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夹脊穴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 《陕西中医》2011,32(8):1053-1054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电针疗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颈椎2、4、6棘突两侧旁开0.8寸处,两侧各三穴,及双侧风池穴,加用脉冲电疗仪,同时神灯照射颈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活血,增加细胞新陈代谢,可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
朱俊岭 《陕西中医》2011,32(6):728-72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对36例符合条件的病例,给以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本组36例,总有效率94.5%。结论:穴位注射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疗效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蠲痹汤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怡  肖引  张炜 《陕西中医》2010,31(3):350-350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医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4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扩管中西药物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达97.5%;1年后随访,有效率91.9%。结论:针刺及中医药综合治疗可行气血、通经络、调整和改善椎动脉、交感神经之间的关系,恢复正常生理曲度解剖结构,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使椎-基底动脉改善,达到脑部血液循环改善,使颈椎退变而成的眩晕缓解和消除。  相似文献   

4.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46.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日.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毅  王玉芳 《陕西中医》2009,30(6):715-7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在常规选用华素片、复合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的同时又选取双侧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针刺两穴能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此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胃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晓鸿 《陕西中医》2009,30(9):1205-1206
目的:观察电项针加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电项针加腹针;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24.84±2.96,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18.54±2.70,P<0.05。结论:电项针加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姜布平  赵爱英 《陕西中医》2013,(12):1660-1661
目的:探讨毫针联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毫针联合刃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和功能均有好转(P<0.05),且治疗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6%,对照组复发率24%,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联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改善眩晕症状,减少远期复发,疗效优于单纯毫针治疗。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CV)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气血运行不畅,脑窍失养为其主要病机,多见于中老年人.2010年2月-2010年12月,笔者对40例眩晕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针项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调理髓海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理髓海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头部取穴:顶三针、晕听区、调衡三针,颈部取穴:完骨、风池、天柱、颈夹脊。对照组取颈夹脊穴、完骨、风池、天柱。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与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晕听区、调衡三针,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的刺激区,直接刺激,调节阴阳,通行血气,从而达到益充脑髓而止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电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性眩晕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颈得治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针刺选择相应夹脊穴和双侧风池穴,再根据辨证分型配以不同的穴位及中药离子导入用自似处方颈得治;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依次为90%和66%(P<0.05)。提示:本方电针与药物并用,可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脑部微循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11.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俊平 《陕西中医》2009,30(6):717-718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电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对照组50例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针、药、穴相结合,标本皆治,可起到协同作用,具有用药量小,见效快,疗程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徐三文 《国医论坛》1997,12(4):42-43
预性眩晕是因颈椎肥大、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压迫推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推基底动脉痉挛,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以眩晕为主症的病证。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尚缺乏短期特效和远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2年以来,运用颈夹脊穴埋线对68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选择资料较完整的84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8例,男22例,女46例;年龄31岁~40岁者9例,41岁~50岁者28例,51岁~60岁者29例,60岁以上2例;病程1年以内26例,1年~2年28例,2年~…  相似文献   

13.
魏林  刘德鹏 《光明中医》2005,20(3):40-40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 ,治疗颈性眩晕 9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男 4 0例 ,女 5 0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2 0岁 ,病程 3个月以内 6 0例 ,3个月以上 30例 ,颈椎X片及CT有明显影像学改变 ,排除高血压病、梅尼埃病、颅内占位等疾患。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 :风池 (双 )、阿是穴。伴有上肢症状加颈夹脊、曲垣、天宗、后溪。2 2 操作 :根据病情选好穴位 ,严格无菌操作 ,风池穴、阿是穴得气后各注入眩晕工号注射液 (确炎舒松5mg、VitB110 0mg、VitB12 5 0 0ug、注射用水 2ml)…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7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严 《陕西中医》2007,28(8):1063-106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颈性眩晕病人158倒,随机分成针刺组78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推拿、理疗、药物等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取风池、风府和颈椎夹脊穴。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85%。提示: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操作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朱俊岭 《四川中医》2003,21(5):79-79
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弦晕78例,总有效率93.6%。  相似文献   

16.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针灸颈华佗夹脊穴加凤池穴位注射东莨菪硷和维生素B6治疗颈性眩晕75例,结果,治愈45例,占60%,显效30例,占4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5例,治愈和显效各29例,各占44.6%,无效7例,占10.8%,总有效率8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认为,此方法可以减除颈椎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压迫,调节神经和血管功能,促进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通畅,改善脑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6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的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震颤性麻痹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震颤性麻痹 (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 )是一种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从 1 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针炙加穴位注射治疗此病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0例患者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1 0例 ;平龄最大者 71岁 ,最小者 4 7岁 ;病程最长者 5年 ,最短的仅 3个月。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上肢颤动为主取通里、曲泽、三阴交、肝肾、足三里、太冲、佰溪、合谷、命门、关元、肾前穴 ;全身症状严重者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太溪、足三里、旷前、阴陵泉、阳陵泉、前门、关元、肾前穴。再次取穴时 ,除足三里、命门、关元、肾前以取外 ,其它穴位…  相似文献   

19.
针灸与穴位注射对照治疗眩晕证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怡静  王霭平 《陕西中医》2006,27(2):220-221
目的:对比毫针加灸法与穴位注射法治疗眩晕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眩晕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选穴相同,取百会、晕听区(双),风池(双),足三里(双)。但方法各异。治疗组采用毫针加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8.4%,对照组愈显率为8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组,诸穴合用,共奏补髓益脑,熄风潜阳,健脾和胃化痰之功以治眩晕;穴位注射组疗法,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协同作用调理经气,平衡阴阳,改善代谢与分泌功能,而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两组方法对治疗眩晕证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68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改琴  张莉君 《陕西中医》2009,30(7):882-883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取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对照组34例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68.0%。P<0.05。结论:本方法可营养神经、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持久地刺激穴位,调整气血的运行,使精气上输耳窍,与针刺配合共奏止鸣复聪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