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特点,查找发生原因,改进医院管理。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近三年来结案的55例经医患双方协商或司法诉讼解决、医院给予一定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医疗纠纷患者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年龄分布集中于36-65岁年龄段,城市居民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大于农村居民;医务人员的学历构成以硕士、博士为主,职务构成以副高、高级职称为主;外科科室发生医疗纠纷频数最高,占全院科室的61.82%;医疗技术水平不足是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占纠纷总数的52.72%。结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力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促进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医疗纠纷成因,寻找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办法。方法:检索国内全文期刊数据库,提取近3年来文献资料齐全的文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医疗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高发科室、纠纷防范的最佳措施。结果:剔除不含原始数据、原因归类不清、无科室分类及分类不细的文章,最终纳入1552例案例,进行纠纷原因、科室分布、防范措施统计分析。结论:1552例中形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责任因素47.10%、技术因素38.60%;高发科室外科占30.86%、内科18.43%、骨科14.69%、妇产科11.34%。纠纷防范最佳措施: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全员法律教育和职业责任心教育。  相似文献   

3.
51例医疗纠纷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县级基层医院51例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科室分布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县级医院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发生在手术室,如骨科、外科、妇产科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医院管理角度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纠纷的对策。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有关医疗纠纷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医疗纠纷原因的构成比大小和各科室发生医疗纠纷的构成比大小。结果:医疗过失构成比为34.60%,医疗过失构成比95%的可信区间为(0.308,0.384),医疗过失为产生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外科构成比为36.70%,外科构成比95%的可信区间为(0.327,0.407),外科为产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结论:军队医院应跟上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步伐,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患者权利意识,提高治疗透明度,尤应加强外科及妇产科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医疗纠纷现状及其防范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机抽取深圳市家医院2001—2006年的99例医疗纠纷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科和妇产科是医疗纠纷多发科室,医疗纠纷争议事由为医疗损害和治疗效果差的占59.6%,医疗过程失误的纠纷占22.2%,服务相关的医疗纠纷占26.3%。建议加强对重点科室的医疗纠纷防范,减少服务相关的医疗纠纷,建立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纠纷和事故的现状及特点,为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新疆医学会医疗纠纷鉴定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2例医疗纠纷主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鉴定,其中有75%属于医疗事故,以二级医院居多,医院负完全责任的占4.39%,涉及的科室以骨科、普外科和妇产科为主。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强化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纠纷处置、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普及患者医疗安全卫生知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浙江省医疗纠纷的高发环节和医疗过错主要因素,提出防范建议。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医学鉴定信息平台上1712例医疗损害鉴定案例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在第三季度高发,县(市、区)三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最多,涉及专科依次为骨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等,高发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20~29岁、60~69岁等;经鉴定,医疗机构需承担责任749例(占43.8%),鉴定等级以一级和三级为主,责任程度主要为轻微责任,医疗过错发生率较高的类型依次为手术操作不当、误诊漏诊和医院管理(含告知过错)。结论需加强对县(市、区)三级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注意高发季节的高发年龄段患者,提升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等高危科室的医疗安全控制和防范能力,规范手术操作,提升诊断能力,加强现代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以期为医疗机构更好地深化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中荟萃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处理,比较医疗纠纷原因各自的构成比和各科室发生医疗纠纷所占比例大小。结果排在前3位的纠纷原因分别为专业诊疗护理技术水平差(22.95%),服务态度差(21.24%),医患沟通障碍(12.61%);在医疗纠纷各科室分布中,外科所占比例最高(34.80%),外科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结论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举措;医务人员要增强专业业务水平,提高服务意识,重视并增进医患沟通;对医疗纠纷较多科室加强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争议110例技术鉴定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 《海南医学》2005,16(12):168-169
本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3年来,全省受理并完成技术鉴定的110例争议案和被鉴定为医疗事故的25宗案例,在学科专业分布、医院等级分布和事故成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医疗事故争议案发生的学科专业从高到低分别是妇产科、内科、外科、骨科、儿科……;而事故率的排列则分别是妇产科、骨科、内科、外科……;在医院等级中的分布是三级医院争议案最多,而事故率最低,基层医疗单位的争议案少而事故率高,二级医院的争议案和事故率均居中间水平.在事故成因分类中发现,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存在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走穴"异地行医和以虚伪医疗广告诱导欺骗患者的违法行为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在民营医疗机构、农场医院、乡镇卫生院为主,专业涉及妇产科、骨科、美容科、痔疮科等手术科室;因违反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的不规范医疗行为、误诊误治导致的事故以基层医疗单位为主和少数二级医院,涉及专业较广;因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够,违反手术操作规范常规过失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要专业分布是妇产科和骨科,医院等级分布是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  相似文献   

10.
