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类型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8例急诊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组(A组,112例)和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组(B组,106例),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是否符合输注速度要求、血液污染发生例数、留置导管打折例数,患者对价格的接受度等指标.结果 2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注速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发生血液污染、留置导管打折例数较少(P〈0.01),A组价格更易为患者接受(P〈0.05).结论 在急诊手术中应用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能更有效地防止血液污染,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而且更能保证手术过程中输液、输血通畅;但其造价较高,不易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合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的静脉留置针型号。方法将2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24号Y型静脉留置针组、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组,在静脉炎发生比例相当的情况下观察并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5),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1)。结论在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中,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置管成功率,探讨当前临床上最优的动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对需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通用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B组和C组均为试验组:B组采用ARROW桡动脉专用套管针;C组采用改良Vasocan Braunule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操作均由本院同一住院医师实施,最后对各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粜B、C两组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B组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Vasocarl Braunule套管针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提高动脉采血技术的成功率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方法:对100例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经桡动脉采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记录并观察成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97例,失败3例,进行二次穿刺,且无一例出现穿刺后血肿.结论:使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适宜在老年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提高动脉采血技术的成功率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方法:对100例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经桡动脉采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记录并观察成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97例,失败3例,进行二次穿刺,且无一例出现穿刺后血肿。结论:使用一次性动脉血气针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适宜在老年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1目的探讨提高动脉穿刺血流量的方法,保证急诊透析的充分有效。2资料49例紧急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进行血流透析256次,血流量均达到150ml/min~250ml/min。采用国产一次性16G带孔回转内瘘穿刺针,穿刺成功率98%。3方法3.1加强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做好心理护理解释穿刺的目的,安慰鼓励病人,消除因紧张恐惧而导致的血管痉挛,以至于血流量不足;同时注意选中血管侧肢体的保暖,必要时热敷穿刺部位周围。3.2选择血管,保证血流量动脉多选用足背动脉、桡动脉,静脉多选用肘静脉及大隐静脉。首先穿刺静脉,推注首次肝素后再穿刺动脉,动脉穿刺针为空针…  相似文献   

7.
王虹  梁明娟  邱秀银 《海南医学》2016,(7):1199-1200
目的 比较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和开放式笔杆型带翼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我科收治的16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单纯随机抽样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采用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80例,采用开放式笔杆型带翼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留置时间、堵管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0%)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成功率(55.4%)、堵管率(3.6%)、静脉炎发生率(2.4%)均低于对照组(81.3%、18.8%、12.5%),而留置时间≥3 d率(84.3%)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新生儿输液中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堵管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低,而开放式笔杆型静脉留置针的采血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27-13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对小儿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入院的58 例拟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 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给予触摸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并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2 次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后的平均动脉压。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2 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穿刺后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可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及2 次穿刺成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匡大林 《安徽医学》2014,35(1):119-12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贴膜固定,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护理操作时间,对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艳  崔二平 《求医问药》2014,(3X):252-25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实验,均采用一次性Y型留置针。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63.33%:血管充盈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实验组为90.9%,对照组为88.89%;血管充盈不良成功率比较,实验组为80.65%,对照组为44.83%;留置时间达三天,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64%。结论: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高,有利于减轻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全程可视化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在肥胖病人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体质量指数≥28 kg/m2拟行手术,需要动脉穿刺置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组(L组)和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组(S组);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并发症等。结果L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S组(P < 0.05);S组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均更换对侧桡动脉穿刺成功,L组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病人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针使用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长轴全程可视化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成功率高于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总院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血压及多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患者61例,随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即盲探法(盲探穿刺,BP)31例,超声引导(UG)桡动脉穿刺组30例,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出血、血肿、血管痉挛)发生率、总操作时间。结果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24/30),与BP组51.6%(16/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总成功率为93.4%(28/30),与BP组70.9%(2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穿刺过程中发生血肿2例,桡动脉痉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BP组血肿3-例,出血1例,桡动脉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0.05)。UG组总操作时间(1.4±0.4)min与BP组(3.0±1.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法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减少出血、血肿、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总操作时间,临床效果优于盲探穿刺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入住中南 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0例需要动脉置管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桡动 脉置管)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初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穿刺次 数、并发症发生率、操作耗费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初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耗费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高重症患者桡动脉置管初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并可节省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结合传统触脉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准备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2 ~ 87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U、C2组,每组30人.U组:采用传统触脉定位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C组:采用传统触脉盲探法穿刺置管.记录2组患者定位及准备时间、置管成功时间、一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次数、失败率及血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触脉定位法相比,传统触脉定位结合超声引导法置管成功时间显著缩短(P<0.01),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穿刺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与触脉结合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时间短,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置管成功及并发症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31例使用动态针尖定位法(DNTP) 或角度距离法(AD)行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置管的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一次成功、总体成功、动脉后壁穿透和局部血肿的相关因素。结果 桡动脉前壁深度≥3 mm是穿透后壁(OR=0.314,95%CI:0.143~0.691,P=0.004)和局部血肿(OR=0.250,95%CI:0.107~0.585,P=0.001)的相关因素。使用DNTP方法是穿透后壁(OR=0.303,95%CI:0.138~0.667,P=0.003)的相关因素。结论 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法动脉穿刺置管时,在桡动脉前壁深度≥3 mm的部位穿刺可以减少穿透后壁和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与AD法相比,DNTP法可减少穿透后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at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13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324例,成功率为100%;桡动脉插管成功1320例,成功率为99.70%,其中623例病人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2例,桡动脉痉挛21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2例,前臂肿胀7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不仅创伤小,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穿刺方法对麻醉系临床实习生实施桡动脉穿刺时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其原因并总结最佳的教学方法。方法对需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3组,实习生同样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采用Vasoean^R Braunule^R套管针,A组采用ARROW flash系列带导引钢丝桡动脉专用套管针;B组采用改良Vasoean^R Braunule^R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进行成功率比较:结果在起初接触临床时间至2个月内,B组成功率明显较高(P〈0.05);在之后的实习期间内(2-4个月。4-6个月),A组成功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B组和对照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使用改良Vasoean^R Braunule^R套管针桡动脉穿刺方法能提高麻醉系临床实习生实施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在短期内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自信,是当前理想的临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脉穿刺置管可以实时监测血压、便于频繁的动脉血气分析,是麻醉、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临床技术之一。研究表明,超声引导可以提高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超声引导技术发展迅速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总结了超声引导在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动脉介入诊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诊疗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桡动脉穿刺组(n=80,行桡动脉穿刺)和股动脉穿刺组(n=80,行股动脉穿刺);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卧床时间、穿刺后压迫时间等一般资料、术后出血、动脉闭塞等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桡动脉穿刺组介入成功率为90.0%低于股动脉穿刺组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动脉穿刺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后压迫时间、平均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股动脉穿刺组有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比较,桡动脉穿刺组患者出血、拔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桡动脉穿刺组术后烦躁失眠、尿潴留、穿刺侧肢体疼痛、局部皮肤损伤、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股动脉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创伤小、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董楠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42-143,146
目的:比较不同进针角度对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方法:选取93例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1、研究组2各31例,并依次采取传统20°进针、改进的30°进针和45°进针方式穿刺。比较3组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1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77%,研究组2为93.55%,对照组为74.19%,研究组1、研究组2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与研究组2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2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和45°进针的方式优于传统20°进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疼痛,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