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红 《淮海医药》1999,17(1):61-61
1994年10月~1997年8月,笔对2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冠心病患心绞痛发作时,心理括动大致分为四期,针对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护理,以配合临床治疗,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工流产受术者的心理反应,笔者观察一年到我站进行人工流产的169例受术者发现,有42例出现焦虑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及精神护理,在干预后焦虑者有下降趋势,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别。心理干预能恢复受术者身心平衡与协调,消除顾虑从而降低焦虑情绪。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外在社会力量,不仅帮助受术者恢复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我们对1058名孕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子宫内安放节育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但受术者对上环都抱有顾虑和恐惧的心理。因此,我们就我院2000年3月-2001年12月200例上环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焦虑是大多数手术病人存在的心理反应,高度的焦虑不仅可以增加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且不利于临床治疗。2003~2004年笔者采用ZUNG氏焦虑白评量表(SAS)对我院妇科88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进行焦虑状态测评,探讨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和特点,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儿科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瑞红 《河北医药》2011,33(3):467-468
我院自2004年起,在做了一些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儿科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 1针对儿科疾病特点和病种[1]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及儿科心理护理内容 1.1 整理了儿科心理护理时机与技巧基本知识手册主要内容有:(1)对于刚人院的患儿,家属的心情是尽快减轻患儿病痛,此时,就不能机械的进行心理护理,要等医生为患者诊治,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我们在分析一些官兵的违法违纪行为时感到,有的是由思想原因造成的,有的是由管理工作出现漏洞造成的,有的则是由心理因素诱发的,必须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矫正。因此,要注重把心理测试手段引入到管理教育中,通过心理测试摸清官兵心理状况,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人员,以此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麻醉的术前心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前存在恐惧和焦虑反应,往往能降低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在术中及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不仅不利于麻醉医生术中管理工作,且因此易产生医患纠纷。早在25年前,Engel已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我们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开展了通过答卷形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静泉 《淮海医药》2014,(2):187-188
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因素调查,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术前心理压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对150例曾于我院接受术前心理护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96.6%),经有效的术前护理后,明显有效108例(72%),有效32例(21.3%),无效10例(6.7%)。结论术前心理护理通过影响、改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心理护理,使其达到接受治疗和恢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其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9年1月~1999年10月开展异体肾移植手术18例,围手术期间我们对患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DSA介入术中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在本院导管室进行择期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试验组术前、术中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心理护理。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DSA介入患者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对DSA介入术中患者保持血压和心率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6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为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交谈与观察等方式进行心理调查。结果:所有住院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正确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心理因素的不良影响,为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结果对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肿瘤患者得到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心理学已成为一门开拓性科学,与护理学形成相依相存的作用。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已成为心理护理应探讨的问题。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1月对10例外伤后截肢的病人根据各期心理反映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08-1309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心理状态。如何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随即抽取将实施门诊手术的1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实验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实验组在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通过术前心理状态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急症剖宫产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32例急症剖宫产患者进行调查,并算出百分率。结果 37.1%患者有紧张心理;25%患者有焦虑心理;37.9%患者有恐惧心理。结论 急症剖宫产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诱导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及心理护理,从而降低急症剖宫产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突聋患者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病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突发性耳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缩短了治疗疗程,提高了治愈效果。结论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后对患者心理上创伤较大,心理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应引起专科护理人员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CT检查中,部分病人需要增强扫描即通过静脉注射一种碘造影剂来协助疾病的诊断。很多患者认为。要做增强扫描,意味着病情复杂或很严重,因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我科白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注重对CT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工作中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心理分析及疏导。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剖宫产术技术性及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并发症和合并症也逐渐减少。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日益受到重视,而心理护理又成为其中的新课题之一。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科对130例剖官产术患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不断上升。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只对老年患者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在治疗老年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恢复和增进患者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