视神经挫伤应早期及时药物联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神经导航技术外科治疗颅骨纤维异常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u JD  Zhao JW  Yin DL  Liu HC  Qiu E  Zhang JL  Zhang T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808-812
目的 评价神经导航技术在外科手术治疗颅骨纤维异常增生中的作用和效果,并讨论颅骨纤维异常增生患者的视神经减压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15例颅骨纤维异常增生导致视力下降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5~21岁,平均10.3岁。回顾性分析病变部位、症状、体征、CT影像特点、手术方法和结果。将患者视力分为完全丧失、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和可辨视力表5个级别。提高一个级别或者视力表检查提高0.1为有效,视野缺损的改善也为有效。结果 颅骨纤维异常增生常侵犯额骨、蝶骨体、颧弓、蝶骨大翼和小翼及筛骨,并导致视神经管和眶上、下裂狭窄。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突眼和额眶部隆起。手术15例,其中单侧眶上壁、视神经管减压术13例,双侧眶上壁、视神经管减压术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颅骨纤维异常增生。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1个月,平均11个月,有效为11只(65%),无变化为6只(35%),无视力下降及其他副损伤者。结论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颅骨纤维异常增生引起的视力下降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明显,视力低于0.1者提高视力可能性小。但视神经由于压迫移位,用神经导航技术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科2003年4月至2004年2月10例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6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无效.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术前术后配合予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Opticatrophy,acommondiseasewhichleadstoblindness,respondstofewtreatment.However,acupuncturehasbeenactuallyusedandtheclinicaleffectintreatingthisconditionisratherpreferable.Byusingtheacupunctureformula"Three--EyeNeedling",remarkableclinicaloutcomeisachievedandtheresultoftherelatedelectrophysiologicalparametersfollowingtheacupuncturepracticeintreatingopticatrophyhasbeenobserved.METHODSClinicalD8tsTheclinicalmaterialswerecollectedintheSpecialClinicofOpticAtrophyoftheDepartmentofAcupunc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16例视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7例;年龄2~53岁;视神经胶质瘤位于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4例;有视力下降者15例,视野缺损者12例;眼底改变者7例。伴头痛者4例;眼痛者2例;眼突者1例;颅压升高者2例;性早熟者1例。16例患者CT和MRI检查结果均显示阳性改变。16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有3例术后辅以放疗。术后有8例失明,7例视力下降,1例死亡。病理诊断:视神经星形细胞瘤14例,视神经胶质母细胞瘤1例,1例未做病理学检查。结论视神经胶质瘤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多为良性,有自限性;成年发病者多为恶性,可引起眼部及颅内不同症状和体征。宜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预后与肿瘤累及范围及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2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强龙静滴和一般辅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1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底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视力、视野、眼底等方面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甲强龙静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改善视野,减轻视乳头的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