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检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卵泡期,黄体期外周血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提示:(1)内异症患者痛经程度与黄体期β-内啡肽水平高低有关。(2)中药内异方通过提高,内异患症者β-EP水平,从而缓解痛经,盆腔痛,并调节内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本质探讨及罗氏内异方对其血管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血瘀本质;并通过观察罗氏内异方对模型大鼠血管内环境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手术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以内美通作对照,用罗氏内异方喂服模型大鼠3周后,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大鼠血清TXB2、6-keto-PGF2α水平。结果:罗氏内异方模型组及空白非模型组大鼠血清TXB2水平和T/K值均低于内美通模型组及模型组。结论:本造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了血管内的稳定性,但并未引起大鼠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罗氏内异方能纠正血瘀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盆腔微循环,是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中药复方内异 1号、内异 2号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 2 2例 ,并与西药丹那唑治疗的 16例进行对照 ,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在改善腹痛、乳胀症状及受孕率方面 ,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内异 1号、内异 2号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重复异位妊娠病例逐渐增多,我院自1993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764例,行保守疗97例,保守性手术治疗128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5例,另2例因卵巢妊娠行卵巢楔形切除术。共发生重复异妊娠25例,占3.3%。为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及与首异位妊娠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组36例.予以对照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3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治... 相似文献
6.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王俊玲,罗元恺,欧阳惠卿,刘宇权,罗颂平1994年1月~1994年12月,我们用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 相似文献
7.
8.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建议)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纳入标准:渐进性经期腹痛;月经前后有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经期有加剧表现或经期明显;性交痛;伴有经期或经期前后1d~3d内直肠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便溏、排便不畅等症状;伴有不孕不育.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I);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及中药内异方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CummingsAM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内异方组、三苯氧胺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IL 8、IL 10含量。结果 :非治疗组外周血及腹腔液IL 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重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 ;非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产生的IL 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 8、IL 10等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内异方通过促进IL 10的分泌 ,从而抑制一系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合成 ,阻止了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异方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其分为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予内异方药液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15 g/kg、7. 5 g/kg、3. 75 g/kg),阳性组(予达那唑胶囊药液干预,给药剂量为36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灌胃等体积溶媒),灌胃4 w。采用光镜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组织变化,并评价病变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体积大,腺体数量较多,间质层丰富,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内异方各剂量组大鼠的异位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体积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间质炎性细胞数量较少。与模型组相比,内异方各剂量组病变分级程度均明显减轻,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内异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在盆腹腔处的黏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检测正常妇女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及其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低于正常妇女,可能是痛经的原因之一,内异Ⅱ号缓解痛经的作用,有部分可能是通过提高外周血及下丘脑β-内啡肽水平;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罗氏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SPF级SD大鼠40只分成内异方组15只、模型组15只、空白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自体移植法行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3周成模后,分别予罗氏内异方、灭菌注射用水灌胃8周。停药后,于妊娠第4天取各组大鼠右侧子宫电镜下观察内膜胞饮突、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的成熟期胞饮突构成比较空白组及内异方组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异方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胞饮突的发育情况与血清孕激素水平有显著相关性(γ=0.646,P0.01),呈正相关。胞饮突的发育与血清雌孕激素比值有相关性(γ=-0.336,P=0.048),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内膜容受性降低,罗氏内异方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孕激素水平及调节E2/P比值来促进内膜胞饮突发育,以提高着床窗口期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异方联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其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施以自拟内异方内服,结合中药外敷、保留灌肠、红外线理疗等,部分结合腹腔镜手术及西药口服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14例,无效0例。痊愈率20%,总有效率100%,结论:内异方联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客观评估内异理气化瘀丸、内异清热化瘀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兔模型,分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8周的实验观察,并测定了血液流变学前列腺素PGE2和6K-PGF1a,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中药治疗组在血液流变学和前列腺素各项指标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学证明,中药治疗组所形成的异位内膜囊肿比对照组小。结论实验证明,内异理气化瘀丸、内异清热化瘀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的兔模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内异方对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种植内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种植内膜的方法造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并观察内异方1号,内号方Ⅱ号,三苯氧胺对此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异方I号可显著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使腺体数目减少,腺腔缩上,腺上皮细胞萎缩,甚至破碎,内异方Ⅱ号,三苯氧胺在抑制异内内膜生长方面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分成3组,A组(内异丸组)共16例;B组(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组)共24例;C组(丹那唑组)共18例,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A组痊愈率为56.3%,显效率为37.5%;B组痊愈率为58.3%,显效率为29.2%;C组痊愈率为11.1%,显效率为66.7%。治疗后3组间疗效判定结果经秩和检验:B组疗效优于A组,优于C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