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大高良姜精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明招  张倩芝 《中草药》2003,34(1):17-18
大高良姜 Alpinia galanga( L.) Swartz是姜科良姜属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其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 ) ,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都有分布 ,并已在四川、海南等地移植成功[1,2 ] 。在东南亚各国及我国的粤东地区 ,大高良姜作为调味料被广泛用于民间风味食品 (如肉制品 ,咖哩粉 )及烹调中 ,也是重要的中药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东南亚的许多学者就开始进行大高良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工作 ,发现其精油中存在的 1′-乙酰氧基胡椒酚…  相似文献   

2.
姜科山姜属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姜属(AlpiniaL.)为姜科植物,全世界约2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6种,广西是主产地之一。该属植物入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中高良姜、大高良姜、山姜、节鞭山姜、艳山姜、箭杆风、小草蔻、建砂仁、益智、草  相似文献   

3.
通过本草考证认为:我国古代有多种山姜属Alpinia植物用作高良姜,唐《新修本草》中生岭南、形大者为大高良姜A.galanga,《本草图经》中的儋州高良姜为高良姜A.officinarum,《植物名实图考》所述滇产高良姜为喙花姜Rhynchanthus beesinanus。古人认为红豆蔻即高良姜子,主要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本草纲目》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之红豆蔻可能是艳山姜A.zerumbet。  相似文献   

4.
宋玲 《中药材》1993,16(12):20-21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笔者发现近几年的高良姜商品大多是同科植物大高良姜A.galanaga(L)Swartz的干燥根茎。高良姜与大高良姜外形极相似,较难区别。本文用紫外光谱法对二者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5.
<正> 红豆蔻又名大良姜、良姜子、红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近年,在广西的河池、南宁、百色地区发现个别基层医药单位有将与红豆蔻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华山姜(A.chinensis Rosc.)或多花山姜(A.polyantha D.Fang)的干燥果实或种子团误作  相似文献   

6.
蔡明招  卢志毅 《中草药》2005,36(5):788-790
大高良姜为姜科良姜属植物大高良姜A lp in ia g a lang a(L.)W illd.的根茎,又名大良姜。大高良姜是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为白色的有芳香性气味的大串花。市面上有几种混淆品:一种是高良姜A.off ici-narum H ance,它是生长在中国的一种多年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广东省徐闻县有专门的种植基地,其花是白色的具有玫瑰叶纹的锥状花序;另外还有益智A.ox syphy lla M iq.、草豆蔻A.ka tsum ad a i H ayata和距花山姜A.ca lcara taR osc.。大高良姜根茎的外表和味道与生姜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表皮呈淡棕红色,水分含量少,纤维…  相似文献   

7.
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果实,具有散寒、燥湿、消食的功能,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疟疾和痢疾。同植物的根茎为大高良姜(大良姜),民间亦用作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代用品,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一般用来医治心胃气痛、胃寒和伤食吐泻等。有关红豆蔻的记载,最早见于唐《开宝本草》,但由于其根茎每混作高良姜使用,故历代本草,多将红豆蔻置于高良姜项下,误为同一植物来源。国外的专家亦有将两种植物混淆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大高良姜内酯(galanolactone(1))系从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种子中分离得的一种岩蔷薇类双萜内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和抗真菌活性。其化学结构近已被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二芳基庚烷类、挥发油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等.高良姜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溃疡、抗腹泻、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菌、抗促癌作用等.作者就近年来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姜黄、郁金挥发油及总姜黄素的动态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黄、郁金为姜科姜黄属植物(Curcuma (?)onga L.)姜黄的根茎及块根。在商品药材经营中,根茎则称为黄丝郁金。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主产区犍为县、双流县产的姜黄、郁金作了挥发油及总姜黄素的动态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芦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药用芦荟的原植物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据估计目前分布于世界的芦荟属植物多达500余种。大都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们原产于非洲,据 Rey-nolds 报道,仅生长于南非和马达加斯加的芦荟属植物就有325种。目前,印度、地中海国家、中美洲、南美洲等地都有大面积栽培。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有种植。品种主要有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鹿角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大芦荟(Aloe arborescensMill.var natalensis Berg.)、斑纹芦荟[Aloevera L.var chinensis(Haw.)Berger]、花叶芦荟(Aloe saponaria Haw.)和翠花掌(Aloe var(?)egata L.)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高良姜的名称、基原、学名沿革、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和炮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证。经考证可知,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均以“高良姜”为正名;高良姜历代所用主流基原为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沿用至今,同属植物大高良姜A. galanga因名称和形态相近而经常混用;古代推崇儋州、雷州所产为佳,奉为道地,现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近代以来总结其传统性状评价以红棕色、粗壮坚实、皮皱肉凸、味香辣、分枝少者为佳;古时高良姜多于二月、三月采收,现栽培品一般夏末秋初采收,野生品则在五月雨季前采收。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和切制,尚有清炒或同辅料拌炒等。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高良姜的古代经典名方时,采用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 officinarum的根茎,净切后生品入药或根据处方炮制要求处理后入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中药》2008,10(6):43-44
1 药用价值大 生姜又名姜(Zingiber ifficinale Rose.),是姜科植物,药用部位为地下块茎.该属植物全球有60种,分布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约12种,分布西南部至台湾.中国是姜的故乡,世界著名的栽培品种大都从中国引种培育而来.  相似文献   

