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致尿潴留容易引起膀胱及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现就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作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2.
侯春林 《当代医学》2000,6(11):31-31
如何改善截瘫病人的膀胱功能,恢复截瘫病人的可控性排尿,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1995年以来,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初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我们开展了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治疗截瘫后痉挛性膀胱的研究;将12只家犬,制成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模型,并根据骶神经切断方式分成4组。通过尿动力学检测及电生理学观察,记录骶神经根切断前后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选择性切断犬S_1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是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目前尚无一种疗法可以使其完全恢复,由此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肾积水及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首位原因[1]。所以针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五年来,在对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取得一定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是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目前尚无一种疗法可以使其完全恢复,由此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肾积水及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首位原因[1]。所以针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五年来,在对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取得一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重建膀胱功能训练的作用,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63例截瘫患者分阶段联合应用无菌间歇导尿、膀胱区脉冲短波及针灸治疗,制订个体化膀胱功能重建训练计划。结果 63例截瘫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均在4周内恢复自主排尿,训练成功率达100%。结论重建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总结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针灸诊疗特点.方法:通过对诊疗方法、取穴特点、操作方法等几方面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进行归类分析,客观的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诊疗特点、常用腧穴、操作方法、刺激参数、疗程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以上检索策略的检索及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共纳入相关临床文献53篇,其中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3篇,包含随机对照试验14篇,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3篇.最常用的是辨病的诊疗方法,主穴配伍固定.取经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常用腧穴为八髎穴、三阴交、关元、中极、会阳.结论:针灸对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7.
整理、归纳了国内近年来报道的有关电针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动物实验文献,从电针对细胞凋亡、神经营养因子、组织形态、肌肉兴奋性、尿动力学等方面进行阐述,发现电针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但是对于电针治疗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科将康复护理的有关新理论和新技术导入脊髓损伤外科护理工作中,在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面体会颇深,自2007年6月~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脊髓损伤、马尾损伤患者共32例,经过(3~6)个月的康复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侯春林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80-1280
刘医生: 侯教授您好,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问题向您请教如下问题:“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及“膀胱电刺激排尿术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三种术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临床中如何选择该应用哪种手术方法?谢谢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捐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期的训练,手法排尿期以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观察疗效。结果在3周内拔管者5例,25~54天拔管者15例。16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手法排尿者3例,伴有尿失禁者1例,需配合假性导尿。结论利用留置导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家,达到接近生理状态,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0-12+16
目的 探讨膀胱电刺激法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康复治疗部治疗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76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膀胱电刺激法,两组均治疗8 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及残余尿量情况,并比较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8 周后,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和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日均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明显下降(P<0.05 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50,P<0.05)。结论 膀胱电刺激法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在SCI 后NB 患者膀胱功能重建中的作用确切,能更明显改善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歇导尿、排尿训练、呼吸肌训练及排便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缩短,自助排尿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施行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转归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对20例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相关专科评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测定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护理评价。结果:20例成功解决小便困难,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成功率达80%。结论: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能建立节律性的排尿规律,相对自由地介入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和重建膀胱功能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52例脊髓损伤恢复和重建膀胱功能的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中40例出院时脱离尿管,12例未完全脱离尿管。结论脊髓损伤早期采取护理干预,能预防泌尿系感染和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孙智慧 《中外医疗》2009,28(25):130-13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康复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52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间断导尿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45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有6例病人需长期间断清洁导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义  解永林  李春青  洪云峰  赵莉 《吉林医学》2007,28(14):1546-154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方法:24例SCI患者采用留置尿管期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间歇导尿期行手法排尿及寻找扳机点建立反射性排尿等系统的训练方法,观察疗效。结果:2例患者在2周内拔除了尿管,10例在3周内拔除了尿管,12例在22~63d内拔除了尿管,20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2例须行手法排尿,1例须行间歇导尿,1例伴有尿失禁。结论:对SCI患者进行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望宁 《当代医学》2011,17(31):16-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共49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无菌间歇导尿组17例,清洁间歇导尿组16例,保留导尿组16例(该组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为期1个月的无茵间歇导尿、清洁间歇导尿和保留导尿。并对所有患者的尿常规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无茵间歇导尿组、清洁间歇导尿组和保留导尿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9%、6.3%和87.5%,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组(P〈0.05),无菌间歇导尿组低于清洁间歇导尿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在训练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的残余尿在试验前后差异显著(P〈0.05),但无菌间歇导尿组与清洁间歇导尿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洁间歇导尿可促使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并能增强患者的自尊及自主权,建立反射性膀胱自行解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2月收治脊髓损伤(SCI)病人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5—78岁,平均住院天数38天。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手法排尿、反射性排尿三个阶段的膀胱功能训练,其中有8例在3周内拔除了导尿管,24例在25~51天拔除了导尿管,28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能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导尿术。结果:实验组患者83.3%通过间歇导尿术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形成自主排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6.7%;对照组始终未建立反射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 00%。结论: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EI)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疾病,在美国发病率约为30~32/100万,在我国八、九十年代,北京6.7/100万,上海13.7/100万,并有增加趋势。而排尿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是SEI的严重并发症,如何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不幸的是病人经常忽略排尿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训练和康复护理得到改善,这些改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经济消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脊髓损伤术后患者5例,经过3~6个月的康复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