赵虎  张新静  司婷 《现代医学》2023,(S1):39-45
分析宿迁医改后某新建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特征,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方法:对该院2017—2022年医疗纠纷的数量、科室分布、当事人职称、纠纷产生原因、解决途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外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50.8%),较多纠纷责任人的职称为副主任及以上(54.7%)。医疗技术水平是导致该院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40.8%。)。医疗纠纷主要通过在院内协商解决(85.3%)。结论:通过加强对纠纷高发科室的监管及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疾病诊疗水平,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等途径来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立医院骨科医疗纠纷调解现状,并探讨影响医患纠纷调解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对2007-2017年于北京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登记平台登记的1251例骨科医疗纠纷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对患者及诊疗医生的基本资料、纠纷原因、损伤后果、就医方式以及结案时间等与是否达成协议结案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1251例中无协议结案509例;医疗纠纷原因以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占70.8%;患者知情同意告知不全面占6.5%;医疗无过错产生的医疗纠纷占19.2%;医院管理不到位产生的医疗纠纷占3.5%;在损伤后果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和支出的案例占62.4%;患者无损伤案例占24.0%;死亡及致残案例占13.6%。单因素分析中,户口类型、有无职业、付费方式、年龄、纠纷原因、损伤后果、就医方式以及结案时间与是否协议结案有关联(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城镇户口的患者、有工作、年龄、纠纷原因及损伤后果为是否能协议结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关注影响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提高医疗纠纷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是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使患者在就医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早日康复的前提,也是医务人员取信于民、赢得患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妇产科是高危科室,是医院内发生医疗纠纷较多的科室之一。要减少妇产科医疗纠纷,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74起医疗纠纷事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采取诉讼调解的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材料进行分析,论述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科室分布情况,从而为医院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医院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积累的采取诉讼调解的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材料,用一般统计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经过山西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的有4起(5%),未构成医疗事故的70起(95%);科室分布情况为外科系统占67%,内科系统占15%,其他相关科室投诉总计为18%.结论:医院在实际工作中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相关医疗纠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模式建设,对重点科室进行严把关口.2.对病人对医学常识和相关政策规定不理解或病人一方无理纠缠引起的纠纷,医院应做出相应预防措施.3.医院应加强自身业务工作建设.4.对医疗事故处理程序进行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科室管理的核心,医疗安全与纠纷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妇产科安全、纠纷尤为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各医院中均排在前位,这与医疗技术的复杂性、治疗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医疗操作常规的滞后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28例医疗纠纷鉴定结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  范玉荣 《中国病案》2011,12(9):33-34
目的通过对28例医疗纠纷鉴定结论的分析,查找医疗纠纷的成因,寻求解决纠纷途径,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方法按发生科室、纠纷成因、鉴定结果、过失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找出纠纷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结果骨科、妇产科为纠纷高发科室,主要是病历记录不完善、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技术水平局限及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结论应强化病案质量意识、规范病历书写,严格各项制度的监管与落实,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医疗护理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法院2013年一审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为1152件,一审审结的医疗纠纷案件共1044件。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发现当前北京市医疗纠纷呈快速增长趋势,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医疗纠纷高发科室相对恒定,妇产科、骨科、普外科、急诊科均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在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患方获赔几率为71.21%,医疗纠纷约46%进行医疗责任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所经历328个过失性纠纷案例的梳理分析,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医务管理上的启示.方法 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05—2016年的医疗纠纷档案,共获得过失性医疗纠纷资料328例.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对每一纠纷案例的发生科室、纠纷发生时的患者状态、医疗缺陷和过错进行梳理.并对医疗纠纷的续存状况进行梳理.结果 医疗纠纷多发于手术操作型科室,纠纷发生时患者多处于不良状态,纠纷案例中包含了16种缺陷、过错项目,纠纷构成呈"多因态",主要的缺陷、过错呈"常在性"分布形态.结论 医疗纠纷的形成具有规律性,纠纷形成的要素是行为过错和沟通缺陷,而医疗过错的续存状态与科室医疗管理和医院医务管理双相关.由此,临床科室和管理部门必须加强行为过错的检测,及时提出临床警示性管理要点,并采取措施实行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方法: 采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10 家综合性医院2016-01 ~ 2017-12 出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结
果: 2016 年2713 例医疗纠纷中,有2531 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理率为93.3%; 2016 年2319 例医疗纠纷中,
2159 例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处理率为93.1%。医疗纠纷涉及的主要人员中男性居多,以医保病人、副高及以上医
师、内外科科室发生居多。在所有因素中,以医疗过失纠纷中的医方服务沟通不畅和非医疗过失纠纷中的医疗
并发症所导致的纠纷为主,2016 年分别29.4%和23.3%; 2017 年分别为28.4和26.2。其次为医方技术事故导致的
纠纷,2016 与2017 分别占16.8%和17.6%。2017 年非医疗纠纷发生率增加。医患双方协商为处理医疗纠纷的主
要方式,2016 年与2017 年分别占52.6%、55.8%。结论: 医疗过失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其中医方服务沟
通不畅引发的医疗纠纷比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军队医院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的数量和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医疗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例逐渐增多,医疗纠纷的解决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大。据对某部4所医院两年来的医疗投诉和纠纷统计,涉及医疗质量的占72.7%,涉及医疗秩序及管理的占18.2%,涉及医德医风的占27.3%,医疗质量已成为军队医院引发医疗投诉和纠纷的主要因素。研究医务人员引发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各方面原因,寻求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无疑是医院提升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的一种好办法。笔者从管理者层面对当前军队医院医疗投诉和纠纷反映的主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内三甲医院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分布特征及赔偿情况,提出防范建议。方法:以10年间的6610例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为研究对象,摘取结案年份、纠纷科室、赔偿金额、医方承担责任、患方损害原因及损害程度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描述。结果:10年来,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数量增加;纠纷诉讼高发科室为骨科(11.5%)、妇产科(9.6%)和急诊科(9.2%)。最常见损害原因是医疗技术损害(77.8%),医方赔偿率为76.9%。结论:做好骨科、妇产科、急诊科等高风险专科纠纷管理工作,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建立纠纷系统预防机制,进而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