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SHCC)患者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34例SHCC中,检出病灶38个,三期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2.1%(35/38),84.2%(32/38),73.7%(28/38)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SHCC可靠的检查方法,能显著提高SHCC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与肿瘤在两期增强中的情况,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的受侵情况。根据胰周血管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明显对比在胰腺期明显优于门脉期(P〈0.01)。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其中胰周血管中断6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3例。24例肿瘤患者中,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1例,术中切除10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比门脉期增强扫描更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扣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江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04-105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445,1经病理确诊患者的CT表现,总结螺旋CT增强扫描和诊断的要点。结果:诊断符合率93.6%,病灶大小平均2.1cm,位置以肝表面和肝右叶多发,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检出。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尤其是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能明显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 s和65 s,对比剂用量100 mL,注射速度3 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与肿瘤在两期增强中的情况,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的受侵情况。根据胰周血管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明显对比在胰腺期明显优于门脉期(P<0.01)。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其中胰周血管中断6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3例。24例肿瘤患者中,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1例,术中切除10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比门脉期增强扫描更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和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结果:56例共发现病灶87个。其中肝左叶33个,右叶64个。肿瘤大小0.5~17.9cm,平均4.2cm。结论:螺旋CT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及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三期或四期CT增强扫描,结合高压注射器技术进行多期CT增强。结果: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使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SHCC)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方法:分析42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CT表现,总结螺旋CT增强扫描和诊断的要点。结果:诊断符合率93.6%,病灶大小平均2.1cm,位置以肝表面和肝右叶多发,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捡出。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能明显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的效能观察。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内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先行多排螺旋CT检查后,再行MRI增强扫描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1)多排螺旋CT的检查结果表明,其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34、P=0.154);(2)MRI增强扫描的检查结果表明,其诊断准确率为95.00%(57/60),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3.077、P=0.079);(3)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不同病灶直径检出率及对病灶包膜特征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但临床诊断中,多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均具有显著诊断效能,均可作为疾病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层螺旋CT检测对于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疑似微小肝癌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和穿刺检查、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检查检出率为97%,准确率为90%。结论 4层螺旋CT对于微小肝癌定性检测和大部分定量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参考意义。对于不典型患者,可以联合多项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以3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并对其进行双排螺旋CT扫描和病理诊断,分析CT扫描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患者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使用CT诊断准确27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为多发的散在结节,且呈低密度或不均匀,边界模糊。结论:使用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以较好地检出患者的病灶,并进行良性和恶性判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中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影像科2017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所有患者均已经在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影像科接受病理检查.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研究,对比检查结果差异,并分析图像与检查费用及时间差异,论证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正>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肝细胞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螺旋CT多期扫描可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2005—2009年笔者对96例小肝癌的CT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增强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提高对小肝癌CT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06年3月~2009年3月选择肝细胞癌(HCC)患者54例,AFP均为阳性,其中男45例,女9例,主要症状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清瘦,偶有黄疸,眼睑、面部黄等。病程3个月~2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肾实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多层螺旋CT机直接增强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6例肾实质癌病例影像资料,就肾皮髓交界期、皮髓增强期及收集系统充盈期3个时期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肾皮髓交界期,肾实质癌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使肾外形扩大、隆起,边界不清,其内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在肾皮髓增强期,肾实质癌可以侵犯肾周筋膜,出现静脉瘤栓或侵犯腰大肌;在肾收集系统充盈期,肾实质癌可以侵犯肾盏或肾盂.结论:MSCR三期增强扫描是肾实质癌准确的诊断方法,对病变治疗方案的制订及手术风险的估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脊柱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均在收治后24h内分别应用X线方法以及双排螺旋CT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将通过X线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通过双排螺旋CT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以手术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不同诊断方法下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双排螺旋CT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对脊柱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的价值,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过程中分别应用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4例(92个)展开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对所有患者分别应用螺旋CT以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方式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螺旋CT诊断准确率75.00%,明显低于MRI诊断准确率100.00%(P<0.05)。相比于螺旋CT,MRI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明显更高,漏诊率、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过程中,相较于螺旋CT诊断,MRI诊断精准性更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联合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48例,使用8排螺旋CT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并对各期CT检查图像重建分析。结果:动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33例(68.75%),显著高于低密度无强化患者15例(31.25%);门静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5例(10.42%),等密度强化12例(25.00%),两者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强化的31例(64.58%);平衡期患者39例(81.25%)为低密度无强化,显著高于混合低密度强化的9例(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排螺旋CT分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 检查在硬化型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高度疑似硬化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MR 检查,以肝脏穿刺活检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其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在83例患者中,肝脏穿刺活检得出硬化型肝癌76例,单纯...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长沙中心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 80 例肝癌患者,均应用 CT 和 MRI 进行检查,比较分析 80 例患者的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结果,不同大小肿瘤的诊断结果。 结果:MRI 对肝癌的检出率为 96.25 %,显著高于 CT 的 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的肝内病灶、肝外病灶数目显著高于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对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为 95.83 %,显著高于 CT 的 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RI 对于肝癌的检出率,肝内、外病灶检出数目及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能更好的为进一步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并分析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MRI检查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为该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116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患者均进行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MRI检查,比较二者对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情况。结果 MRI检查诊断明确率为97.41%(113/116),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明确率为78.45%(91/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变分级的0级检出例数少于螺旋CT低剂量扫描,Ⅰ级检出例数多于螺旋CT低剂量扫描(P0.05),2种检查方法对强直性骶髂关节炎Ⅱ级、Ⅲ级及Ⅳ级病变检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病变检出例数比螺旋CT低剂量扫描多,对骨质异常检出例数比螺旋CT低剂量扫描少。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MRI检查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RI检查较螺旋CT低剂量扫描更具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