14.
高良姜系温里祛寒药物,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我们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为探讨其祛寒功效,发现高良姜有明显的解热和抗炎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物高良姜购于成都药材市场五块石批发中心,经鉴定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根茎。药材经切片后按两种方法进行提取:①水煎法:取高良姜饮片,用水  相似文献   

15.
大戟科植物金刚綦(Euphorbiaantiquorum L.)产生的乳浆在民间有多种药用。它是刺激剂,催吐药,泻药和利尿剂、可治疗牙痛、耳痛、神经性疾病,水肿,瘫痪,聋症和黑朦。干乳胶是一种树脂,被认为是催欲剂。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体系中主要应用于瘘管的外科治疗。将手术线浸于苋科植物土牛膝(Achranthes aspera L.)灰的碱液和金刚綦乳浆中,然后再将手术线包上姜黄(Curcuma longa L.姜科)粉,插入瘘管可使  相似文献   

16.
红豆蔻是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唐《药性本草》。有散寒燥湿,健脾消食的功能。药材来源主要是姜科的红豆蔻即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 L.)的果实。由于古代本草多认为中药红豆蔻为高良姜的果实,故《本草纲目》把红豆蔻和高良姜合并为一项。据现代文献及我们的调查资料,高良姜的原植物是Alpiniaofficinarum Hance。关于这两种植物的形态,在本草上未见有较详细的记载,考订殊为不易(但《植物名实图考》的高良姜附图很清晰,原植物可定为大高良姜)。在现代的一些地区,确有把高良姜的果实作中药红豆蔻,而把  相似文献   

17.
<正>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一类1,7-二芳基庚烷类天然产物,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主要包括姜黄素(curcumin,约占77%)、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约占18%)、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约占5%)3种单体。而姜黄素是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1],具有抗心  相似文献   

18.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等省区.野生高良姜主要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丘陵向阳山坡地,路边及林缘.由于长期无计划采挖,野生资源日趋枯竭.自六十年代以来,广东雷州半岛徐闻等县采用根茎繁殖方法进行野生转家种,取得一  相似文献   

19.
姜黄、郁金、莪术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社利  安秀群 《陕西中医》2004,25(5):454-456
姜黄、郁金、莪术为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三者均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基源相近,性状相似,很容易混淆。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多有相近之处。为了更好地反映3味药物的特点,现从其植物基源、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试作以比较。1 植物基源 姜黄、郁金、莪术的原植物基源非常相似,均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最早曾以姜黄Curcumalonga L.的根茎作郁金入药。而姜黄、莪术不分,以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C.Ling、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C.F.L iang的根茎入药。随着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红豆蔻与白豆蔻1.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 Alpi-nia galanga Willd.干燥成熟果实。多年生草本,高达2m;根茎粗壮,横走,淡棕红色,有节;茎直立。叶2列;叶狭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0~60cm,宽7~15cm;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